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遥感的北京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ERDAS遥感解译软件对北京地区1984年、1997年Landsat TM数据以及2002年ETM数据进行解译处理,分析并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类型、景观二个等级水平的指数,对北京市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2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一倍,由于城市化造成农田损失速度加快;研究区内景观类型斑块面积差异较大,1984年到2002年的景观变化并没有造成景观类型等级构成的明显变化;平原区景观类型破碎化速度加快,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以江油市为例,应用ERDAS 9.2和ArcGIS 10.0等软件对研究区Landsat ETM+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采用Fragstats 3.3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选取景观类型面积(CA)等7个指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分布广、景观形状较规则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武汉市为研究区,采用1991、2003年Landsat—TM影像及2009年的CBERS02B—CCD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在对遥感影像精处理基础上,对影像进行外业建标、内业解译和信息提取,获取了武汉市3期湿地景观数据。运用景观质心、动态变化度和相对变化率模型对武汉市湿地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3年期间,自然湿地面积大幅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整体景观的基质景观类型由自然湿地转向了人工湿地中的水稻田湿地;2003~2009期间,自然湿地的减少幅度变缓,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幅度变大,整体景观的基质景观类型由人工湿地的水稻和库塘湿地类型共同组成。从1991~2009年近20年间,武汉城区周边的丘陵及边远地区如黄陂、新洲、汉南各湿地景观类型变化较小,蔡甸区、江夏区各湿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景观格局演变及绿道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获取1990—2015年25年间的遥感影像数据,基于Erdas以每5年为一个时间段进行遥感影像解译;然后基于Fragstats对武汉市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研究,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进行绿道网缝补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探讨,并基于ArcGIS以野生动物迁徙的费用距离值对优化后的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化的验证,为规划设计角度的景观格局演变研究及城镇化空间布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比值变换、IHS变换、主成分变换等3种影像融合方法对QuickBird多光谱和全色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评价;以增强处理效果好的QuickBird影像3、4、1或3、4、2波段彩色合成图像为基础建立解译标志,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分类一一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专题信息提取,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2年IKONOS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驻马店市城区绿地分布图和城区绿地现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分析软件对研究区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地景观结构中,居住区附属绿地优势最强,道路附属绿地优势偏低;除公园绿地外,其它3种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均较高;不同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偏低,绿地类型不太丰富;最大斑块比以公园绿地最大,道路附属绿地最小;就同类绿地而言,道路附属绿地的景观连接性最差,公园绿地的景观连接性最好,就不同类型绿地之间连接性而言,公园绿地与其它绿地相连接程度较强;斑块分形指数偏低,斑块边界较为简单,斑块形状不够自然。  相似文献   

7.
黑河配水后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额济纳绿洲2000、2007、2014年TM遥感影像,利用Arc GIS 10.2与FRAGSTATS 4.2等软件对影像进行解译及分析,对黑河配水后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5年间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变化明显,黑河配水实施后增加了东居延海湿地水域景观,土地利用丰富度增加;景观斑块数量大幅度减少,植被、水域面积不断增加,荒漠景观类型的面积有所减少,景观破碎化得到有效缓解与控制,对水资源具有明显的依赖性;该区耕地、城镇、道路等建设不断增加,对绿洲的保护与维持产生了新的威胁,景观破碎化现象依然严重。建议长期持续地实施配水方案,并控制人口增加,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及农牧活动,以维持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林业资源管理》2013,(3):106-111
通过野外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和Fragstats 3.3软件平台,基于斑块和景观两个尺度对通天河干流流域水电4组梯级开发方案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通天河干流流域景观格局总体特征为草地是优势景观类型,其次为裸地和林地。方案4对斑块水平上的景观指数和景观水平上的格局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制作海门岛景观类型分布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oosle Earth软件获取龙海市海门岛高清影像,通过目视解译,利用ArcGIS软件手工勾绘红树植被、水产鱼塘、互花米草、果树、农田等景观类型轮廓,分析各种景观类型,制作海门岛景观类型图。  相似文献   

