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青蛙较古巴牛蛙适应性强,耐寒抗病,繁殖容易,生长较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广阔,比较畅销,当年可创高效,属于短、平、快养殖。   一、人工饲养   (一 )产卵和孵化   1.产卵池:美国青蛙产卵时期,喜栖息水陆生有野草的环境,故产卵池要有一半水面一半陆地,水陆均要种植一些草木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慈菇、茭白、瓜豆、麦、草等,产卵池面积以 10平方米~ 20平方米、水深 1. 2米为宜,防逃围墙要比地面高出 0. 8米左右 (因该蛙不善于跳跃 )。   2.投放种蛙:美国青蛙 7月~ 8月龄即性成熟,此时即可作配种,最…  相似文献   

2.
美国青蛙是我国近年引进的一种食用青蛙.其生长速度快,抗寒能力强、适应性广.对蛙类易感染的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且性情温和,不善跳跃,易防逃,易管理,是一种很合适人工养殖的蛙种. 1 养殖环境 养蛙场地宜选择水源充足、温暖、向阳、树荫多、安静的场所.场地大小可视养殖规模而定.在养殖过程中,对各种养蛙池有不同的要求.其中种蛙池一般以10~60m2的土池或水泥池为宜,池深要求1.0~1.5m,蓄水深度为0.8~1.2m产卵池一般采用面积为30~100m2的水泥池,水深0.4~0.6m;孵化池一般用砖池为佳,并且要求进出水方便;幼蛙、成蛙池基本采用面积为20m2,池深1m的水泥池.在养蛙池的周围,一定要遮荫,最好是搭  相似文献   

3.
美国青蛙肉质白净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佳肴;美国青蛙还具有抗寒力强,不冬眠,生长快,繁殖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饲养等优点。饲养美国青蛙对保护野生青蛙,保持生态平衡及农业增产增收大有益处。现将美国青蛙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建池采卵孵化产卵池一般应选在卫生条件好、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产卵池以15~20平方米,水深1.2米为宜,建池时四周要留1.8~2米宽陆地,外用竹条、树枝或尼龙网等做成围栏,以防青蛙跑掉,池内放养水草,陆地也应有杂草,造成水陆栖息的良好条件;种蛙选择以雌蛙腹部膨大、雄蛙喉部黄斑明显、个体健壮、体重在500克左右的为最好,按雌雄1:1的比例放下产卵池,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美国青蛙是我国有关部门1987年11月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大型食用蛙新品种.其特点是抗病力强,无冬眠,一年四季可饲养;适应性广,性情温和,不易受惊,不善跳跃,多爬行;无论丘陵、山区,还是平原,河流,池塘、屋前屋后挖池均可饲养;繁殖力强,蛙卵孵化率、蝌蚪成活率高,且肉质细嫩,因营养价值较全面而深受人们的欢迎.笔者阐述美国青蛙人工繁殖期饲养管理几个关键环节,供饲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养殖美国青蛙,应充分考虑其生活习性及生长规律,尽可能选择较适宜的自然环境,采取相应的养殖措施。一、蛙场的选择 1.蛙场应选自然环境僻静、接近水域的温暖地带,人类活动频繁、汽车往来较多、喧闹不息的地方不宜养蛙。 2.蛙场土质应属粘土,以便于蓄水。 3.蛙场必须排水灌水方便。 4.水源选择不限,但自来水漂白粉含量较高,应露天存放2天以上。二、蛙池结构建造养蛙池应视地形、环境及养殖规模确定合理的场地面积和建池方式,可建造土池、水泥池及混合池,面积小到十几平方米,大至数亩。建池应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废旧利用以降低成本。一个完整的养蛙场应  相似文献   

6.
美国青蛙,学名沼泽绿蛙,原产北美州,个体肥大。一般体重为0.5公斤,是本地蛙的3~5倍。其肉质洁白细嫩,味美可口,是一种高蛋白、低脂防的肉食品,国内外市场都十分紧俏。由于这种青蛙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病害少、不善跳跃、易饲养管理等特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已列入国家科委“星火计划”项目。美国青蛙适应性广,无地理水域限制,凡有青蛙的地方均可放养,河流、池、沟、水库、果园、稻田、屋前房后都可利用。自1987年广东省从泰国引进以来,目前  相似文献   

7.
牛蛙幼蛙是指脱离蝌蚪后1~2个月内饲养的小蛙,其体重一般在50克以下,生长迅速,但其体质娇嫩,适应环境能力弱,尤其对寒冷和病害的抵抗能力更弱。因此,养殖户应加强幼蛙的饲养管理。一、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可以是水泥池或土池,面积不宜过大,尽量利用小面积的水面集约放养幼蛙。①水泥池。可建数个,每个  相似文献   

8.
正(续第3期第25页)种一茬稻,养一年蛙。前期须做蛙田改造,稻田中央纵向开挖1条沟,四周留空摆放塑料食台,开沟及食台留空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整个外围及顶空须用尼龙网布围挡防逃、防鸟。3月上旬,在育苗池投入黑斑蛙卵块,培育至蝌蚪变态成幼蛙;6月底在蛙田中播插秧苗;7月初待秧苗稳根后,将开口摄食并驯食成功的幼蛙从培育池转入蛙田饲养,每667平方米投5万只左右,适量投喂蛙专用饲料;9月中旬水稻收割后,灌水深至10厘米继续饲养;蛙自然越冬,次年4月上旬捕捞上市,然后开始新一轮耕作。  相似文献   

9.
冬季温室养蛙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新邵县养蛙专业户黄保华,自2002年以来采用温室饲养美国青蛙种蛙和商品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温室内,蛙照常生长,可在春季上市,价格提高1倍以上。在温室饲养,刚掉尾的幼蛙7天可增重1倍;50克以上的幼蛙半个月可增重1倍;200克重的成蛙1个半月可增重1倍。  相似文献   

