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以PC-05为催化剂的催化合成氯化石蜡-70的新方法.着重讨论催化氯化反应机理,催化反应速度和各因素对氯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探讨催化法的优化条件.反应条件:氯化温度50~60℃,反应时间70~90分钟,氯气流速18~20〔克/公斤·分〕,催化剂浓度0.03~0.05%(重量).研究工作表明,催化氯化法具有反应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好和工艺先进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固态石蜡催化氯化的新技术。重点考察 PC-04催化剂对固态石蜡氯化反应的催化效能和各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工艺方案的优化研究,并与现行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氯化新技术比热氯化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工艺与设备简单、产品质量好、对原料适应性强、单耗能耗低、污染少、生产效率高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4.
The catalyst CP-B was first used for production of chlorinated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so the reaction time was successfully shortened.The influences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the reaction time,the proportion of solvent to LDPE,the chlorine flow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催化氯化的产物分布,试验了有关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程度是产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的提高,有利于苄叉二氯和苄川三氯的生成;铁离子、低温及水会导致环上的氯化;水引起水解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氯化镨钕混合物对合成增剂IOP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转化率高,原材料价廉易得,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催化微波法合成氢化碱木质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以Pd/C为催化剂,采用微波法进行了碱木质素与H2的还原反应。运用1 H-NMR分析了碱木质素的结构变化,且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碱木质素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较佳的碱木质素加氢还原反应条件是负载量为3%的Pd/C催化剂用量为10%、温度为95℃、时间为30 min、氢气流速为20 mL/min。1 H-NMR分析显示:羰基和羧基含量减少,代表酚羟基和醇羟基的质子吸收增加。GPC分析显示:反应后碱木质素的分子量降低,而多分散性增大。元素分析显示:C和H含量在反应后都有所增加,而O含量则降低了,表明碱木质素发生了还原反应。与常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法合成有利于提高酚羟基含量,缩短反应时间,而在提高碱木质素的总体反应活性方面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相转移催化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合成反应中,对近年来相转移催化法在取代、氧化、还原、消除和酰化等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贵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双甘麟氧化制备草甘麟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各种合成因素对催化反应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品的总收率明显增加,而产品的固体收率和纯度先增加后降低;在小于100 mL/min的范围内,增加氧气的流量,产品的纯度、固体收率和总收率都有明显提高,此后继续增加氧气流量,对产品的质量没有明显影响;提高催化剂用量可以明显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反应时间,产品的纯度明显提高,但产品的固体收率和总收率没有明显变化.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0℃、氧气流量100 mL/min、催化剂用量1%、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固体收率为85.63%,总收率为96.60%,纯度为98.65%.对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重复使用,考察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连续多次反应后,产品的固体收率、总收率和纯度均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用氢氧化钾为催化剂,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经O-酰化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乙酰水杨酸的最优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的4%,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5 min,阿司匹林产率可达84.72%。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环保,产品质量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12.
为精确观察杉木种鳞内部的细胞结构,经过对2种不同固定液、3种不同软化处理、4种不同脱水与透明处理、优化浸蜡时间和温度以及后续包埋、染色等工艺步骤对比,优化了杉木种鳞石蜡切片工艺。结果表明:杉木种鳞石蜡切片的优化工艺和方法为,FAA和FPA两种固定液固定效果相同,均能有效的固定材料;12 h的盐酸水溶液软化效果最佳;最佳脱水时间为每级2 h,透明时间为每级1 h。该优化工艺有效克服了蜡带不连续、切片不完整的缺陷,可获得清晰完整的杉木种鳞细胞结构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太阳能间歇性,最大程度的提高太阳能利用率,选择石墨、硫酸铝铵分别与石蜡做成复合储热材料,按照不同的质量配比混合制备试样.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数据采集系统(M400)对几种石蜡类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热性能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石蜡中加入40%的硫酸铝铵,使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潜热增加、热导率显著提高,储... 相似文献
14.
以美洲商陆为试验材料,借鉴传统石蜡制片技术流程,应用微波技术,对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进行改进,使试验周期缩短为两天以内。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快速石蜡制片法获得了染色清晰、组织完整的解剖结构,与传统石蜡制片法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注蜡处理对6个树种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尺寸规格为20mm× 20mm×20mm的楸木、柚木、赤桦木、桃花心木、椴木、榉木6个树种的木材为试验材料,在烘箱温度为130℃,处理时间分别为4h和8h的条件下,探究注蜡处理对试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处理时间条件下,注蜡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未处理材,在吸湿性测量中,注蜡材与素材相比,线湿胀率的降低幅度范围在4500 % ~ 9329 %;对于不同树种,注蜡处理对其木材尺寸稳定性提高的幅度也有较大的差异,效果最好的为柚木。 相似文献
16.
管道输送系统液体弹性波防蜡防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考察了同田管输送系统任一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流量与压力梯度的关系,研究了高,低切变率流动中颗粒的运动规律及径向迁移理论,指出无论颗粒最初位置在何处,在高切变率流动场中颗粒都向离管轴约0.6R(半径)处的平衡位置移动,并且迁移速度随雷诺数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理论结合管输系统流体的振动规律,研究了防垢防蜡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