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各成员国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潜力研究,探索中国-东盟之间农业经济友好、务实、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对实现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业经济发展、合作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提供契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对外投资资本禀赋、对外贸易要素禀赋、资源要素禀赋、农业技术禀赋对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潜力。中国的资本、农业技术等禀赋要素优势更强,东盟各国的人力资源成本、自然资源等禀赋要素优势更强,两者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农业合作的共赢,进而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东盟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基础良好、成效显著,农业投资合作发展尤为迅速。东盟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地位显著,中国在东盟农业投资企业数量多、投资金额大、合作领域和产业链广泛,带动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政府间合作正在由援助、技术合作向战略顶层对接全面拓展,企业投资合作正在从独立经营模式向园区集聚模式转型。下一步,建议从战略对接、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推动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319-3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涉农行业英语翻译课程建设受到重视。分析了高校涉农行业英语翻译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涉农行业英语翻译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探讨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功能,并结合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东盟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选取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农业人力资源合作、农业科技合作、农业合作战略及不同地域和产品等视角,对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发现,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研究总体比较完善,但是仍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农业正大力实施野走出去冶战略,加速与周边国家的双边或多边合作。立足以 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对珠三角与东盟农业国际合作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并提出广州-珠三角与东盟农业国际 合作的经验与模式,进而提出推进广州-珠三角与东盟农业国际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2年以来,广西自治区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园区,该园区坐落于南宁市,将投入130亿元构建中国与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于5年内建成。这只是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现代农业合作的一个缩影。农业始终成为中国与东盟积极推进双边经贸合作的先行领域和重要产业。基于以往广西与东  相似文献   

8.
郑国富  朱念 《农业展望》2022,(12):99-107
东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禀赋充裕,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市场,长期以来居中国农产品贸易首位,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012—2021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成效显著,总量增长,地位攀升,产品种类拓展,市场结构优化,互补性增强。但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中仍存在总体格局失衡、产品与市场集中度偏高、合作层次较低、全产业链合作不足、互补性减弱且不均衡等问题。2022年1月1日,RCEP的生效实施给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合作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新时期,中国与东盟双方应以RCEP实施为发展契机,增进政治战略互信,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精准对接,完善农业合作机制,以农业领域“五通”建设为重点,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与东盟各国在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现状的研究,分析云南与东盟各国在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的互补性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前云南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实际,提出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项目,以及深化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跨境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搭建、跨境农业技术培训服务、跨境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和跨境农业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模式特色鲜明并走向成熟。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总结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合作成功经验与面临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健全跨境农业技术市场体系、促进跨境农业科技合作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健全跨境农业科技合作体系、构建跨境农业科技合作组织协调机制以及提供跨境农业科技合作配套服务支撑体系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9月11日,由中国农业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东盟)农业投资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论坛以"‘一带一路'开启农业投资合作新机遇"为主题,首次尝试搭建了"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国一东盟农业投资合作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政策对话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农业优质资源的互补与相通,将成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经济合作的契合点充分利用国际平台,助阵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既是对"一带一路"建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湖南省紧紧抓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战略机遇,扩大在东盟国家的市场空间。湖南省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2个先进省份之一,在2019年9月举办的第4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上与东盟各国分享了做法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过去5年,广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落实国家的周边外交战略,不断深化与东盟的交流合作,不仅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让东盟国家分享到了广西开放合作的红利,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十二五"圆满收官之际,本版从今天起开辟"十二五广西开放合作回望"专栏,与读者诸君共同回顾过往成绩,铆足劲开创"十三五"更美好的局面。由于地域相邻、气候相近,加上技术上的优势,在广西面向东盟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农业  相似文献   

14.
马健  虞昊 《农业展望》2023,(2):114-120
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中国与东盟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自正式签署农业合作相关协议以来,双边农业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农产品贸易合作是核心,农业投资合作是重要领域,农业科技合作是新亮点”的主要特点,但仍然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贸易不对等、投资规模偏小和技术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需统筹农业开放总体布局,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合作;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推进产业标准国际互认;确保农业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投资引导与保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农业技术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共同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7日,2017中国—东盟农资产业高峰论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共享"一带一路"机遇、深化农业农资合作为主题,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华合作时报社等单位联合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秀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常务理事候顺利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条法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领域内的交流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既有地理、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又有相似的文化背景,这对中国—东盟的农业来讲,不仅是十分难得的合作机遇,而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2016,(4):54-55
正日前,越南广宁省科技厅副厅长黄永劝高兴地从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红手中接过培训结业证书。至此,2015年"面向东盟的农业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结束。2015年12月,为进一步增强与越南北部省份的合作与交流,广西农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扩大,双边合作日益密切。社会和学者对东盟信息需求与日上升。通过对广西各大学院读者东盟信息需求行为方式的调查,分析了知识背景对读者信息需求变化的影响和读者信息需求行为规律。在调查的结果上提出了丰富东盟资源建设,针对多元读者开展个性化服务,建设多远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进行深层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5年多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就广西农业来说,由于自然环境和农业产业相似等原因,在与东盟的农业合作中,既收获机遇也面临挑战。其中,机遇是主要的,挑战也不可轻视。本文研究了广西在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中受到的影响,对广西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进中国广西—东盟农业合作方面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金融危机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主要内容。金融危机给农业发展带来挑战:农产品需求疲软,农产品价格下滑;农业保护主义抬头,农产品国际贸易受阻;企业开工不足,农村就业形势严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改善受到影响。中国与东盟必须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才能有效抗击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农业政策协调,加强农业贸易合作,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加强农业资源合作,加强农业信息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