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绿壳蛋鸡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特种资源保护项目".绿壳鸡蛋品质好,绿色健康,是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品种繁育是绿壳蛋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品质直接关系到绿壳蛋鸡种鸡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综述了绿壳蛋鸡种公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绿壳蛋鸡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五黑一绿"是其显著特征,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绿壳蛋。绿壳蛋鸡营养价值高,经济潜力大,产业化前景好,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本文主要综述绿壳蛋鸡雏鸡养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介绍 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其特征是所产蛋的外壳颜色呈绿色,是我国特有禽种,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特种资源保护项目".绿壳蛋鸡是比乌鸡还珍贵的鸡种,其性情温和、喜群居、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全国各地均可饲养.该鸡喜食青草菜叶,饲养管理、防疫灭病与普通家鸡几乎没有区别.绿壳蛋鸡体形较小,结实紧凑,行动敏捷,匀称秀丽,性成熟较早,产蛋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绿壳蛋鸡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每日农经》提供)绿壳蛋鸡是乌鸡的一种,由于目前我国现存的种群数量较少,因而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种质保护资源。绿壳蛋鸡是我国特有鸡种,最显著的特性是集“五黑一绿”为一体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以及绿色蛋,绿壳蛋鸡不仅其肉质鲜美,还具有  相似文献   

5.
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其特征是所产蛋为绿色,集天然黑色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一体,是我国特有禽种.该鸡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饲养管理与普通家鸡没有区别.利用山林、果园、荒坡等地散养绿壳蛋鸡,因养殖资源空间大、环境好、空气新鲜、光照足、营养全面、鸡活动量大,其肉、蛋产品近似无公害的天然产品,品质好,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绿壳鸡蛋是我国地方品种绿壳蛋鸡生产的“土鸡蛋”,外表亮丽,感观良好,富含卵磷脂、维生素A、B、E和微量元素碘、锌、硒,氨基酸的含量比普通鸡蛋高出7~10倍,是小孩和老人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绿壳蛋鸡产蛋期的稳产高产是生产关键,直接关系到绿壳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综述了绿壳蛋鸡产蛋期稳产高产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在贵州的养殖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正常 《农技服务》2009,26(12):101-102
绿壳蛋鸡是我国部分地方鸡种中特有的以产绿色或浅绿色蛋壳的土著蛋鸡品种,其特点是体形小,料耗低,耐粗饲,肉、蛋品质优,风味独特。介绍了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并分析了绿壳蛋鸡在贵州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8.
长顺绿壳蛋鸡原产于县域内鼓扬镇格道村、新民村、马场村等贫困山区,鸡肉产品肉质细嫩,色滋独特。鸡蛋产品壳呈青绿色或淡绿色,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因此,加强长顺县绿壳蛋鸡原种资源保护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绿壳鸡蛋营养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推广的特色产业。目前绿壳蛋鸡养殖面临知名度不高、种禽资源匮乏、专业养殖技术不高的困境,因此,加大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建设,培育中国特色绿壳种鸡民族品牌,提高绿壳蛋鸡生态化养殖技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销路,是研究者和广大养殖户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方遗传资源绿壳蛋鸡的调查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重庆石柱绿壳蛋鸡遗传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表明它可能是在一定时间通过闭锁繁育形成的一个独特资源群体,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丰富的多样性.同时,对其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重庆其他地方鸡种比较,石柱绿壳蛋鸡具有非常优良的生长和屠体性能.另外,石柱绿壳鸡蛋在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比率和蛋壳厚度等蛋品质性状方面优于相同饲养条件下的粉壳鸡蛋.  相似文献   

11.
全文介绍了“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濒临灭绝的稀有珍禽品种‘华绿黑羽绿壳蛋鸡’以特殊的竞争力走向市场,成为成功的种质资源保护典范”的概况。重点以大量的试验论证了华绿黑羽绿壳蛋鸡所产绿壳收“华绿宝贝蛋”的生物保健效果;这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国家卫生部”批准为第一个蛋类绿色保健食品,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无绿色防伪标志空白的宝贝蛋,曾被我国著名营养学家、微量元素学会名誉会和长于若木题词赞誉为“东乡神蛋,华夏明珠”。文中还附述了该珍禽的基本饲养方法,并注入了开发利用此珍禽的个人观点,特别是华绿系列保健蛋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全文介绍了“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濒临灭绝的稀有珍禽品种‘华绿黑羽绿壳蛋鸡’以特殊的竞争力走向市场,成为成功的种质资源保护典范”的概况。重点以大量的实验论证了华绿黑羽绿壳蛋鸡所产绿壳蛋“华绿宝贝蛋”的生物保健效果;这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国家卫生部”批准为第一个蛋类绿色保健食品,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无绿色防伪标志空白的宝贝蛋,曾被我国著名营养学家、微量元素学会名誉会长于若木题词赞誉为“东乡神蛋,华夏明珠”。文中还附述了该珍禽的基本饲养方法,并注入了开发利用此珍禽的个人观点,特别是华绿系列保健蛋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绿壳蛋鸡集“五黑一绿”为特征,是稀有品种,只有在我国偏僻山区农户中有极少量的养殖,其它国家和地区尚无此品种。绿壳蛋鸡体形清秀,羽毛紧凑,毛、皮、肉、骨、内脏均为黑色,所产蛋的蛋壳为绿色。是一种集天然黑色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一体的珍贵极品。绿壳鸡蛋含微量元素较高,特别  相似文献   

