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居住区作为城市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以地域特色为根基,结合现代表现手法,设计出宜居生态文化圈,这不仅是居住区景观设计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延续的必然。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很多城市中原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景观正逐渐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将从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地域性居住景观的塑造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57-18059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了居住区环境景观中存在的概念与形式难以完美融合,重视觉感受、轻视功能性,注重平面设计、忽视垂直空间,强调"档次"、忽视适用性等问题。将生态宜居的环境景观特征总结为自然秀美的自然环境,安全宽敞的活动场地,亲切和谐的交往空间,浓厚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景观特色。提出人本性、整体性、多样性、文化性的生态宜居环境的设计思想,提出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继承场所精神,合理布局,合理利用水体,塑造和谐的植物群落,创造舒适的活动场地,突出主题,体现文化性的设计思路,将生态、宜居的理念渗透到景观设计中,认为以绿色、生态为主线的景观设计是城市环境改造的关键,也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浅议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居住区园林植物的配置方面入手,探讨了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创造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构建适用性强的居住区景观,以满足居民多元化、高品质、特色化的景观空间需求和环境审美需求,是业内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肥城市宸曦家园居住区景观营造为研究对象,主要价值在于为宜居、绿色、循环的景观环境营造提供可操作性路径,为居住区景观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娄底市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指导思想、景观形象布局等方面对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以自然和谐为主旨,将功能与审美、行为与心理、生态与文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布局,巧妙的构思,才能创造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营造居住区环境特色进行探索。通过对杭州市丁桥大型居住区(一期)生态景观环境建设的系统性分析,针对居住区的环境规划建设要素以及存在的不同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居住区环境规划建设应正确处理好居住区环境与城市环境因素的协调建设关系,旨在对如何营造良好的大型居住区生态景观环境、宜居乐活的生活环境提供参考,期望对已建或未建的大型居住区有或多或少的正面指引。  相似文献   

7.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普洱市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战略、建设格局,探讨普洱市景观生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普洱市市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格局和主要景观要素的保护与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问题是如何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场地和景观环境.在借鉴国内外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西安市新城区为例,从空间利用的视角思考,对景观设计理论在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中的可实践性进行具体分析,为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的解析,结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在发挥景观环境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住区生态型植物景观营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桂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48-249,251
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具有生态化发展的趋势。阐述了生态型植物景观的科学内涵,指出了当前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从营造原则、树种选择等方面对生态型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期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吴堡县"谐园小区"为例,围绕生态性、树种合理、实用性、文化特色性、经济性解析了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指明了小区的规划主题在于增强邻里沟通,加强交流,并以打造宜人的自然居住环境,创造健康交流的场所,重现地域生态文化,创造和谐家园为设计立意。具体从主入口区、中心主题广场、次景观轴线、小区道路和建筑小品方面分析了"谐园小区"的景观生态设计布局,与此同时阐释了小区的种植设计和居住区功能设计。以探讨居住区景观中生态与文化的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指出当前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生态设计的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城市居住区的植物造景,为今后城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创造赋予地方特色和本土文化的景观特色是景观设计的一项主要内容。居住区景观是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空间,也最能体现和渗透城市地方文化的场所。本文阐述了目前洛阳居住区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营造洛阳居住区地域性植物景观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咸阳渭河滨水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使社会各界能够重新审视目前滨水地区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认识到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意义。【方法】结合咸阳市渭河滨水区景观建设的概况,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滨水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亲水空间的设计、历史文脉的延续、滨水空间的开放性及植物的合理配植等方面提出了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建议和对策。【结论】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应该尊重“生态优先”的原则,重视河流、景观与人文的结合,从而创造环境更优,更有特色的城市滨水地带。  相似文献   

15.
朱颖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170-172
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构建低碳生态社区,低碳生态理念日渐影响着我国景观设计师的工作。针对低碳生态居住区在软质景观方面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该文提出软质景观两大要素"植物"和"水景"在生态体系中的运用,将自然界本身自循环、自净化的能力充分运用在人类活动中,与人为再生产、再利用的创造性活动相结合,从软质景观的角度来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力  黄国林  曾斌  何涛  李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110-112,128
在当前实施城市居住区建设的"开放式"模式,规避封闭城市居民区的不足,以优化居民区的内容结构,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背景下,以开放式居住区的植物景观配置为研究对象,根据开放式居住区的特点,分析了开放式居住区景观的植物配置原则,提出了6种生态绿化配置模式,总结了6种生态绿化配置的模式特点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互动理论的居住区景观小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小清  田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36-7937,7940
从城市化日益加剧、人口不断上升的现实情况出发,指出居住区景观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纽带,能够很好地缓解压力,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品质,为市民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将居住区景观小品分为供休息小品、装饰性小品、结合照明的小品、展示性小品、服务性小品5种类型分别加以介绍,并且阐释了互动理论的含义,进而将景观小品与互动理论相结合,指出人与景观小品的互动过程包括3个步骤,即景观小品的自我互动、主体的自我互动、景观小品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强调这3个步骤是互动理论在景观小品中的设计精髓。在此基础上,从造型、颜色、材质、小品意义的表达、情感的寄托等角度,探讨了居住区景观小品的互动设计手法,重点在于将居住区景观小品更好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以期为设计师们提供一个更加合理、人性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杨凌永丰嘉苑为例,在土地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如何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和节约型园林的理念应用到经济适用房居住区环境设计中进行研究,以为中低收入者创造环境优美的居住区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居住区生态式停车场景观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居住区停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从景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停车场内各个景观要素的分析,提出居住区生态式停车场的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20.
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包括植物的品种选择、空间配置、文化特征等,其对提升居住区生态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现状问题,依据居住区园林植物设计的原则及环境特征,结合景观生态规划布局理念,按照居住区植物分区设计要求分析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