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感物质对土壤硝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4种化感物质硝化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感物质能减少NH^+4向NO3^-氧化,且高浓度比低浓度效果显著。4种化感物质的硝化抑制顺序为:阿巍〉对叔丁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不同的温度和肥料可影响化感物质的硝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了5种氮肥对铅锌矿尾矿污染区土壤中Pb、Zn、Cd和Cu溶出的影响,讨论了它们对重金属溶出的机制,结合盆栽试验中水稻幼苗吸收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氮肥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溶出有不同影响,且与氮肥的浓度有关。其中NH4HCO3,(NH4)2HPO4对Zn和Cu的溶出,NH4Cl和(NH4)2HPO4对Cd的溶出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10^-2mol/L的(NH4)2HPO4,NH4HCO3  相似文献   

3.
红壤土柱中营养元素的淋失:Ⅱ.NH4-N和NO3-N的淋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仁芳  赵其国 《土壤》1995,27(4):178-181
在实验室用土柱对发育于红砂岩的红壤进行了NH4-N、NO3-N淋失的研究,不同处理的土柱每天用蠕动泵从土柱顶端加去离子水120ml,持续92天,结果表明,对照处理的NH4-N、NO3-N淋失量均很低,并以NO3-N略高。施用尿素后,NH4-N和NO3-N淋失均有一定的增加,但NH4-N的淋失量增加较多,Multiple(多种肥料的混合)处理的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KNO3处理的,NO-N淋失很快,淋  相似文献   

4.
氮素在紫色土中的迁移及小麦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品种的氮肥(尿素、氯化铵)在紫色土中的迁移与小麦吸N试验在池内进行。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期中,淋溶的N以NO3-N为主,且主要分布在40-60cm深度、并随时间的延伸而下移。氮肥施用量的啬提高了NO3-N淋深量,但小麦吸氮却反而下降,且产量并无显著提高。NH4CL处理者的NO3-N淋溶量较尿素处理者低,且小麦的产量提高了,对N素的利用率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5.
土壤硝化作用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9种土壤硝化过程中NO2^-的累积能力和NO2^-在不同土壤中的稳定性,并在3种代表性土壤上检测了NO2^-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红壤和黄棕壤在所有施氨(NH4^+-N)水平下均未出现NO2^-的累积;但砂姜黑土、潮土、滨海盐士、潮棕壤、褐土、灌漠土和灰钙土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NO2^-累积,且随着施NH4^+-N水平提高而增加NO3^-在红壤和黄棕壤中的累积与施NH4^+-N水平无关,但在其它7种pH大于7的土壤中的累积受到浓度NH4^+的抑制。此外,试验还表明,NO2^-在红壤和黄棕壤中不稳定,但在其它7种土壤中相当稳定。土壤硝化过程中产生NO2^-累积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滤纸污染对土壤NH^_4-N,NO-3-N,PO^3-4-P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定量滤纸NO^-3-N和PO^3-4-P含量低,定性滤纸NO^-3-N和PO^3-4-P含量高,而NH^+4-N则相反,定量滤红的含量远远高于定性滤纸。用浸提剂处理滤纸和做滤纸空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因滤纸污染而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施NO3和NH4与植物抗盐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植物吸收、同化NO3和NH4情况以及施NO3和施NH4影响植物碳素代谢、多胺积累的不同效应作了综合评述。讨论了施NO3和施NH4引起的生理生化差异与植物抗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水稻根际硝化作用的生态与生物反硝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永娴  李玉祥  彭春华  江曙 《土壤》1996,28(3):123-127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稻田及不同NH4^+浓度等生态因子对水稻根际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乌栅土的硝化细菌、硝化强度以及反硝化细菌、反硝化强度均大于黄泥土;过高浓度(40mgN/100g干土)的NH4^+-N会抑制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降低了硝化活性,造成NH4^+、NO2^-、NO3^-的积累,这对微生物及水稻的生长发育均不利,甚至还会造成农田、水域等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西洋参对不同氮源N的吸收利用和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栽培和水培养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1、3、4年生西洋参吸收利用NH4^+和NO3^-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西洋参从芽苞萌动到叶片展开即可吸收肥料N,并表现出喜铵现象,两种栽培条件下,植株对NH4^+的吸收量比对NO3^-的吸收可高出1倍以上,而且此时肥料N在茎叶中的分布高于在根中的分布;在根生长时期,植株对两种形态的肥料N均能很好地吸收利用,此时肥料N在根中的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我国典型3种可变电荷土壤和4种恒电荷土壤在陪伴阳离子分别为K十、Na十、Ca2+时和1mmolL-1KC1、K2SO4支持电解质中NO3-的吸附。结果表明,NO3-吸附量随pH的增加而减小。在添加相同浓度NO3-时,3种可变电荷土壤对NO3-的吸附量顺序为Ca(NO3)2> KNO3>NaNO3>KNO3十KCI>KNO3+K2SO4;在初始NO3-浓度0.5-5mmolL-1的范围内,吸附量随浓度变化的关系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式.由此求出与NO3-吸附结合能有关的常数(K)在不同共存离子存在下数值较小且差异不大,因此认为不同陪伴阳离子和不同伴随阴离子对NO3-吸附的电性机理影响不大,只是改变了土壤表面的正电荷数量从而使吸附量发生变化。4种恒电荷土壤对NO3-的吸附量通常很小,其中在Ca(NO3)2介质中较在其他介质中稍大,最大吸附量仅为1.5~mmol kg-1左右,约为可变电荷土壤的1/10,且在浓度较低时常观察到负吸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几类聚合物(中性、阴离子型和两性型)对土壤吸附4种含肥料元素的离子(NH^+4、NO^-3、K^+、PO^3-4)和土壤肥料抗淋溶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中性和两性型聚合物能增加土壤对4种离子的吸附量,并提高土壤含肥料元素离子的抗淋溶作用,随中性和两性型聚合物施用量的增大,土壤对4种离子的吸附量和抗淋溶作用增加;阴离子型聚合物增加土壤对NH^+4和K^+的吸附量及其抗淋溶作用,降低土壤对NO^  相似文献   