14.
长顺县绿壳蛋鸡属地方原始品种,以产绿壳蛋而得名,不仅鸡蛋味鲜,还是滋补良药。经过多年来省农委、州农委的主力支持,贵州省有机农特无公害长顺绿壳蛋鸡成为我县特色品牌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其特征是所产蛋的外壳颜色呈绿色,是我国特有禽种。绿壳蛋鸡体形较小,成年公鸡体重3.2~4.5kg,母鸡体重1.9~3.1kg,结实紧凑,行动敏捷,匀称秀丽,性成熟较早,年产蛋160~180枚,产蛋量较高,经济效益可观。绿壳蛋鸡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南北均可养殖,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特种资源保护项目"。其喜食青草菜叶,所以现在发展的养殖户多散养为主,采取自由采食与饲  相似文献   

16.
卢氏鸡是河南省特有的一个古老珍稀的原始鸡种,属蛋肉兼用型。1983年被收编入《河南省畜禽品种志》,与固始鸡、正阳三黄鸡齐名,是一个保存较好的地方良种鸡品种。卢氏鸡具有个体轻巧,觅食力强、耐粗饲、产蛋多、抗病力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性情温顺喜群居、肉质鲜嫩、风味独特,产独特的绿壳蛋等遗传资源特点。还兼具较高的观赏性和科研价值,绿壳鸡蛋作为绿色旅游食品产业化开发,市场前景广阔。已入选《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是国家级重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是河南省重要的地方优良禽种资源,是宝贵的绿壳蛋鸡基因库。2006年4月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6年12月经省畜牧局认证为无公害产地产品。2006年6月~2007年7月在畜禽品种遗传资源调查期间,卢氏县畜牧局承担完成卢氏鸡体尺、体重、生产性能等相关测定,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绿壳蛋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家禽新品种.绿壳蛋鸡的特点是:①易饲养: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②营养价值高: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支病患者和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③市场大:鸡蛋历来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④效益高: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因此,开发和发展绿壳蛋鸡的养殖具有很好的前景.现将绿壳蛋鸡的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养禽专家指出,绿壳蛋鸡的产蛋高峰与普通蛋鸡的产蛋高峰没有可比性。就其抗病能力而言,虽然绿壳蛋鸡具有一定野性,但因其体型小、腿短、运动量小,所以其抗病力也只能说是比国外品种鸡稍强。一些商家宣称绿壳蛋为绿色无污染食品,而且高碘、高锌、高硒、低胆固醇,但目前市场上所售的绿壳鸡蛋多为杂交的绿壳蛋鸡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情况下,采用全价配合饲料生产,其“三高一低”特征不显著,只是其营养相对高一些。因为目前市场上鸡蛋大多为白壳、褐壳蛋,使绿壳蛋有一定市场。绿壳鸡蛋作为蛋品市场多样化的补充,可以适当发展,不过目前这种炒作方…  相似文献   

19.
选择健康的260日龄贵州省长顺绿壳蛋种鸡80只,随机分为4个组,用紫花苜蓿切碎鲜草折算为风干样分别取代0%、3.00%、5.00%和7.00%的配合饲料,相应设为对照组、试Ⅰ组、试Ⅱ组、试Ⅲ组。预试7d,正试期35d,观察长顺绿壳蛋鸡产蛋性能、种蛋品质及孵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苜蓿鲜草取代日粮中3.00%的配合饲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笼养长顺绿壳蛋鸡种鸡的产蛋性能、鸡蛋品质及种用性能,可提高长顺绿壳蛋鸡规模化养殖效益14.60%。建议苜蓿鲜草取代配合饲料的量不超过5.00%,否则将引起产蛋率、种蛋品质及孵化率下降,养殖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20.
冯国民 《新农村》2007,(4):21-21
绿壳蛋鸡属我国稀有特禽品种,养殖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1.食性广杂,生长速度快绿壳蛋鸡喜食五谷杂粮、青草和菜叶等,可采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饲喂。一般草类饲料占日粮的30%左右。也可饲喂配合饲料或全价颗粒饲料。成年产蛋的绿壳蛋鸡每日采食全价颗粒饲料60克左右,比普通家鸡节省饲料50%。绿壳蛋鸡从出壳至3月龄,体重可达1.2千克,料重比为3.8: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