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质配比、基肥种类和施肥量、容器规格对3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大苗对不同基质配比的生长反应差异很大,以珍珠岩为主的配比基质容器苗生长表现最优,以沤制后谷壳为主的轻基质苗木生长较好;不同基肥种类及施肥量对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爱贝斯长效缓释肥(N:P:K=18:18:8)的容器苗生长表现最好;容器规格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显著促进苗高和地径生长。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乐东拟单性木兰轻基质容器大苗优良培养方案为:基质配比(体积比)为泥炭:黄泥:谷壳=2:3:5,基质中施用3.0 kg/m3爱贝斯长效缓释肥,无纺布容器规格为D×H=30 cm×30 cm。  相似文献   

2.
吴君  吴冬  楼雄珍 《西部林业科学》2015,(1):109-113,120
以基质配比、施肥种类和施肥量3种因素对3年生浙江楠、紫楠、闽楠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楠在基质A3(泥炭︰园土︰珍珠岩︰谷壳=2︰4︰2︰2)与施肥B2(复合肥1的N︰P︰K为21︰6︰13;750 g/m2)条件下,生长表现最佳;不同基质对紫楠生长均无显著差异,且施肥B4(复合肥2的N︰P︰K为15︰15︰15;750 g/m2)对其生长最适;闽楠在基质A1(泥炭︰园土︰珍珠岩=3︰4︰3)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生长优势,不同施肥对其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施肥配比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蛭石、珍珠岩和木屑为主的轻型基质培育湿地松容器苗,生长效果优于常规的以沙土、黄心土和火烧土制成的基质;适量的氮、磷、钾肥配合对湿地松容器苗有显著的生长效果,尤以氮磷钾2:3:1或2:3:2配比为佳。  相似文献   

