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雏鸡培育直接关系到成活率的高低,成活率直接对养鸡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科学培育蛋雏鸡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对蛋雏鸡培育关键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升蛋雏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春夏季节是孵鸡的黄金季节。为了提高孵化率.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下面对孵鸡选蛋的四种观察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提高雏鸡成活率是提高整个生产周期鸡的成活率与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养鸡生产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产实践中,雏鸡的死亡原因多种多样,因此提高雏鸡成活率并不容易,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才可以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4.
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进而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是搞好雏鸡饲养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雏鸡饲养管理工作和综合防疫工作开展的好坏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要使养鸡业获得好效益,加强雏鸡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制显得尤为重要,对雏鸡育成率有直接关系。针对雏鸡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以提高雏鸡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生产性能,关系到雏鸡生长发育及成活率,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在养鸡生产过程中必须抓好雏鸡饲养管理和综合防疫工作,提高雏鸡育成率以增加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561只AA肉仔鸡雏鸡来研究以维生素为主体配制的抗寒促生长剂对在低于适温条件下育雏效果,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在前两周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及促生长(P〈0.01)。  相似文献   

7.
提高山鸡孵化率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广凯 《农家顾问》2011,(12):41-41
山鸡的蛋壳比家鸡蛋壳厚.炕孵时。孵化的温度低于家鸡.而湿度则要高于家鸡。这是因为高湿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会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鸡啄壳.并可防止雏鸡绒毛粘壳.从而使孵化率提高。弱鸡少.雏鸡易管易养。如果用炕孵家鸡的湿度炕孵山鸡.则雏鸡易粘壳.有的破了壳也无法钻出.甚至成为死胎,成活率低。因此,炕孵山鸡时加湿以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8.
在肉鸡饲养管理中,出栏体重、成活率和料肉比是衡量肉鸡生产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快肉鸡增重以及提高成活率是饲养好肉鸡的关键。饲养户要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1雏鸡的选择雏鸡的质量对育雏的效果影响很大,并直接影响全期的饲养效益。为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把好雏鸡的质量关  相似文献   

9.
将肠衣粉、血粉、肉骨粉等按一定比例配成动物蛋白质饲料预混料,等量全额替代进口鱼粉,饲喂12日龄罗曼商品代蛋用雏鸡1000只。饲喂替代料的57日龄雏鸡增重和成活率超过饲喂进口鱼粉的雏鸡,单位仔鸡利润提高0.38元。  相似文献   

10.
刘金江 《新农村》2009,(4):19-19
雏鸡饲养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而且也关系到以后成鸡生产性能和养鸡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养鸡场(户)在育雏过程中,必须精心饲养,加强管理,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雏鸡成活率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肉仔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笔者从多年的饲养肉鸡经验中总结出了提高雏鸡成活率几点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户饲养肉鸡、雏鸡大都靠外购.而购入的雏鸡好与坏,对育雏的效果影响很大.并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高低。为提高育雏成活率.购雏时必须严把质量关。严格挑选,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和鸡苗健康.切不可贪便宜购进不健康的苗鸡。挑选雏鸡时。除注重品种优良外.还必须保证种鸡来自非疫区。选择良种鸡可通过“一看、二摸、三听”的方法来鉴别.  相似文献   

13.
赵珺  秦玉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49-18851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态环境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幼禽的成活率、降低饲养成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只刚出壳的雏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乳酸杆菌、恩诺沙星、水和食用碱4种不同的饮水剂,测定雏鸡成活率、增重和料重比等指标。[结果]通过4种不同饮水剂的对比研究发现,饲喂乳酸杆菌饮水剂与食用碱饮水剂雏鸡的成活率和日增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料重比差异不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乳酸杆菌组的料重比与碱水组的差距越来越大。[结论]乳酸杆菌饮水剂能较好地调节雏鸡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对雏鸡成活率、增重和料重比等生长性能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食用碱饮水剂不利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代家平 《农技服务》2009,26(9):64-64
介绍了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和雏鸡的选择,并阐述了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因此,容易得病,难以治疗,死亡率高。要想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从管理上抓起,重视温度、饲养、防病、免疫等环节。为降低雏鸡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介绍一下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原因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雏鸡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小鸡,雏鸡的好坏是鸡饲养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雏鸡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年鸡的生产性能,最终影响经济效率,如何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有下列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选好鸡苗应选择绒毛光亮,个体一致,脐环闭合好,最好是同1天出生的雏鸡,才可能有高的育雏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为雏鸡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对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雏鸡的管理。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的必需条件,应当严格控制,不能过高或过低。衡量温度是否合适,一看温度计,二看雏鸡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当温度适宜时,雏鸡表现活  相似文献   

18.
许正求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22-223
介绍了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措施,主要包括有:搞好育雏前的准备、严格雏鸡的选择标准、加强育雏的温湿度管理、雏鸡的饮水供给及饲喂等。  相似文献   

19.
初生雏鸡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为了提高冬季育雏的成活率,培育出健壮、发育良好的雏鸡,要做好进雏准备,选择健壮雏鸡,注意科学地饮水和开食,控制环境条件并做好卫生消毒和疫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雏鸡的培育效果对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和将来的生产性能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养鸡户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消毒防疫不当,造成雏鸡的死亡率过高.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现简述养好雏鸡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