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播造林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优点,是在人工造林困难的地方进行造林绿化的一种好方法。我省自一九七九年开始飞播造林,飞播面积已达400万亩,目前成苗成林面积120万亩。但由于飞播林面积集中,多是针叶林,易发生森林火灾。我省卢氏、栾川、西峡  相似文献   

2.
安康市汉滨区的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春季文武山播区,在飞播造林成功实施后,全区的飞播造林工程掀开了新的一页.从1969年春季飞播至今,累计完成飞播造林47个播区135.8万亩,成林保存面积为49.0万亩,造林保存率占作业面积36.1%,占有效面积45.3%,超过了国家规定成林保存面积占作业面积30%的标准.目前累积完成投资2206万元,地方群众投工100多万个.  相似文献   

3.
我区飞播造林自1961年在全区推广应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飞播造林遍及15个地(市),74个县,58个国营林场,共计1836个飞播区。到1994年,全区飞播造林有效面积5895.2万亩,成效(苗)面积2374.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5498万立方米。其中成熟林80.4万亩,近熟林459.6万亩,中龄林375.6万亩,幼龄林1191.4万亩,未成林267.6万亩。飞播林面积占全区用材林面积的37.6%,蓄积量占35.8%;按现有飞播林立木总蓄积量5498万立方米概算,可出材2749万立方米(按出材率50%计),总价值54.98亿元(以200元/立方米计),相当于飞播造林直接投资1.6亿元的34.36倍。飞播林已成为我区新型用材林基地和松脂基地,产生着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南宁地区自1961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1983年调查,成林面积162.52万亩,中、近熟林面积58.05万亩。连片5万亩以上的飞播林达73.73万亩,占飞播林总面积的45.4%。经过多年封山育林和经营活动,飞播林出现了树种更替,形成了针阔混交林。现将飞播林树种更替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飞播造林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能够在人工造林困难的地方进行造林绿化的一种好方法。河南省自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以来,飞播面积已达330万亩,目前成苗成林面积120万亩。但由于飞播林面积集中,多是针叶林,火险性大,易发生森林火灾。卢氏、栾川、西峡等地的飞播林近几年已相继发生火灾,许多飞播林正潜伏着很大的火灾隐患。若不引起重视,不切实加强预防措施,很有可能发生大的森林火灾,酿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对本省飞播林防火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意见。一、飞播林的特点和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1、林相单纯。我省飞播林95%以上是油松、马尾松等针叶林,都是幼林,树冠矮,枝叶含油脂。一遇火源,易燃烧蔓延。 2、密度大。飞播造林播种量大,形成的林分比较稠密,有些每亩株数高达八、九百株。树冠相连、  相似文献   

6.
宁强是陕西省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3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自1971年开始飞播以来,截至2009年底,累计飞播97个播区,飞播造林153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8.5万立方米。全县人工造林成林保存面积8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75.4%。飞播造林加快和促进了全县荒山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7.
从1971到1982年,宁强县先后飞播造林31.27万亩,由于加强了经营管理,成效较好。经检查评定,1971至1974年,飞播造林12.8万亩中,良好的有5.47万亩,占42.8%;合格的有3.17万亩,占24.9%;较差的有3.89万亩,占30.9%;失败的有2800亩,占2.1%。成林面积为6.7万多亩,占飞播面积的52.6%,已大部郁闭成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飞机播种造林始于1980年,19年来飞播造林135万亩,有效面积94.5万亩,成林面积35万余亩,总投资540多万元,主要飞播树种有油松、漆树和侧柏。 据对1985年以前的飞播造林成效调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北流县林业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发展势头较猛,造林绿化成效显著。1985年至1987年,连续三年飞播造林77万亩,有效面积69万亩,成效面积24.5万亩,占35%。1986年至1989年,人工造林36万亩,其中工程造林15万亩。有林面积从1985年的64.8万亩增加到147.1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程度从31%提高到69%,林木蓄积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我省飞播造林的发展从无到有,步伐由小到大,现在,每年以100—120万亩的速度向前迈进。截止1993年,飞播总面积1665万亩,成林成苗面积700多万亩,占飞播总面积42%,占宜播面积的56.6%。飞播造林为绿化三秦大地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现在成林成苗面积中,已建成了用材林基地550万亩,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150万亩。在秦巴  相似文献   

