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研究从顺应论角度出发,通过课堂观察、录音和与学生教师访谈,探析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师在语言学专业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特点和发生频率,学生和教师对语码转换所持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原因。研究发现,由于语言学专业学术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必要性。此外,针对不同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频率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在语言界受到了多方关注,语言学家们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等多维视角来研究语码转换。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用顺应论来研究这一语言现象。笔者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理论被用来研究二语习得。本文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语码转换与二语习得理论的关系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从而为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提供教学与学习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社会行为的言语交际,背后是人们交际意图的相互传达。而属于人类言语交际范畴的语码转换行为,受到说话者自身及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包含了更多的意义在其中。本文拟从交际中的语码转换行为入手,探究其成因,并进一步发现在交际中不同说话者身份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是一个普遍而复杂的现象。本文通过对10个学时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听课记录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几种实际情形,并指出适时、适当的语码转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角度讨论了语篇理解的过程及其心理机制。首先从命题、推断、局部与整体连贯三个层次上讨论了语篇理解的认知过程 ;然后从认知构件、认知理解模式对认知结构的模拟以及语篇处理过程中的资源限制三个维度论述了语篇理解的心理机制。文章最后指出 ,语篇理解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取决于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研究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汉、英两种语言在指别运用上存在着差异,为了让译入语读者易于理解,翻译中有时要进行指别转换。本文从语用翻译角度简单对比分析中英各种指别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公示语翻译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对外形象。在对安徽省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了调查后,以Jef 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公示语英译策略。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出发,才能得出准确、得体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言学对语言的研究不仅仅从语言体系的角度做静态的概括的描写,而且还从语用的角度做动态的具体的分析,即在言语运用中、在语篇中研究语言。语篇是言语交际的载体,一些语言—言语手段也正是在语篇中实现了语义的增值,获得了各种语用修辞功能,插入语即为一例。本文拟从语用和修辞两个方面分析插入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语域理论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翻译研究当中。从语域的角度来评价翻译,可以较好地避免主观臆断,用较为科学的方法评估译文的“信”度。本文立足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探讨了语域理论对翻译实践和评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区位码表示生产企业信息,针对码长增加的问题设计加密算法,通过进制转换和划分区段的换算方法分别对产地码、生产日期码进行加密转换,并将产地码、生产日期码中的区段标识码与认证类型码进行排列组合生产校验码.此追溯码长度较短,加密性较强,同时能够满足公众不需查询专业数据库便可获知企业信息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入手,从词汇学的角度分析了词汇涵义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干扰。研究表明,跨文化交际干扰的产生,其根源主要是交际者缺乏对词语的涵义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足够认识,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移植到交际语上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作者认为通过开选修课、讲座、辅助阅读等方法使交际者大量接触、了解交际语的社会文化习俗,去感知附着在该语言上的文化内涵是克服交际中所遇到的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詈语与某一文化普遍否定的事物相联系,社会文化评价系统在詈语构成中起着主导作用.詈语作为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人类对自身非人性的个体、行为的贬斥.从灾祸诅咒,异物化贬损,社会伦理规范及本能发泄四个角度对梅县客话詈语形成的深层心理机制进行剖析,可透视出客家文化中许多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余华  吴振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01-4806
 【目的】设计一种农产品追溯码,实现公众不需查询专业数据库便可获知企业信息的愿望。【方法】根据每个区位码唯一对应一个汉字的特点,采用区位码表示生产企业信息,针对码长增加的问题设计加密算法。【结果】追溯码由产品码、产地码、生产日期码、认证类型码等部分组成,其中产地码由行政区划码与企业名称相结合构成;通过进制转换、划分区段等编码算法对产地码、生产日期码进行加密转换,并将产地码、生产日期码中的区段标识码与认证类型码进行排列组合生产校验码后,34位的追溯码缩短为20位。【结论】本文设计出的20位追溯码长度较短,加密性较强,可以脱离数据库追溯出与生产企业和农产品相关的关键信息,在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到企业以采取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用法非常重要。本文试着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实例对英语委婉语的社会交际功能进行粗浅的阐释,以期对英语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瑞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85-6187
阐述了各位学者对城市化动力结构的分析,从产业结构转换的角度总结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转变,总结了有关城市化推动主体的各种观点,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转变,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了文化。俄语中的礼貌用语承载了俄罗斯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传统。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俄汉礼貌语中的"问候用语"进行分析、概括,揭示社会文化和语境对语言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英语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某些涉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言语行为准则的语言转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交际失误,强调了外语教学与学习中重视文化差异,培养符合目的语文化习惯的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例证从新的角度重新探讨什么是委婉语及其社会作用。委婉语就是间接的、好听的、美化后的语言。在英语中应用委婉语能起到安慰、宽容、欺骗、建设、讽刺、嘲弄等多方面的功效,从而可以更好地增强这一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 ,具体分析了 1 999年 6月 CET-4作文提纲的语篇结构 ,结合 CET-4考生所写的作文实例 ,找出了考生在作文部分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英语语篇常识 ,建议以语篇分析写作教学法取代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