10.
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软件Ecognition和ArcGIS软件,解译提取昌化江流域1995年、2000年和2007年天然林信息,以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为景观指数计算工具,选择景观斑块形状指数、景观斑块数量破碎化指数、景观斑块分维数指数等指标,对昌化江流域天然林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2000年和2007年昌化江流域天然林总面积分别为1 431.38 km2,2 143.17 km2和1 487.98km2,天然林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波浪形变化,目前天然林破坏严重。分析结果为天然林的保护与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海南省五指山市1998年、2003年、2007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统计针叶类、硬阔类、软阔类、阔叶混交林、竹林类、(乔)经济林、(灌)经济树种、其他灌木类、非林地等景观类型的面积,运用MATLAB建立各类型的预测模型,并分别对2012、2016、2021和2025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各景观类型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0.01,精度检验处于Ⅰ级(优),各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3,可用于中长期预测;(2)到2025年,林地面积为102 693.86 hm2,非林地面积为12 800.74 hm2;(3)林地中各景观类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类乔木经济林类硬阔类针叶类软阔类竹林类灌木经济林类其他灌木类。  相似文献   

12.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SPOT-5遥感影像特征,对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部的南昆山生态旅游区进行森林旅游资源遥感调查。在对研究区内地质、地形、经济、文化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处理遥感影像,建立了调查解译标志,并结合实地调查核实和纠正,对该区域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解译和提取。将旅游资源划分为3主类、8亚类、26种基本类型,分别对各类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研究,证明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是一种直观快速的有效调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应用RS技术对南昆山森林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SPOT-5遥感影像特征,对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部的南昆山生态旅游区进行森林旅游资源遥感调查.在对研究区内地质、地形、经济、文化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处理遥感影像,建立了调查解译标志,并结合实地调查核实和纠正,对该区域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解译和提取.将旅游资源划分为3主类、8亚类、26种基本类型,分别对各类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研究,证明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是一种直观快速的有效调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史洋博  何勇 《绿色科技》2013,(10):255-257
基于2011年重庆市遥感影像,利用遥感解译软件解译后,获取了2011年重庆市主城区建成区、建设用地面积图斑,进而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测算研究和进一步的规划评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地了解邯郸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土地资源的发展动态,在ERDASIMAGINE软件支持下,将Landsat 5号卫星所得的TM4、3、2波段数据组合输出成为标准假彩色影像,对其进行几何校正、重采样、图像裁剪与镶嵌等操作,依据遥感图像特征、地物相关关系、区域特点和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对处理后所得的邯郸市TM影像建立土地类型解译标志。经过实地验证,其结果判正率比较高,可以满足解译精度的要求,这说明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标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林业资源管理》2015,(1):139-145
北京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迫切需求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信息。通过对2012、2013年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信息提取,形成了一套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资源监测技术,并利用此技术对北京市森林资源开展了监测。经验证,卫星遥感对于森林资源监测的总体精度达到90%以上,为传统人工地面调查方式提供了有利的补充,明显的提升了北京市森林资源监测的效率与水平,并可以为林政执法等其他林业业务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10年的Landsat-5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8影像,通过Arcgis目视解译和地面核查,建立了徐州市主城区这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Fragstats对这两个时期的景观指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徐州主城区范围内的耕地面积有较为显著的减少,耕地景观破碎化。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分散到其他土地类型的间隙中。林地面积略有增加,并且形状变得复杂。草地的3个指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草地斑块在最近几年来没有太多变化。水体的3个景观指数都有所上升,景观稳定性提高。2016年徐州市主城区景观的PD、SHDI、LSI指数上升,其他指数下降,说明最近几年徐州主城区景观整体更加地破碎化了。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两期遥感影像数据,对广州番禺地区林业用地的变化状况进行解译和提取,结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其变化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达到监测全区林地动态变化的目的,并为科学的管理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无人机技术,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为例,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不同景观类型单元,分析研究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镶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茶园、住宅区、灌木林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其次是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以及耕地和沟渠等半自然景观。不同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和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乔木林稳定性最好,疏林地、库塘、果园、耕地、裸土地、工矿用地和其他人工表面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好,灌木林、荒草地、茶园和住宅区等景观单元稳定性一般,沟渠、绿地和裸岩石砾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昆明市1990年和2000年2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结合GIS和统计软件,对昆明市10年间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0年昆明市各景观要素之间变化显著,景观要素面积增加的有建设用地、城镇居住用地、草地和旱地,增加最大的是城镇居住用地,增加了10.92 km2,比1990年增加了5.5%;面积减少的有水田、林地和湿地;各景观要素之间相互转化,其主要特征:①城区外水田、旱地等生产用地向城市居住用地和建设用地转移,其中水田在10年间向城镇居住用地转化了1 134.25 hm2,占1990年水田的5.81%;②林地、旱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化,林地向草地转化的面积最大,为1 694.19 hm2.对昆明市景观格局分析结果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用地景观破碎度减少,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林地、草地和旱地景观破碎度增大、斑块形状复杂化;景观总体格局趋向于多样化、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