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  相似文献   

2.
《中国麻业》2008,30(1):27-27
《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知识等。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所长熊和平研究员主编、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麻类作物育种学》,经过麻业界专家的共同努力,近日已出版发行。《麻类作物育种学》的出版无疑是推动我国麻类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所长熊和平研究员主编、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麻类作物育种学》,经过麻业界专家的共同努力,近日已出版发行。《麻类作物育种学》的出版无疑是推动我国麻类  相似文献   

5.
广告服务     
正《中国麻业科学》杂志于1979年创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唯一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知识等。面向科研、面向社会,为麻类科研、纺织、生产、教学服务。目前被评为"中国农林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麻业》2015,(2):105
<正>《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协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知识等。辟有"综述"、"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原料生产·生态环保"、"纤维特性·纺织加工"、"新拓展·新用途"、"调查研究"、"麻业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协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知识等。辟有"综述""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原料生产·生态环保""纤维特性·纺织加工""新拓展·新用途""调查研究""麻业论坛""研究简报""供求信息"等栏目。面向科研、面向社会,为麻类科研、纺织、生产、教学  相似文献   

8.
麻类作物多用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到目前为止麻类作物多用途的总体研究现状,并具体展示了开发麻类多用途取得的成果,提出了麻类作物的发展趋势,期望麻类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苎麻、黄麻、红麻、亚麻、剑麻等麻类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麻类机械研发与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麻类作物的特殊要求及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需求,提出了麻类作物机械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协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知识等。辟有"综述""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原料生产·生态环保""纤维特性·纺织加工""新拓展·新用途""调查研究""麻业论坛""研究简报""供求信息"等栏目。面向科研、面向社会,为麻类科研、纺织、生产、教学服务。《中国麻业科学》将以全新的面貌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麻业科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协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苎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知识等。辟有"综述"、"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原料生产·生态环保"、"纤维特性·纺织加工"、"新拓展·新用途"、"调查研究"、"麻业论坛"、"研究简报"、"供求信息"等栏目。面向科研、面向社会,为麻类科研、纺织、生产、教学服务。《中国麻业科学》将以全新的面貌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气候、历史和主要作物的竞争等原因,加拿大目前种植的麻类作物仅限于亚麻和大麻,作者介绍了加拿大麻类作物育种、种植、利用、科研方面的概况,并指出随着消费者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麻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加拿大的麻类研究迎来了一个转折时期,加拿大麻类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3年11月27日至28日,国家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长沙召开。国家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主要由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以及全国主产麻省(市)农业科研院校、种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其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正在酝酿中。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5人。会议由中国农科院麻类所熊和平所长主持,农业部、中国农科院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麻类所副所长臧巩固就全国麻类品种区域试验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接着召开了品种鉴定委员会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会议,对全国麻类品种鉴定有关事项进行了讨论。正如熊和平所长在…  相似文献   

14.
期刊征订     
《中国麻作》 《中国麻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麻类作物专业刊物,主要报道麻类作物科技成果、科技动态、生产经验、综合利用等。本刊为季刊,每册定价2.50元,全年10.00元。请直接向本刊发行组汇款订阅。银行信汇:湖南省沅江市农业银行,帐号:873000546。编辑部地址:413100 湖南沅江中国农科院麻类所内。 《作物杂志》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麻业科学》杂志于1979年创刊,系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唯一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是全国农业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采取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18个产麻省(市、区)100多个县的麻类作物分布情况、种植面积、产量、种麻经济效益及麻类纤维的收获加工等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调查表明,我国麻类作物分布很广,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北到黑龙江的大兴安岭、西到新疆伊犁、东到浙江一带均有种植。我国种植的主要麻类作物有苎麻、亚麻、红麻、剑麻、大麻,另外还有野生大麻和罗布麻等。主要麻类作物种植品种70多个,常年种植面积33万多hm^2,纤维总产量50多万吨。加上油用亚麻、野生罗布麻、野生大麻等,我国麻类作物的总面积约166万hm^2,是我国宝贵的天然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17.
麻类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作物,对其染色体的分析研究,在麻类作物的遗传理论、育种实践,资源分析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对各种麻类作物的染色体数目早有报道,但对麻类的核型及染色体分带的研究,80年代在我国才开始取得进展。朱凤绥等对苎麻、黄麻、红麻、亚麻、大麻、苘麻等麻类作物的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18.
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自60年代以来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主要成就及世界主产麻国在麻类诱变育种所作的工作,并分别介绍了各主要育成品种的诱变剂量、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综合分析了我国麻类诱变育种在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所育成品种的剂量与选择方法,作者认为我国麻类诱变育种以60Co-r射线为主,而秋水仙碱在诱变获得多倍体方面效果明显.通过诱变育种作为麻类种质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改变作物抗性与耐性;改良纤维品质;提高纤维产量上将十分有效.我国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研究方向应探索与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诱变育种的方向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麻类作物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其用途之广,在天然纤维中仅亚于棉花。目前,浙江省种植的黄麻、红麻面积占麻类作物总面积的95%以上,其产量为麻类纤维总产量的99%。耕作制度的改革,黄麻、红麻品种的更迭,管理水平的提高,病虫发生  相似文献   

20.
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自60年代以来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主要成就及世界主产麻国在麻类诱变育种所作的工作,并分别介绍了各主要育成品种的诱变剂量、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综合分析了我国麻类诱变育种在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所育成品种的剂量与选择方法,作者认为我国麻类诱变育种以^60Co-r射线为主,而秋水仙碱在诱变获得多倍体方面效果明显。通过诱变育种作为麻类种质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改变作物抗性与耐性;改良纤维品质;提高纤维产量上将十分有效。我国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研究方向应探索与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诱变育种的方向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