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农业土地利用是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可持续发展农业土地利用的评价有利于指导这一战略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土地利用包括农业土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农业土地永续利用两个方面。研究可持续发展农业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农业土地永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具有动态性、地域性、服务又服从于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论评价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建立了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程及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中居于承东启西、协调东西关系的重要战略地位,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对于西部大于发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全面分析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本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出了包括高级综合指标、基本指标和元素指标3个类型的层次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框架、熵技术支持下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以及用于黄土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信息的迅速传播,农业网站利用现代技术服务"三农"、推动产业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标志。通过对当前农业网站建设情况的分析,结合农业行业特点,总结了开展农业网站评价的方法与原则,提出了一套适合农业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廊坊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自然禀赋相似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该文以廊坊市为研究区域,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集约程度、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接受性方面选取了18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指标权重,以综合指标法得出了8个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分,并运用ArcGI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廊坊市土地利用总体水平较低,各县域间差异显著,生态安全成为发展较快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制约因素;从空间上看,区位因素对土地利用影响极为显著,廊坊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从北向南为逐渐降低趋势,南北两端形成极大极差,土地可持续利用呈现极不平衡状态。廊坊市土地利用受京津地区影响显著,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发展南部地区,以平衡南北地区发展间差异。  相似文献   

6.
农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工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水和畜禽养殖场废水无害化处理典型技术模式进行评价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农业废水处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和运行状况评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比较吻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县域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内涵,以县域的经济-能源-生态复合大系统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为总体目标,提出了农村能源系统的效益、效率、发展变化率、系统协调度、发展潜力和农村能源系统支撑体系等评价指标,建立了县域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其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和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梦洁  赵其国 《土壤》2000,32(3):135-139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但是近年来其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如何协调农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采用区域PRESD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长江三解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长江三角发洲面积。较大,其农业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首先选取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价因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4个城市的农业发展类型加以划分,再从中先取典型城市逐一研究。通过对典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旅游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提出农业生态旅游地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 ,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农业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 3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利用该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泰山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实验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建立了石家庄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石家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较高,但区域性差异非常明显,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石家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地利用信息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合考虑强调人为活动影响的生态足迹与强调自然资源影响的生态服务价值2种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信息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以江西省为例,遥感解译得到1990、2000、2008年 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以土地利用/覆盖为主要数据,结合其它辅助数据,分别计算了江西省3个时期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服务价值;以生态足迹与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结果为基础数据,构建了基于土地利用信息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评价了江西省3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江西省虽然从自然资源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上看仍然处于良好状态,但是人为活动扰动已经在向不可持续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评估显示了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的不利趋势。原因在于江西省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加速率较生态赤字慢,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地受人为活动影响。该研究可为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广西石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I.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宝清  任东明 《山地研究》1998,16(2):136-139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广西石山区的实际,为欠发达地区制定出一套典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指标体系的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基础上,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化投入、资源循环再利用及资源环境安全等4个类指标共18个操作化指标.并对河北省1991~2005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整体水平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农业产出水平提高的拉动;农业投入水平是最主要制约因素;资源循环再利用水平多年徘徊不前;农业资源环境安全基本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设计中通过进行以经济价值为表征的自然资源持续性评价,有利于变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能力。对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集中分析,并以资源折旧法对拜泉县试验小区数据进行了运算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区域农业资源持续与高效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红黄壤地区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指标评价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区域内中低产地区22个典型县进行评价表明,红黄壤地区协调好农业资源利用的持续性和高效性对实现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提升城镇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了基于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城镇可持续发展模型.将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分为可持续发展型、趋近可持续发展型、趋近不可持续发展型、不可持续发展型4个类型.通过对新疆北疆铁路沿线15个城镇土地利用特点和现状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区城镇土地利用目前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的结论.从土地利用集约化利用角度提出了城镇可持续发展措施:即健全完善包括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在内的土地保护机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引导城镇扩张;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布局;防治并举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东南红壤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针对东南红壤丘陵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区域PRESD系统构型方法对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子系统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1988~1996年间的农业发展可持续程度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此前利用遥感等手段取得的评价结果对比,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以及红壤地区农业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障碍--水土流失问题,并因此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该研究以北京顺义区为例,分析农业土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在DPSIR框架下设计25个指标,系统评价1991-2002年间农业土地资源“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指数的时空特征。时间变化上,顺义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和“压力”逐步增强;系统的“状态”和“影响”呈不规则下降趋势;“响应”水平在2000年以前变化平稳,之后快速上升。空间分布上,“驱动力”高值区分布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压力”高值区分布在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系统的“状态”和“影响”具有空间“互补”的特点,“响应”与“驱动力”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适度发展工业和城市,科学施肥与养殖、降低农业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调整种养结构,建立“节地、节水”型农业,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和提高农业土地经济产出是提高农地资源持续利用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一系列不合理活动最终将导致农业环境灾害,其通过污染的农业环境而作用于植物、动物直至危害于人类。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环境灾害进行科学性的技术评价,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这是预测、防治农业环境灾害的基础,也为制定防灾、抗灾、救灾、减灾及灾后重建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正确开展农业环境灾害评价的关键在于确定科学的评价技术程序,建立适宜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莱西市总人口72.11万人,拥有农业人口61.58万人,是一个荣获经济实力全国百强县(市)、全国科技推广先进市、为民服务代理中心率先推广的先进市、首批省级文明城市称号的市,又是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市)之一,莱西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县(市),加上耕地逐年减少,地力下降,土地污染和旱涝灾害严重,因此,我市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土地资源的利用对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