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红松油松异砧嫁接技术,包括砧木的选择、嫁接前准备、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林业实用技术》2021,(9):74-76
在辽宁省锦州等地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为砧木,红松为接穗,进行异砧嫁接红松试验。对各试验地红松、油松物候特征,异砧嫁接初期情况及嫁接后15 a生长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红松与油松在几个主要物候指标中具备一定的匹配性。异砧嫁接成活率在7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异砧嫁接红松林分生长、结实均好于未嫁接红松。  相似文献   

3.
红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余年对红松本砧嫁接和红松异砧(樟子松)嫁接技术及苗期管理等试验研究,总结出红松选优、采穗、砧木苗的选择与定砧、嫁接时间的确定、嫁接方式和嫁接苗的管理等一整套红松嫁接技术.结果表明:红松本砧硬枝(5月)嫁接成活率达96.3%,高于6月10日嫁接成活率的5%,当年接穗生长量高于6月10日嫁接2.2cm.红松本砧嫩枝(8月)嫁接成活率达79%,红松异砧(樟子松)硬枝嫁接成活率可达85%,嫁接苗上山定植的成活率可达80%~85%.采用红松嫁接苗营建的红松果林示范林早期所结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其结实株率在12.1%~40.2%之间,平均单株结实量在388~778 g,单株最多结果数10~15个.其中无性系L18、L7和L189的结实株率达30%以上,平均单株结实量超过700 g.红松的嫁接苗较红松实生苗早结实8~10 a.  相似文献   

4.
根据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建立红松果林的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选择砧木、选择优树、采穗时间、选择接穗、接穗贮藏及嫁接时期等标准。嫁接方法为"插坐髓心形成层贴接",嫁接时直接削去砧木顶芽,使砧木与接穗接嫁接面全方位接触,不仅提高了接穗的生长量,而且愈合效果极其显著,避免了红松-樟子松异砧嫁接因剪砧流脂的现象,解决了嫁接不亲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同接穗和砧木进行红松针叶束嫁接试验的结果表明:选用樟子松、赤松为砧木进行嫁接,成活率略低于红松同砧嫁接,萌芽率和成苗率显著高于同砧嫁接。当年生针叶嫁接效果最好,不同无性系对成活率影响显著。采穗宜选用树龄60年以下的母树,在树冠中、上部采穗,可以获得较高的萌芽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分析了砧木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等因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油松、赤松均可作为砧木嫁接红松。采用单芽接穗好于多芽接穗;适时早接有利于接穗木质化程度的提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处理组合为A1B1C1,即砧木为樟子松、4月中旬嫁接、芽端楔接法的组合,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辽东山区异砧红松无性系结实性状和种子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异砧红松无性系结实性状优于本砧红松无性系。异砧红松无性系单株结果数和单个球果重量分别高出红松本砧嫁接苗木的59.4%和8.1%;种子的平均长、宽比红松本砧无性系种子分别大1.56 mm、1.29 mm。种子出仁率和千粒重分别比红松本砧嫁接大4.67%和164.05 g;种子营养成分与本砧红松无性系种子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并未因异砧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也不大。异砧嫁接缩短了红松果林建园时间,促进了红松结实,提高了红松果林的产量和质量,为辽东山区营建红松果林增加了一个途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红松实生苗,降低苗木培育成本。  相似文献   

8.
利用赤峰市丰富的樟子松幼龄林资源,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8年5月份引进牡丹江、伊春、龙江红松接穗,在樟子松幼树上嫁接,研究了不同接穗产地、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对红松异砧果林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接穗主要是影响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半干旱浅山丘陵区半阳坡和半阴坡均可营造红松异砧果林;不同整地方式对营造红松异砧果林后生长有一定影响;水平沟整地有利于山地发展红松异砧果林。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是快速培育红松果林的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樟子松嫁接红松后剪砧的时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在本溪地区开展红松与樟子松异砧嫁接的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红松与樟子松的异砧嫁接技术比较成熟,可以在本溪地区引进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红松高枝嫁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红松高枝嫁接技术.选择6~15年生幼树,接穗嫁接在树冠长枝上的任意一轮侧枝上,一般嫁接后3年结实,5年后进入盛果期.采用红松高枝嫁接,可将现有6~15年生红松用材林改建成果材兼用林.  相似文献   

12.
章介绍了红松高枝嫁接技术。选择6-15年生幼树,接穗嫁接在树冠长枝上的任意一轮侧枝上,一般嫁接后3年结实,5年后进入盛果期。采用红松高枝嫁接,可将现有6-15年生红松用材林改建成果材兼用林。  相似文献   

13.
红松幼林高位嫁接改造果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果林是长白山林区今后营林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从嫁接材料选择、采集及储存、嫁接砧的选择、嫁接及接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红松幼林高位嫁接改造果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红松树干通直,针叶常绿,是优良用材、产果、绿化树种。以红松为砧木,再在其上嫁接优良红松母株上的枝穗,接后3年即可结实。用播种法繁殖红松砧苗,种子需经150天的低温沙藏,播种苗区在圃地生长2年,移植后再生长1~2年,即可用短穗单芽劈接法嫁接,接后及时解绑和处理砧木下端分枝。  相似文献   

15.
通过红松与樟子松的异砧嫁接,保持红松原有的特性,继承樟子松一些优点实现生物学特性的互补,解决红松在城市绿化中的问题,推广红松在城市的绿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3年生红松苗和4年生樟子松容器苗做砧木,选用牡丹江东京城17年生红松人工林中生长优异的林木,在树冠上中部的侧枝采取接穗,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均在70%以上,接穗当年生长量樟子松砧木高于红松砧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辽西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改建后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进行针叶及种子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松针叶在各地区的生物量基本稳定,适应各地区气候;红松种子成分并未因异砧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龙江县樟子松改造红松坚果林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黑龙江省龙江县引种红松嫁接樟子松幼树,通过对不同立地、嫁接高度、时间和不同保湿方法嫁接红松进行试验,将樟子松林改造为红松球果林.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组合异砧嫁接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着差异.在西部地区宜采用嫁接后塑料袋保湿方法,减少蒸腾,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红松人工林和相邻次生林林下红松天然更新种群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球果采摘后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生存现状,了解红松天然更新种群的动态,以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两种林分为对象,对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分布状态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红松人工林与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结构都不完整,蒙古栎次生林内红松天然更新种群年龄对应于球果采摘强度的不同时期出现了两个峰值,而红松人工林内只有前4年生幼苗;(2)两种林分中1~3a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株/簇与簇数均符合指数函数变化,即红松幼苗幼树多以单株存在,簇生幼苗的数量占比很少;(3)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的红松天然更新幼苗在苗高和地径生长都比红松人工林内的具有优势,两种林分中1a和2a更新幼苗的苗高差异不明显,但3a更新幼苗的苗高差异显著;次生林内1~3a红松天然更新幼苗的地径均极显著高于人工林林内的红松幼苗。结论:在当前的这种球果采摘条件下,红松人工林及其相邻蒙古栎次生林林内红松更新幼苗幼树分布受到了很大影响,种群年龄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幼苗幼树以单株存在。  相似文献   

20.
红松嫁接     
红松早期生长发育缓慢,用实生苗繁育良种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同时红松插条生根能力极差,难以采用,所以“嫁接”方法是发展红松良种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我们就种间嫁接和营建无性系种子园等嫁接试验介绍如下。一、种间嫁接试验我们用红松同其它树种嫁接,目的有三:①试图通过嫁接诱导红松芽变,从而获得新变异。②更换根系,扩大红松生态适应幅度。③种间嫁接,促进远缘有性杂交的可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