4.
在农林废弃物为基质的樟子松轻型基质容器苗上开展施肥试验,研究递增方式施肥对樟子松轻型基质容器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沙土、秸秆、木屑混合成基质(体积比为2︰1︰1)递增施肥的S3处理苗木情况好于对照施肥处理,当年地径生长平均达到了8.81 mm,高生长达到了9.18 cm,但成活率较低。以沙土和玉米秸秆混合(体积比为6︰4)形成的基质培育樟子松容器苗,3种递增式施肥处理都能促进苗木生长,并且苗木的成活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研究了育苗基质、容器规格、不同施肥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红紫薇容器苗最佳生长基质配方为泥炭∶蛭石∶珍珠岩=1∶2∶1(体积比);适合容器规格是6cm×6cm×8cm(B);从不同肥料处理的效果看,其中的复合肥(N∶P∶K=1∶2∶1)施肥配比最佳,为进一步推广双红紫薇在园林中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配方对栾树容器苗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对容器大苗根系和新梢生长均有影响,以泥炭:砻糠灰:有机肥=5∶3∶2(体积)混合基质生长表现最好;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容器绿化大苗根系生长和移栽后新叶数增加量均有影响,以NAA 75×10-6+IBA 25×10-6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最好;基质种类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容器大苗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影响差异明显,以泥炭∶砻糠灰∶有机肥=5∶3∶2混合基质配以植物生长调节剂NAA 150×10-6+IBA 50×10-6的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7.
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以2年生木犀Osmanthus fragrans,3年生银杏Ginkgo biloba及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4种不同基质配比及4种不同施肥处理开展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黄心土:泥炭:珍珠岩=2:2:1处理显著促进了3个树种容器大苗的生长,因此,从成本及适宜性考虑,为3个树种容器大苗培育的适宜育苗基质。不同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N:P:K=15:15:15,总养分含量≥45%)3.5 kg·m~(-3)的处理及施用长效缓释肥(N:P:K=l8:6:12,总养分含量≥36%)1.5 kg·m~(-3)的处理均有利于木犀及银杏的生长,但鉴于缓释肥具有施用量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1.5 kg·m~(-3)缓释肥的处理为木犀及银杏容器大苗培育适宜的施肥方式。而3种不同缓释肥处理的乐昌含笑容器苗长势均显著高于复合肥处理,其中以3.5 kg·m~(-3)处理的苗木表现最优,随着缓释肥施肥量的增大,各生长指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8.
2014年6月,通过4种不同基质配比及4种施肥处理方式对3年生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开展容器大苗培育试验。2015年测定结果表明:泥炭︰蛭石=2︰1及黄心土︰泥炭︰蛭石=2︰2︰1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南方红豆杉容器大苗的生长,但综合成本等因素,增加了40%黄心土的A2处理为南方红豆杉容器大苗的适宜育苗基质;所有施缓释肥(N︰P︰K=18︰6︰12)处理的南方红豆杉容器苗长势均显著高于施用复合肥的对照组(复合肥N︰P︰K=15︰15︰15),但在不同缓释肥处理间,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其中以SRF1处理(1.5 kg/m~3)的苗木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9.
木荷容器育苗基质肥料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不同配比的泥炭-谷壳中施用不同量的缓效肥对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为泥炭+谷壳=7:3时有利于木荷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且其芽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在此基质配比下,施肥量为A2(1.5 kg缓释肥/m~3)或者是A3(2.0 kg/m~3)时木荷容器苗各个生长指标均较优.考虑生产成本,以基质施肥量配方A2即泥炭+谷壳(7:3)+1.5 kg缓释肥/m~3为较优的基质配比和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黄心土为基础,选用泥炭土、椰糠、蘑菇渣3种常用轻基质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组成15种基质配方,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下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生物量、根冠比、根系生长,评价其育苗效果,确定培养基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处理组Z7(黄心土:泥炭土:椰糠=2:1:1)、处理组Z14(黄心土:椰糠=1:4)、处理组Z5(黄心土:椰糠=4:1)的洋紫荆容器苗综合评价值为0.75,0.63和0.55,Z3(椰糠=1)、Z13(黄心土:泥炭土=1:4)、Z6(黄心土:蘑菇渣=4:1)的洋紫荆容器苗综合评价值为0.32,0.39和0.43。综上所述,黄心土:泥炭土:椰糠=2:1:1的基质配比是洋紫荆容器苗最为理想的轻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1.
油茶轻基质网袋育苗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良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了轻基质网袋摆放厢床施肥和容器袋内施肥2种方式、多种施肥量的处理试验,用以研究施肥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中油茶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不同。厢床施用0.15 kg/m2复合肥、轻基质网袋容器内配1 g/袋过磷酸钙或网袋内配0.5 g/袋过磷酸钙+1 kg复合肥/m3处理的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抽梢率达到85%,抽梢长度和粗度生长也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于杂交鹅掌楸体胚苗生长的容器育苗基质,以草炭土、黄心土、河沙、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体积比配制成5种育苗基质,开展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容器育苗试验,探讨不同基质组成对生物量、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采用苗木质量指数对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容器育苗基质处理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的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T5 (草炭土﹕河沙﹕珍珠岩=30﹕3﹕2)容器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榉树容器苗壮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取不同育苗基质、苗期施肥种类、容器规格和育苗期控制光照及水分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榉树容器苗的壮苗培育试验。结果显示:育苗基质和容器规格对苗木的生长影响十分显著,光照和水分的充分补给能显著促进苗木生长。即:运用80%森林土 20%火烧土及20%复合肥均匀混合的培育基质,采用大规格的容器15 cm×19 cm,于育苗期间定期追施沼气肥可取得榉树容器苗壮苗培育的好效果;而在光照和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榉树的苗木高、地径平均生长量是庇荫、水分供应相对少的2.8倍。  相似文献   

14.
实验选取椰糠、泥炭土和黄心土3种不同轻基质作为白木香育苗基质原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白木香不同轻基质配比容器育苗实验研究,分别测定了白木香容器苗地径、苗高、叶绿素和氮素4个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型基质配比对白木香容器苗生长影响不同,表现最优的组合是A6B6C2,即最适宜的轻基质原料配比为椰糠∶泥炭土∶黄心土=6∶6∶2。  相似文献   

