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多数脊椎动物在形态和生理上表现出显著的雌雄两性性别差异,长期以来,性别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命题之一[1]。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性别决定是确定性别分化方向的方式,性别分化为具有双向潜力的未分化性腺经过程序性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发育成精巢或卵巢,并出现第二性征的过程[2]。大部分鱼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如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3]、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4]、乌鳢(Channaargus)[5]等的雄性个体大于雌性,鲤(Cyprinuscarpio)[6]、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7]、大西洋鲑(Salmosalar)[8]、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labrax)[9]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10...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对泥鳅幼鱼生长、消化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取360尾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24±0.14) g的泥鳅幼鱼,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对照组及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1×106、1×107、1×108 cfu/g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的日粮,养殖8周。试验结果显示: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显著提高了泥鳅幼鱼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先升后降,并在1×107 cfu/g组达到最大值,脂肪酶活性则不断升高;1×106 cfu/g组泥鳅前肠、中肠形态指标提升效果最显著,1×107 cfu/g组后肠形态最佳;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还显著降低了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泥鳅幼鱼的死亡率(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能...  相似文献   

3.
在蒸馏水+KH2PO4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对水中无机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基本不具备除磷能力,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有一定除磷能力且除磷效果相近,均是从104 CFU/mL开始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除磷效果逐步提高,在107 CFU/mL浓度组达到最佳除磷效果;同时除磷效果与水力停留期间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相似,都是在处理6 h时基本达到最佳除磷效果,而6~8 h期间除磷效果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正>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为既嗜盐又嗜温的革兰阴性短杆菌,在海产品中大量存在,能够感染多种水生动物,引起水生动物疾病,对水产养殖行业造成危害[1]。副溶血弧菌也作为海产品相关食源性致病菌引起广泛关注[2]。研究[3]表明,副溶血弧菌是一种人与水产养殖动物共染的病原菌,尤其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5.
<正>甲壳动物中的虾蟹类主要营水生生活,其中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蜕壳又称蜕皮[2],包括旧表皮的蜕去和新表皮的形成[3]。蜕皮作为甲壳动物生长发育的标志性特征,其在整个生活史中具有周期性的动态变化[4],从上一次蜕皮结束到下一次蜕皮结束的时间为一个蜕皮周期[5]。阐明虾蟹类的蜕皮周期及各期的特征[6]是解决虾蟹类水产养殖过程中蜕皮不同步、蜕皮失败等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蜕皮分期鉴定技术是研究蜕皮周期极为重要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6.
常绪路  陈永艳  康美如  冯军厂  张建新 《水产学报》2023,47(4):049113-049113
为了探究凝结芽孢杆菌SCC-19对镉暴露下鲤肝脏镉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4.00±1.16) g的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即对照组、0.5 mg/L Cd2+组、0.5 mg/L Cd2++107 CFU/g凝结芽孢杆菌组,0.5 mg/L Cd2++108 CFU/g凝结芽孢杆菌组以及0.5 mg/L Cd2++109 CFU/g凝结芽孢杆菌组(分别记为DK、D、DA、DB和DC),养殖8周。结果显示,与镉暴露组相比,凝结芽孢杆菌SCC-19能够有效降低鲤肝脏中镉含量,显著提高金属硫蛋白(MT)的水平,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此外,凝结芽孢杆菌组鲤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ASA)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AHA)水平显著高于镉暴露组,而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  相似文献   

7.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于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其生长速度快,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水性、适应性和抗逆性[1]。克氏原螯虾为杂食性动物,主要依靠第2、3对步足的螯夹起食物递送到口中,再由颚进行咬食[2]。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食性也有所差异[3]: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卵黄为营养,Ⅱ期幼体主要滤食水中的藻类、轮虫、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Ⅲ期幼体能摄取水中的小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成虾主要以小杂鱼、水草或人工饲料为食[4]。  相似文献   

8.
选取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和传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Metabacillus idriensis)为潜在益生菌,探讨它们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消化、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92.95±2.36)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4种试验饲料[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4和106CFU/g的B.tropicus(标记为BT4、BT6)或M.idriensis(MI4、MI6)],饲喂期为60d。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大口黑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菌株添加浓度增加呈显著降低变化(P<0.05)。消化方面结果显示,各菌处理组的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T6和MI6对肠道消化性能具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免疫实验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溶菌酶以及肠道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得到显...  相似文献   

