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对2013年8月7日发生在黑龙江省中部和东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分散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卫星云图、动热力条件等情况,详细讨论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对流性降水,强的热力不稳定层结是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暴雨由地面暖锋为触发机制,暖锋在黑龙江省南部停留时间长,是本次对流性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一次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东高西低的典型暴雨环流形势下,高原短波槽、副高西伸北抬及低层切变线共同作用造成的,同时,偏南气流和地面锋面也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因子;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在相同的时间均最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团的发展移动与TBB梯度大值区暴雨落区有很好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6.
7.
8.
9.
2019年4月8-9日我国华东地区发生一次暴雨过程,最强累积降水发生在安徽中南部,最大的24h累积降雨量超过70mm。此次强降雨过程受高空槽、低空急流、锋面系统和黄淮气旋共同影响。高空槽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在对流层低层形成锋面系统。西南低空急流将南海北部和太平洋西部大量水汽向北输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锋生附近产生明显水汽辐合,为强降雨过程提供有利水汽条件。这次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暴雨的发生主要与锋面抬升导致条件不稳定和条件对称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有关;而在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附近山地地区,地形强迫使西南急流抬升触发强降雨。 相似文献
10.
对山东2003年4月17-18日(以下简称4·17)和2008年4月20~21日(以下简称4·20)两次春季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环流形势对比分析表明,两次降水过程中500hPa具有相似的环流背景,但850hPa和地面具有不同的环流形势,低空急流的类型和切变线的位置不同以及地面是否形成气旋与这两次降水量级是密切相关;物理量参数对比分析表明,4·17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级别较4·20偏大偏强;雷达回波对比分析表明,4·17降水过程表现为积云层状云混合降水回波,并出现了逆风区,降水中伴有雷暴,而4·20降水过程表现为层状云降水回波,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预报山西春播期暴雨天气,更好地为农服务,文章根据天气学理论,利用常规探测资料、数值预报、多普勒雷达和FY-2E红外卫星等资料,对2014 年5 月9—11 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北涡南槽”和华北“东高西低” 形势是此次暴雨的有利环流背景,低空切变线和850hPa东南风急流是主要影响系统。中低层切变线激发的中低云系直接导致强降水的发生。地面辐合线提前1~2 h出现,对进行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有明显的参考意义。东西两路冷空气的对峙,地面辐合线的停滞;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垂直结构,使得上升运动持续加强;前期地面最高温度持续升高、低层暖湿平流的持续输送,均是强降水长时间持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成县气象站地面资料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3年6月19 ~21日成县暴雨-大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 ~ 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我国大陆地区反复西伸北抬东退,持续地引导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沿横断山脉北上,在青藏高原低值区形成冷暖空气的交替汇集;当缓慢东移南下的乌山槽底部较强冷空气到达青藏高原东部时,形成的不稳定能量开始释放,强降水过程开始;地面要素表现为持续数日的高湿(水汽压在22 hPa以上)、高温(气温在25℃左右徘徊)、低压(气压低于894 hPa).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充市2021年6月25—26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自动站、高空实况以及模式格点等资料进行暴雨成因分析,并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因副热带高压缓慢西进、500 hPa低值系统维持在盆地、低层有辐合系统配合而产生的以稳定性降水为主的降水过程。850 hPa盆地中部到东北部西南低涡、700 hPa低空急流、切变线的维持为此次暴雨天气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本次区域暴雨形成中热力作用不明显,但是由于具备其他条件,仍要考虑本地暴雨的预报。欧洲中心细网格风场预报对此次南充市东部的暴雨预报具有指示意义,西南区域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009年6月8~9日南沙区一次典型暖区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红外亮温(TBB)、风廓线仪资料等,对2009年6月8~9日南沙区一次典型暖区暴雨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进行分析,探讨此次暴雨的成因。[结果]此次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对流性质,降水强度大、分布不均、时效性短,大部分降水集中出现在5h内,且此次暖区暴雨过程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直接相关,是由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直接影响造成的。对流层高层辐散场起到了良好的抽吸作用,配合中低层500与850 hPa一致的西南与偏南流场在珠江三角洲附近辐合,为南沙区的暴雨提供了不稳定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流层散度、涡度及垂直速度场的有利配合以及较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南沙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及水汽保证;〈-3.0m/s的垂直速度反映了降水的开始,且垂直速度越小降水强度越强。[结论]该研究为今后此类暴雨预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央气象台台风定位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的路径、强度变化和导致浙江中北部暴雨的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菲特"近海西行的主要原因是高空槽后的高压脊东移叠加在副热带高压上,使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菲特"台风西移的过程中,强的上升运动位于台风中心北侧,为浙江中北部的暴雨提供了必要动力条件;水汽在浙江中北部的强辐合,为浙江中北部的暴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6—2016年三穗县地面气象观测站出现暴雨的降水资料,分析暴雨和大暴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结合运用小波分析三穗县暴雨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三穗县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近31年三穗县暴雨总日数为67 d,年平均暴雨总日数为2.23 d;三穗县共出现暴雨日数64 d、大暴雨3 d。近31年三穗县暴雨日数出现了低→高→低→低的波动变化,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出现最多,20世纪80年代和2010年后暴雨日数持平。三穗县暴雨多出现在4—9月,约占总暴雨日数的92.5%,集中出现在5—8月,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暴雨出现最少的为11月;三穗县出现大暴雨次数偏少,其中夏季出现频率较高。三穗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为高空槽、低涡、急流、中低空切变、地面冷锋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广州汛期暴雨的频数和强度及周期变化。[方法]利用1951~2010年广州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60年来广州市汛期暴雨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汛期暴雨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结果]近60年来,广州汛期暴雨量和暴雨日分别以6.23 mm/10a和0.27 d/10a的线性趋势增长,日数(雨量)最多的年份均为2001年,为15 d(1 085.7 mm),最少年份没有暴雨(1990年);广州汛期暴雨量和日数的年际变化均在近20年明显增多;前后汛期暴雨年代和年际变化均存在差异,前汛期趋势增多,后汛期趋势有微弱减少。广州汛期暴雨日数与年平均温度的正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系数为0.22,通过α=0.02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广州市前汛期暴雨总日数主要存在4.2年左右的年际和52.9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后汛期主要存在5.5年左右的年际和18.4年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结论]该研究为汛期降水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辽宁逐日降雨量、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1年7月29~31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降水主要发生在暖区、850 hPa切变附近。低空强烈的水汽辐合,300 hPa高空强盛辐散风场形成强烈的"抽吸作用";副高相对稳定,降水区移动缓慢,造成此次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严重。此次过程的水汽来源为南海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中的大量水汽沿偏南风输送到河套以东地区的低压中,该低压中水汽沿偏南气流输送到辽宁,辽宁位于水汽输送大值轴上,随着水汽输送大值轴东移,辽宁降水陆续结束。300 hPa流场分布呈分散形状,高层辐散有利于动力抽吸作用增强,使得次级环流加强,有利于低层上升运动的增强和维持。500 hPa高空槽对应的高空槽云系与850 hPa切变线对应的一条由尺度不是很大且较分散的对流云团的结合,在辽宁中部一带激发出强降水云团,导致该地区出现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