12.
植物材料含碘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是世界碘缺乏区之一,对土壤和植株中的碘含量的调查显得特别重要。土壤和植株中的低含量碘(μg和ng水平)可根据SANDELL-KOLTHOFF反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原理是在碘催化下As(Ⅲ)将Ce(Ⅲ)还原。该反应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温度,也受离子(如Cl^-、NO2^-、SCN^-、Fe^2+、BrO3^-、MnO4^-、Ag^+、CN^-、Hg^+)和金属(如Os)的影响。加入KOH和Z  相似文献   

13.
水稻氨基酸态氮营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吴良欢  陶勤南 《土壤学报》2000,37(4):464-473
在^15无菌水培试验条件下水稻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的营养效应及其氮营养贡献,氨基酸态氮的同化机理等问题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等氮量(10mg/L)无菌水培51天后,甘氨酸态氮(Gly-N)单施或与硫酸铵态氮(NH4^+-N)配施处理的干物重、吸氮量均大于硫酸铵态氮单施处理;Gly-N对水稻干物重及吸氮量的促进作用大于NH4^+-N;Gly-N与NH4^+-N配施条件下,以吸氮总量为基础计算的Gly-N氮营养贡献率可达55.66%。采用Gly-N培养的籼、粳稻整株谷草转氨酸GOT、谷丙转氨酶GPT及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大于NH4^+-N,且根中GOT和GPT活性、叶中GDH活性明显高于相同部位NH4^+-N培养的水稻。水稻GOT、GPT及GDH活性受对应底物谷氨酸(Glu)营养的促进。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植物有效锰的形态分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种方法测定土壤有效态锰含量,并加以比较和评价,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土壤有效锰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种顺序浸提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土壤的供锰状况,锰组分及其相应浸提剂为:易溶态锰(0.05ml/LCa(NO3)2)提取、弱吸附态锰(pH8.5,CaDTPA-B4O7)、碳酸盐束缚态锰(石灰性土壤,用1.6mol/LHNO3快速浸提)或专性吸附态锰(非石灰性土壤,用1.6mol/LHNO3快速浸提)或专性吸附态锰(非石灰性土壤,pH4.4,0.05mol/LCa(NO3)2+0.05mol/LCu(NO3)2提取)和氧化锰(pH2.0,0.1mol/LNH2OH.HCl)。由盆栽试验辣椒吸收的锰与土壤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易溶态锰是植物最易吸收的锰,其回归方程为:Y=-14.409+21.658X,r=0.  相似文献   