10.
牛蛙是我国饲养多年的一种大型食用蛙类,它生长快,肉质洁白细嫩,鲜美可口,含蛋白质丰高,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牛蛙适应性广,平湖山丘均可饲养,抗病力强,繁值快,孵化率高,饲养管理简便,饵料来源丰富,生长速度较快,每只蛙一年可长到1—1.3公斤。因此它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这里介绍一下牛蛙池的构造及设备。一、养蛙场地的选择养蛀场地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水源充足、洪水不泛滥,天旱不干涸的地方都能建池,但以选择地势低平、温暖温润和杂草丛生的洼地较好。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pH7—8。二、蛙池的构造1.成蛙池也可做产卵池、大蝌蚪池用,面积  相似文献   

11.
湖南新邵县养蛙专业户黄保华,自2002年以来采用温室饲养美国青蛙种蛙和商品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温室内,蛙照常生长,可在春季上市,价格提高1倍以上.在温室饲养,刚掉尾的幼蛙7天可增重1倍;50克以上的幼蛙半个月可增重1倍;200克重的成蛙1个半月可增重1倍.  相似文献   

12.
4.幼蛙的饲养幼蛙饲养是指蝌蚪完全脱尾变态后(体重约5~6克)饲养至体重达20克左右幼蛙的这一时段。(1)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为长方形,面积以5平方米左右为好。池内水陆各半,一端是幼蛙栖息的水体部分,水深20厘米,面积占全池面积的50%左右,池内常年保持微流水,进、排水口安装防  相似文献   

13.
采用网箱高密度饲养美国青蛙,占地少,成本低,饲养密度大,生长快,管理方便,产量高,效益好,是农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致富的又一新途径,其主要养殖技术如下:网箱设置与建造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农药、化肥污染,水体流动、安静,能定期排灌换水的池塘、江河、湖泊、水库、水渠、鱼塘等水体设置网箱。秋末至春末,网箱设置在背风向阳处,春末至秋末,网箱设置在通风阴凉处。选用塑料鱼网或纱窗布等耐用、透水、通风性好的材料做网箱。网箱以长方形为好,每个网箱面积10m2左右,网箱高1.2m以上或在网箱上加盖网,防止逃…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笔者在0.22hm2池塘中进行鱼鳖混养,投放鳖种1 815只、318.6kg,投放鲢鱼、鳙鱼、草鱼种922尾、195kg。投放寸鱼1.3万尾。经过173d的饲养,收获成鳖674.8kg,平均每只鳖重400g,成鱼631.5kg,大规格鱼种264.5kg。净收入80 375元。技术要点如下:一、混养池条件池塘选择在背风向阳、日光照射充足、温暖宁静的位置。池水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深1.5~1.7m,底泥厚度25~30cm。防逃墙高度不低于50cm。防逃檐向池内伸出15cm。同时在池中或池边设晒盖台,目的是  相似文献   

15.
美国青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体重是本地青蛙的5~7倍,具有性情温顺、投资少、生长快、繁殖多,食性广、易饲养、病害少等特点,养殖前景看好。养殖场地场址选择最好不占用农田,应充分利用荒滩、沼泽地带或房前、屋后等地。养殖场应进、排水方便,四周应用尼龙网或障壁做墙,以防蛙只逃跑及敌害,围墙高1米,下端埋入土中20厘米。一般以建4个蛙池为宜,分为亲蛙池(10~25平方  相似文献   

16.
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1)培育池面积5-10亩,既有利于均匀投饵及水质调控等各项管理。又便于一次性清池捕捞销售。(2)做好清塘、防逃工作,以防蛇、青蛙、野杂鱼等敌害入池。(3)保持培育池适度肥水,可采用生物制剂肥水.既可为大眼幼体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又能有效防止青苔大量繁殖,中后期维护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 肉龟原产于北美洲,其出肉率达85%~89%,年平均增重达0.5~1kg。而且肉质细腻鲜美,很受消费者青睐。 1 饲养池的建造:饲养池为砖石结构,深1~1.5m,形状、而积不限,用水泥浆抹面,池四周陆地上建1~1.5m高的防逃围墙。池的一边留占总而积10%~20%的陆地作产卵场,产卵地面建成45°的斜坡,用水泥浆抹平坡面,再放20cm左右厚的沙土,沙土上铺木板或塑料泡沫。新建  相似文献   

18.
<正>牛蛙为蛙科牛蛙属养殖水产品动物,是一种大型食用蛙,也是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繁殖快、易养殖、产量高、适应性强、饲料转化率高、养殖周期短等优势。养殖牛蛙需要满足它们的生长习性,其养殖关键技术如下。一、蛙池建造1.蛙池选址。养殖场最好选择远离村庄500米以上,坐北向南、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建设。  相似文献   

19.
3.蝌蚪饲养 (1)蝌蚪池。池形不拘,但要规整,面积以10-30平方米为宜。池壁用水泥抹光,池中央建3~4个面积1平方米、高出水面1-3厘米的露水平台(又称幼蛙岛),供蝌蚪变态后登陆栖息,以防刚变态的幼蛙因长时间溺水而死亡。池水水深20~30厘米,以不淹没幼蛙岛为准。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栅。为适应蝌蚪喜阴怕光的生活习性,可在池顶加罩黑色遮阳布。  相似文献   

20.
4 稻田养蛙 4.1 稻田适宜养殖的蛙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目前稻田饲养蛙的种类,主要有牛蛙、美国青蛙、棘胸蛙、青蛙等数种,以前两种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