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耒耜考(续)     
三文字上的耜及其形制耜字异体甚多。小篆作相,或作枱、鈶,籀文作(枲辛),或作耛,经传作耜,《广雅》作铝,从耒,从木,从金,即表示三种意义:(1)耜之形式舆用途近于耒,(2)木制之耜,(3)金属制之耜。从(?)即耜之本字。(?)为用具,故古文借为以字,以、用也。铜器以均作(?):  相似文献   

2.
木耜与木耒同样古老,然奇怪的是现代也保留着它的基本造型,那就是木锨。此农具作者在发现木杈同样的地区使用过。与木杈与木耒的关系一样,远古木耜与木锨两者的区别主是功能的:前者为耕地而后者为翻杨;前者为播种而后者为收获。与木耒的实物崇拜一样木锨也是木耜的实物崇拜;与木本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人类使用树枝一样,木耜的历史也有几十万年。从上文叙述可知木耜的造型比木耒复杂得多,因此其制造要比木来困难得多,特别在使用石器工具的上古时代更是如此,所以木耜的产生应该比木耒晚近得多。由此推断徐中舒说耜乃为来的歧头变平刃…  相似文献   

3.
耒和耜是远古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工具。虽然这两种工具在黄河流域直至现代还保留着特殊的应用形态,然而追溯其起源可能在旧石器时代。据研究这两种工具都与中国华夏民族远古的薏苡图腾崇拜有关,这种图腾崇拜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后人将耒与耜认为一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徐中舒先生的《耒耜考》是我国近代研究古代农具的一篇重要著作,它结合文献、古文字和考古材料,对我国古代所使用的农具耒和耜的形制、演变、通行地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对某件农具的研究来达到复原古代农业场景的目的。其中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徐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旁征博引的文献运用能力、多方面论证的严谨态度等,给后学树立了治学之榜样;对某些甲骨文、金文的考释结果令人信服足成定论,从文献中推断出的某些结论也与今日考古学之发现不谋而合。为此,论文被学术界广泛引用。然而时隔多年,新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此基础上,《耒耜考》一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指正。在考古资料缺乏的时候,仅仅依靠少量文献和文字资料以及作者个人的理解和对材料的选择,所得出的结论难免有失偏颇。今天我们重读《耒耜考》,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思辨,才能促进学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更好的发挥这一论文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两汉的耒耜类农具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王文涛目录一、引言二、先秦时期耒耜的起源与演变三、两汉的耒耜及其使用状况1.两汉的耒耜类农具(1)耒(2)耜和锸(3)铲2.两汉耒耜的使用状况(1)西汉耒耜类农具的使用状况(2)东汉耒耜类农具的使用状况3.和耒耜使用...  相似文献   

6.
4月29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与其他兄弟学会联合主办、江苏大学等联合承办的"2020耒耜国际论坛"在江苏大学召开。我会理事长张辉研究员应邀参会并在开幕式讲话。但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张辉理事长未能到场参会,发表了书面讲话。讲话以"农业机械领域老兵"的视角,亲历和见证了我国农业装备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信息技术融入农业装备促进转型升级发展具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见解。本刊全文刊发张辉理事长讲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耒耜的形制及作用等问题,一直是聚讼之府,历代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定义农器,后人不加辨别加以引用,造成诸多舛误。根据历史文献及相关的考古资料,笔者以为,耒与耜初为不同的农具,随着铁器应用以及在农具刃部套嵌金属刀做法的普及,传统的耒、耜已消失不存,一种新出现的"歧头两金"农具,继承了耒、耜的形制及特点,因"歧头"具有耒的特点,套嵌的"金"与耜相似,这种农具便被附会为"耒耜"。耒耜虽在魏晋已逐步消亡,但作为上古农业代表,享有了极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巴旦杏考     
“美国大杏仁”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扁桃的果实称扁桃仁.扁桃,俗称巴旦杏,于唐代由波斯引进中国.古汉语中巴旦杏的异名较多,一类由外语音译加意译命名,另一类据外形特征命名;前一类多以桃为语素,后一类多以杏为语素.扁桃本为桃,命名置于“杏”类,原因是:巴旦杏和杏二者外观相似,词语来源方式不同.“巴旦杏”和“偏桃”是古汉语中的常用词,现代常用“扁桃”和“巴旦杏”,“美国大杏仁”因错译而产生,应该废止.  相似文献   

9.
奔蜂考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在其《庚桑楚篇》曰:“奔蜂不能化藿蠋”,疏曰:“蠋者,豆中大青虫。”又曰:“奔蜂,细腰,能化桑虫为己子,而不能化藿蠋。”“奔蜂,小蜂也,一云土蜂”。这里说的是奔蜂即细腰蜂不能产生藿蠋,而藿蠋即大青虫,奔蜂之子以其为食,故不能化藿蠋。与其意相近的诗经《小雅·小宛》记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嬴负之,教诲尔  相似文献   

10.
农本源考     
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已产生了农业。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业的作用地位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以农为本的思想观念。农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脉络之一。一、早期的重农观念相传上古时期"尧谨授时,禹勤沟恤,稷播嘉种"(《农政全书·卷之三》)。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关心农业被视为一种美德。商朝国王高宗武了"旧劳于外,爱暨小人"(《尚书·无逸》),记述了他重视农业生产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史实。周朝建立后,周公总结商朝灭亡的原因,指责商末数代商王"不知稼稿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周公高度称赞…  相似文献   