15.
过去10a的各种研究表明,在克罗拉多州中南部SLV的某些区域,地下水的NO3--N的质量浓度都超过饮用水标准(10mg/L)。利用NLEAP模型模拟莴苣—冬季覆盖作物—马铃薯轮作对水质的保护效果。冬季覆盖作物提高了该轮作系统中的氮利用率η(N)。莴苣—早种冬季覆盖作物—马铃薯轮作可吸收利用每45kg有效氮中的31kg,而莴苣—晚种冬季覆盖作物—马铃薯只能吸收21kg,莴苣—马铃薯仅吸收19kg。早种的冬季覆盖作物将NO3--N固定于覆盖作物的生物体内和根区中,提高了η(N),减少了马铃薯生育期的氮淋溶。新版本NLEAP12可作为技术转接工具来预测冬季覆盖作物对土壤中氮动态和水质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化感物质阿魏酸(FA)、苯甲醛(BH)、4-对叔丁基苯甲酸(4-BA)对小麦幼苗吸收NO3-N和NH4-N的影响 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对NO3-N和NH4-N吸收随化感物质浓度增大而逐渐降低。15d时在高浓度(0.5g/L)化感物质下小麦幼苗对NO3-N吸收,FA、BH、4-BA处理分别为对照的58%、5O%、53%;对NH4-N的吸收分别为对照的42%、19%、33%。对NH4-N 吸收的抑制作用太于对NO3-N吸收的抑制。化感物质对小麦幼苗吸收氮(N)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麦幼苗生长的前15d,30d时各浓度化感作用强度均大为减弱。  相似文献   

17.
运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莴笋生长期间三种紫色土中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变化因处理光照的强弱而有所不同,光照增强时,土壤中NH4^+-N含量下降速度较快,光照较弱时则下降速度相对较慢;NO3^-N含量的变化亦因光照强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其同时也决定于土壤中NH4^+-N的含量;三种紫色土相互比较,NH4^+-N和NO3^-N含量的变幅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大小与土壤  相似文献   

18.
黑麦有机氮在土壤中矿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黑麦(休闲作物)与土壤混合在含水量为12%及不同温度(0,4,10和20℃)培养下其有机N的太化,结果,有机N的矿化极大地受温度的影响。在20℃温度下培养15周后,约有80%的黑麦有机N被矿化。试验后期,矿化的NO3-N从土壤中大量损失,这可能是由化硝化作用造成的,同时,矿化N形态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也随高温度升高而加强。仅在低温条件下,NH4-N能在土壤中积累。  相似文献   

19.
《土壤学进展》1994,22(2):49-51
在温室粉壤土进行了两个烟草试验,以确定土壤酸度、氮肥种类及磷素对烟草的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NH4^+可使根际pH降低0.4~0.6,而NO3^3则使pH升高,但升高值不足00.1。施NH4^+后的烟草其早期生生慢于施NO3^-的烟草。在第一个试验中,烟草体内的磷不受氮肥种类的影响。而在第二个试验中,不论是否施磷,施入NH4^+均提高了烟草体内磷的深度及其生物量。烟草体内磷的浓度主  相似文献   

20.
影响菜豆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因素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人工气候室中,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并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铁的供应状况,两种形态氮素(NO^-3-N和NH^+4-N)及叶处遮光对菜豆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有关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铁的缺乏有利于累积在根和初生叶中的铁身新生组织中转移,铁的再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无论有缺铁还供铁条件下,NH^+4-N的供应使得菜豆新叶中活性铁含量、新叶叶绿素含量及体内铁的再利用效率都明显高于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