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化工系曹声春、蔺万斯等老师研究的"氯化石腊的催化合成新工艺",技术先进,生产可靠,经济及社会效益好,属国内外首创,并已转让多家工厂生产.曾于1987年获国家机械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最近又获"1988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铜质奖.  相似文献   

2.
我院畜牧水产系1986~1987年共有13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1986年的获奖成果有:汤玮如协作完成的“中国饲料成份及营养价值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詹扬桃、汪涤邦、李健夫等完成的“湖南省畜禽寄生蠕虫区系调查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易厚生、袁慧、万幼荣、黄碧卿等完成的“耕牛闹羊花中毒”,以及施启顺、柳小春等完成的“宁乡猪选育研究”,汤玮如协作完成的“湖南省猪的营养需要研究”3项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蔡智勇,男,45岁,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在漯河市农科院工作,曾任小麦研究室主任。他作为第二主持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7号选育】2000年获漯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第一主持完成的【小麦新品种豫麦21"引、试、繁、推"一体化研究】1997年获漯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小麦新品种豫麦22号选育及应用】1994年获河南省农科系统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我院畜牧水产系1988~1991年度又有14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1988年的获奖成果有:施启顺、柳小春完成的“家猪睾丸雌性化症侯群的发现及其应用价值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黄允基、曹焕丁、薛文群等完成的“母牛不孕症治疗研究”、陈孝珊等完成的“湖南省肉鸡饲料配方研究”,傅玲玉、钟俊才、章怀云、莫汝定等完成的“自拟微型泻剂——巴槟破结散兽医临床应用及作用的研究”3项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盛忠  相似文献   

5.
"鲁农1号猪配套系、鲁烟白猪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200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正>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蔬菜研究所、市种子管理站、市植保植检站)成立于1984年。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的支持爱护下,先后走出了佘长夫、彭相儒、葛菊芬、张朝辉、李毳、廖建军等具有在全疆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级研究员。中心先后获得"乌鲁木齐绿色无公害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和"乌鲁木齐设施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与应用"等科技成果64项。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科  相似文献   

7.
<正>刘永平,二级研究员,现任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农田高效所所长,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棉花生产指导专家,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带领棉花创新团队1999年获国家科技发明奖,2005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沧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沧州市科技特等奖,2012年获沧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得沧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市直"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沧  相似文献   

8.
<正> 季书勤(JI Shu-qin),女,1956年生,河南省卫辉市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1997年进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2000年获硕士学位。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从事小麦栽培研究22年,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课题十余项,先后参与和主持小麦高产栽培、小麦品种生态、小麦品质生态、小麦超高产栽培、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等多项研究工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其中主持完成的项目获省二等奖4项。第一主持完成的“河南省小麦亩产600公斤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1999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小麦品种生态研究”,1993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三高(小麦、玉米)粮田的研究与建立”,2000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家级刊物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合编著作6部。2001年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和“百  相似文献   

9.
1.“退化林地改造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手段综合研究”获199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9年浙江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获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3.“林地退化及其改造的技术指标体系研究”获199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优秀奖,浙江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4.“浙江省食虫鸟类生态学及利用研究”获199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优秀奖。5.“浙江省农林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及治理对策研究”(我校为参加完成单位)获1999年浙江…  相似文献   

10.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林昌麒 陈克平 吴冬秀 姚勤等 获奖情况: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正>专业·务实·进取本课题组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运用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选育适合长江流域棉区的高产、广适棉花新品种。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863"、科技部、农业部及省重点项目10余项;获国家、省、市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棉花杂交种选育的理论、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湘杂棉2号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及推广》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李育强研究员是"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课题组在《棉花学报》、《中国棉花》、《湖南农业科学》等刊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业科技》2013,(6):2-F0002
<正>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蔬菜研究所、市种子管理站、市植保植检站)成立于1984年。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的支持爱护下,先后走出了佘长夫、彭相儒、葛菊芬、张朝辉、李毳、廖建军等具有在全疆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级研究员。中心先后获得"乌鲁木齐绿色无公害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和"乌鲁木齐设施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与应用"等科技成果64项。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0%。培育出了"新椒3号、6号、10号、23号、24号"、"新番5号"  相似文献   

13.
小麦蚜虫种群数量动态与防治决策研究系“七五”国家攻关项目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的一个子专题.1993年获侠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笑.  相似文献   

14.
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奖励等级泡桐豫杂一号新品种选育蒋建平等获国家发明三等奖鲁山“牛腿”山羊新品种选育王星所等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新县板栗低产园改造王浚明等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石质山地苹果低产园综合开发治理模式的研究杨文政等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应用理论研究范濂等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王加启博士主持完成的"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的合成与应用"项目,1997年12月通过鉴定,199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几年来,该项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后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实现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对半干旱地区喀左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成果;对害虫发生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该项研究历时29年,共有6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棉铃虫监测防治技术的研究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省农科院陶承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东方百合种球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在种球繁殖国产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上取得了多项突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201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正>自1955年合成微溶性脲醛化台物(UF)以及1967年聚合物包膜肥料投入生产,缓/控释肥料的生产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推出了数十种缓释、控释肥料,这些高新技术,可以较好地控制肥料养分释放速度,氮素利用率高达60%-70%,而且不受土壤类型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被称为"21世纪的肥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开展长效尿素的研究,在新型肥料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长效尿素的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长效碳酸氢铵的研制与推广"项目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行为的协同作用机理及其在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成果,2002年通过了鉴定结论是:在同类研究中居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的"复方长效尿素"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9.
1987年我院又有12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10项系我院单独主持完成,即:小麦重穗型产量结构的高产配套技术研究(胡承霖、罗春梅、鲍广慈等)、宣纸燎草浆新工艺(潘祖耀、张鹏藻等)、农业资源的经济效果研究(姚君泽)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激育棉——皖棉1号  相似文献   

20.
供求与广告     
<正>举办狐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出售狐专用稀释液、出售芬兰纯繁种公母狐出售狐人工授精采精杯及各种器械狐人工授精技术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奖、绥化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绥化市模范工作者张旭秋研究员1987年研究成功,1990年3月由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院士等专家技术鉴定为国内首创。1990年以来先后获省政府、省畜牧局、绥化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此项技术准胎率达96%。举办全国性培训班已20年,由有30年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