11.
野稷考     
野稷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地方志中,但频率较低,此后清代文献对其记录开始增多,一直到民国依然有少量记载此物的文献。根据文献可知野稷属杂草,可作为牲畜饲料,饥年可用作饭食。明清文献中对野稷的性状虽有所记载,但在现代植物志却找不到能直接与其对应的植物,因此今人大多不了解其为何物。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归纳出野稷的性状特征并结合现代植物学知识,考察野稷一名由来的历史,厘清野稷之稷的具体指代对象,并最终完成对野稷的考证。  相似文献   

12.
工夫茶考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0,(2):137-143
工夫茶流行于中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区,是中国茶道的代表。工夫茶源于武夷茶,但其起始于何时?又如何演变的?它与前代的茶艺有何联系?下面试加以考证。 一、武夷茶 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境,明代以前为道教名山,清代以后又成为佛教胜地,同时还是朱子理学的摇篮。后人曾以“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来形容武夷山独特的文化与自然特征。武夷茶始于晚唐,盛于元,继于明,复兴于清。 (一)唐宋元──武夷茶为蒸青绿团莱 明人徐 《武夷茶考》记:“按《茶录》诸书,闽中所产,以建安北苑第一,壑源诸处次之,而武夷之名,宋季未有闻…  相似文献   

13.
商殷林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商殷时期的中原大部地区是草木茂畅、禽兽逼人之区商代以盘庚迁殷大致可划分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三百余年,都城屡迁,已发掘者如河南偃师城西商城遗址及郑州商城遗址等都曾经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中心,后一时期二百七十余年以殷(今河南安阳)为政治经济中心。此六百年间势力所及远远超过夏王朝,特别是武丁统治的五十余年是殷王朝最强盛的时期,他不仅征服西北,“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易·即济》),并且“奋伐楚荆,深入其阻”(《诗·殷武》),其统治达到长江以南。当然,就整个商殷时期而言,其主要区域还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关于古代黄河中下游的森林状况,早在二十年代陈嵘教授著有《中国森林史料》一书,有  相似文献   

14.
唐亩考     
华林甫 《农业考古》1991,(3):152-154,168
  相似文献   

15.
粘虫考     
粘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麦类、粟、玉米、高粱、水稻和甘蔗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禾本科杂草和牧草。大发生时还能取食棉花、麻类、甜菜、豆类、番茄、甘薯以及榆、柳、苹果等。它以幼虫为害,初食叶片,继害嫩穗或嫩茎,大发生时常可食尽叶片,咬断穗茎,对农作物的为害颇为严重。粘虫属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粘虫亚科。其属名变动较大,最初分在Noctua属中,后来又移到Heliophila属、Cirphis属、Leucania属及Sideridis等属内。我国常见的粘虫  相似文献   

16.
茶炉考     
炉原是中国传统日常炊具,随着茶文化的发展,炉逐渐成为专门茶具,在茶叶加工制作、饮茶方式以及时代审美的变化中,茶炉的功能和设计也随之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呈现。  相似文献   

17.
赤米考     
俞为洁 《农业考古》2005,(1):46-49,58
‘The red rice grain‘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ancient books is neither a kind of good rice variety nor old rice grain or rotten rice grain, they are some rice varieties which have red-color grains and poor taste.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新考     
用一种新的方法,即文化解析的方法,对甲骨文和金文重新进行考释,得出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新看法、新结论。这种新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汉字起源于古人的社会生活,即古人是依据自己的社会生活造出了汉字。因此,对甲骨文、金文的考释,应由传统的从文字到文字的文字解析,发展为从古人的社会生活到文字的文化解析。只有这样才能揭开汉字与汉文化的神面纱,真正领略其伟大与奇妙。以辛字为例用新方法来对其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9.
汉代鱼价考     
丁邦友  魏晓明 《农业考古》2008,(4):199-203,219
有关汉代鱼价的资料,史籍记载向来缺乏,这使我们长久以来无法窥知其详.好在居延汉简中有一些鱼价的记录,为我们探知汉代鱼价的大致情况提供了一些依据.笔者不揣浅陋,拟根据汉简和有关文献的记录,对汉代鱼价做一初步的探索,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龟鳖市场考     
《农村实用科技》2006,(11):8-10
一、龟鳖养殖市场有规律可循 1.中国龟鳖市场分化明显主要表现在高端龟鳖在市场高价位波动,以质取胜。高端的主体表现为食用极品和观赏极品。按驯养许可证规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龟的第三代可以利用,其地域分布特点显著,地区性消费强劲,商品消费与生产量不平衡,人为炒种因素依然存在。金钱龟、南方石龟及山瑞鳖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两广、海南和港澳地区,2004年金钱龟苗冲到历史的最高点,价格为每只1.38万元,金头闭壳龟原产安徽,是观赏中的极品,由于数量极为有限,一直被炒高,开价甚至10万元一只,不过今年价格开始下跌。据分析,高端龟鳖在中国市场上呈现明显的转折点,价格趋于下降,逐步进入理性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