11.
飞播造林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陕西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58年,1969年首次飞播试验成功。此后,又进行了为期10年的扩大试验。从1980年起全省飞播造林转入正式生产阶段,每年以100—12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目前,全省飞播成林面积为70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个多百分点。商洛市连续31年飞播造林,面积达650万亩,已经郁闭成林280万亩,活立木蓄积700多万立方米。丹凤、山阳、商州三县(区)相邻的流岭两侧连片飞播林面积达110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飞播林基地。  相似文献   

12.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或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率高、机动性大、适应范围广和不误季节等特点,我国12亿亩宜林荒山中,适宜飞播造林的约4亿亩。我国自1958年在四川省西昌、凉山地区试验大面积飞播造林成功以来,全国已有23个省区的500个县、市采用飞播造林,累计飞播面积达1.8亿多亩,保存面积约7000多万亩,居世界首位;保存率约40%,占建国以来造林保存面积15%,其中5000多万亩已郁闭成林,2200多万  相似文献   

13.
商洛地区飞播造林始于1975年,截止目前,已在160个播区飞播造林450万亩,其中有效面积336.4万亩。据历次飞播成效调查,1991年以前飞播的成林面积为187万亩,其面积占到全区用材林面积的22.5%。  相似文献   

14.
容县宜林面积217万亩,有林面积130多万亩。年产松脂万吨,林产品和林副产品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税利占全县财政收入30%。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封、管、造、节、调,”五管齐下,恢复林果业。作出了《关于奋斗十年绿化全县的决定》三年来,全县人工造林22万亩,飞播造林有效面积46万亩,封山育林76万亩。林政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有效地  相似文献   

15.
宜川县自1976年以来共飞播造林23万余亩,多处于天然次生林区。为了进一步调查了解次生林区飞播效果,掌握其生长规律,并为确定飞播幼林的抚育措施提供依据,进行了飞播幼林的抽样调查。一、播区概况飞播造林区主要分布在县西部林区,甘义沟、圪背岭、椿树沟、海洲原一带。播区特点是梢林面积大,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为640毫米,交通方便,人口稀少。飞播造林面积累计达23万余亩,其中有效面积占89.1%。有林地、灌木林地占75%。二、调查方法调查依飞播年限,按照荒山、疏林、密林不同立地条件采取随机抽样设点的方法进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的飞播造林截止2007年,全省已累计完成飞播造林面积3087万亩(宜播面积),成苗成林面积1485万亩,成苗成林面积率48.1%.早期的飞播林大部分已进人中、幼龄林的生长高峰期,林木生长迅速,分化激烈,高密度林分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急待进行抚育间伐.目前,全省急待抚育间伐的飞播林约6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张邦颖 《中国林业》2010,(15):36-36
陕西省西乡县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示范县,1989年~1998年,全县累计完成长防林造林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9万亩,飞播造林24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累计成林面积36.1万亩,占全县森林资源总面积15.4%。目前,长防林已先后进入中幼林阶段,但受地方财力等影响,长防林始终缺乏有效经营,林木分化严重,蓄积增长缓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森林经济、生态及碳汇等功能发挥。因此,探索和加强长防林的经营,科学培育森林,  相似文献   

18.
<正> 1961—1985年,广西马尾松飞机播种造林经历了初试、扩大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三个阶段,全区实播有效面积为3,661.44万亩,其中1969—1985年的推广面积达3,198.10万亩,占全区宜播面积的46%。飞播造林保存面积为1,185.95万亩,保存率为32.4%,使广西森林覆盖率净增3.4%。广西飞播造林取得了十分  相似文献   

19.
汉中地区飞机播种造林工作,从1971年开始,24年共投资1477万多元,在9个县206个播区的475万多亩荒山野岭上,动用飞机2400余架次,共撒播9种树种275万多kg,已经成林、成苗和可望成林的面积190万亩,占飞插总面积的40%,占飞播有效面积的58%,是全省飞播造林面积最大、成效最好的地区之一。初步估算,现有林生长蓄积总价值在3亿元以上,超过总投资的20倍。大面积的飞播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栾川县坚持不懈地进行飞播造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县已有12个乡镇102个行政村飞播造林85万亩,其中有效面积73万亩,成林面积55万亩,全县森林面积比飞播前的1978年净增21.2%,森林覆盖率提高14个百分点。飞播造林对三川、冷水、叫河、陶湾等海拔高、交通不便、荒山面积大、缺少劳力、经济贫困、人工造林困难的乡镇,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飞播成林面积占同期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成林面积的80%以上,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