9.
<正>皂苷是一类甾体或三萜的糖苷类化合物,以疏水性三萜或甾醇为主链,亲水性碳水化合物链是皂苷的特征[1]。皂苷主要可以分类为甾体皂苷、三萜皂苷、螺甾皂苷和呋甾皂苷[2]。皂苷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许多中草药如人参、甘草、柴胡和桔梗等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含有皂苷[3],由于皂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在制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行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4-6]。对于皂苷的认识及研究目前多数源自于植物皂苷[7],在动物界很少发现皂苷,仅存在于海星和海参中,  相似文献   

10.
<正>糖原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1]。糖原是动物肌肉及肝脏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糖原含量及其变化是动物性食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研究显示,水产动物养殖过程、水产品储运、育肥方式、加工过程等,均对糖原的含量、储存、动用以及转运等产生影响,糖原含量是贝类水产品口感品质的重要指标[2-7]。其次,糖原的含量还可用于评估贝类生理状况[8-9]。  相似文献   

11.
<正>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滨对虾属[1]。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适应广温广盐,可在盐度为0%~4%、温度为15~35℃条件下生长,因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备受市场青睐,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2]。1988年,  相似文献   

12.
<正>温度是影响两栖动物变态发育时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高温可促进蝌蚪生长发育,缩短变态时长,低温则延迟发育进程,延长变态时长[1-5]。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两栖动物,也是稻蛙综合种养的主要蛙种之一[6]。变态前后,蝌蚪的规格、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受高温[3-5]、  相似文献   

13.
<正>溶解氧作为水环境中重要的环境因子,是鱼类健康生存的基础。适宜的溶解氧水平能够促进鱼类的生长,对鱼类的繁殖、捕食和运动等产生积极的影响[1]。低氧胁迫不仅严重制约了鱼类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引起鱼类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鱼体死亡[2]。而经长期演化,鱼类已进化出一系列机制来应对低氧。低氧环境中,鱼类可以通过各种生理反应来抵抗溶解氧的不足,如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增强氧吸收的能力等,从而应对低氧胁迫[3]。近年来有关低氧胁迫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总结了低氧胁迫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为鱼类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养殖产量高的集约化养殖模式,由流水式水产养殖逐渐演化而来。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较为典型的有日本生物包静水养殖系统(以砾石为载体)和欧洲组装式多级静水养殖系统[1-2]。我国陆基工厂化养殖从最初的苗种培育转变为水产养殖、仓储、吊水等多种功能[3-5],养殖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处理技术[6-8]保持良好的水质,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使用,具有节约养殖用水及节省养殖用地的优点[9-11]。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也是唯一能够实现安全、无化学品和重金属残留的绿色养殖模式[12-14],在水产养殖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当前我国提出的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及低碳减排的战略需求[15]。  相似文献   

15.
<正>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水生动物。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为淡水经济虾类。具有肉质鲜美、杂食性、生长速度快、繁殖和适应能力强、养殖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等特点[1],迅速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然而,因受外界环境[2]、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过度捕捞、水体污染等人为干扰因素已致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近海渔业资源出现了严重衰退迹象[1],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也已严重衰退,渔业资源持续下降[2-3]。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明对虾属,是一年生暖水性长距离洄游大型虾类,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和朝鲜半岛西海岸[4]。  相似文献   

17.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十足目、鳌虾科,俗称小龙虾,约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我国[1]。小龙虾借助稻渔生态种养模式平台,完成了从默默无名到万众瞩目的华丽变身[2],目前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稻虾种养模式是我国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3]。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我国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裙边粗蛋白含量为20%~24%,是典型的低脂高蛋白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此外中华鳖还是滋补药膳的佳品,其背甲、肉、血、卵、肝、胆等均可入药,对潮热盗汗、阴虚阳亢等病症具有良好的功效[2]。目前,我国中华鳖养殖已经具有较大的产业规模,根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3],  相似文献   

19.
<正>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属头足纲柔鱼科鸢乌贼属,是世界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之一,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1-2]。鸢乌贼在印度洋西北部海域和中国南海的资源量较为丰富[3-4],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算,其总资源量约为800~1120万t[5]。  相似文献   

20.
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益生菌,但在水产养殖中鲜见报道。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侧孢短芽孢杆菌FAS0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及免疫力的影响,以体重为(1.00±0.08)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8 d的养殖实验。实验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虾,分别饲喂添加0 (C组,作为对照组)、105 (BL1组)、107 (BL2组)和109 CFU/g(BL3组)侧孢短芽孢杆菌FAS05的实验饲料。结果显示,各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BL1和BL2组对虾的体长、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组(P<0.05);与C组相比,BL1~BL3组养殖水体的弧菌数显著降低(P<0.05);侵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后,BL1~BL3组存活率显著高于C组(P<0.05),BL1~BL3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C组相比,BL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