15.
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乳源木莲进行不同基质配比、容器规格、营养液施肥、苗高生长节律等管形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培育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理想基质材料应以泥炭、鸡粪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基质为主,容器规格大小与培育期限和苗龄是密切相关的,采用N、P、K配比3:2:1、1:1:1两种配方营养液配方施肥可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和根系成团,提高苗木综合质量;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快—慢的“S”形节律,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在该期内的苗高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以塔姆岛金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对塔姆岛金花茶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优选方案。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苗木根系发育的影响较缓释肥量强,含草炭基质配方N1(草炭∶珍珠岩=2∶3)、N2(草炭∶珍珠岩=3∶2)对容器苗高和叶片数影响最大,基质N1的一级侧根数最多,M2(3.0 kg/m~3)缓释肥量苗木的苗高、叶片数、总鲜重生长量均为最大;不同基质间苗高、叶片数一级侧根数和根差异显著;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塔姆岛金花茶容器苗各生长性状的两因素效应均达显著水平(主根长除外),且苗高、叶片数、总鲜重、一级侧根数、根幅的两因素交互效应也达显著水平。综合各因素对塔姆岛金花茶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选出塔姆岛金花茶容器育苗最优方案,即草炭∶珍珠岩按体积比3∶2配比基质,并增施3.0 kg/m~3缓释肥爱贝施(APEX)。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在福建沙县富口镇苗圃,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培育闽楠经济型大容器苗的轻基质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辅助基质种类对闽楠2年生大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积累,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无显著影响;辅助基质比例对闽楠的苗高、地径、苗木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有着极显著影响;辅助基质种类与比例间交互作用对闽楠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和品质指数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对苗木的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泥炭土∶珍珠岩=0.7∶0.3或泥炭土∶木屑=0.8∶0.2或泥炭土∶谷壳=0.7∶0.3(均为体积比)的基质比例为经济型优化配方,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质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珍珠岩、锯屑、稻谷壳和泥炭土为材料,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方法设计14种轻型基质配方.以常规基质为对照,研究这14种基质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容器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5,6和8号基质容器苗的生长极显著优于常规基质容器苗,而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的生长则极显著差于对照.5,6和8号基质容器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此外,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O2-产生速率明显高于对照.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较低的光合性能是由于光合色素合成不足和光合机构活性较低所导致.光合机构中过剩激发能不能通过非辐射能的形式有效地耗散掉,诱导了O2-生成,引起膜脂过氧化加剧而使光合机构受到损伤,加剧其光合速率的降低.不同基质中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分析表明:5,6和8号基质为无柄小叶榕容器育苗的优良轻型培养基质,对无柄小叶榕的容器苗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同一种源的细叶楠(Phoebe hui)容器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NPK4种不同配比施肥(N:P:K=1:1:1、2:1:1、1:2:1和1:1:2)和3种叶面施肥(0、0.3%硼酸钠和5 mmol/L水杨酸)12种处理,研究其对细叶楠容器苗高生长、耐寒性生理指标和田间耐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比例为1:1:1和1:2:1的各自3个处理间,叶面施肥的苗高显著低于不施肥;在所有12个处理中,NPK比例为1:1:1、2:1:1和1:2:1且叶面不施肥的3个处理的苗高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在NPK 4种比例的各自3个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NPK比例保持不变时,叶面不施肥处理的隶属度显著低于叶面施肥处理,但田间耐寒力指标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N:P:K=1:1:2且叶面喷施5 mmol/L水杨酸的处理为细叶楠容器苗最佳的施肥方式,其容器苗的田间耐寒力最优、苗高生长较高。  相似文献   

20.
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杉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杉木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基质类型、13种配比、4种容器规格,重复3次,20株小区的析因试验设计,研究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2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苗高生长有显著影响,泥炭比例在80%的范围内,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苗高逐渐增加;容器直径在14 cm范围内,苗高随着容器规格增大而增加,容器直径超过14 cm,苗高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苗木高度和容器苗生产成本,2年生杉木容器苗培育的最佳基质配比为:18%的黄心土+73%黑龙江泥炭土+3%菜枯+3%糠灰+3%珍珠岩,最适容器规格为高20 cm,直径14 cm。容器苗生长不仅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其主效应之间还存在交互效应。因此,要根据容器苗培育年限相应的调整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杉木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