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林业碳汇管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灵活机制,以促进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内率先采取行动来缓解气候变暖趋势。其中,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选择。文章介绍了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我国森林碳汇的重要贡献,分析了在我国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利弊,提出了我国林业碳汇管理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CDM林业碳汇项目的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灵活机制,以促进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内率先采取行动来缓解气候变暖趋势。其中,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选择。文章介绍了林业碳汇项目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国内外对林碳汇概念的不同表述,分析了在我国对林业碳汇政策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林业碳汇管理政策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方 《广西林业》2006,(5):42-44
2006年6月30日,广西与生物碳基金托管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签订了《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购买协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实施,也标志着全球第一个按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则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落户广西。该项目主要通过促进珠江流域地区的再造林活动,探索和示范与碳汇有关的技术和方法。该项目实施后,到2035年将固定二氧化碳77万吨。按购买协议,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将向项目购买220万美元的碳汇。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审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4.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因其能够消耗、吸收、固定和储存CO2,而成为碳汇的主体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1997年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京都议定书》,并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同意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碳汇项目纳入清洁发展机制,这就是说,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造林,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来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对我国开展的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优势和前景,并探讨了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05,(3):1-1
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目的的《京都议定书》2月16日正式生效。由我国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根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相关规定而签署的合作造林项目——“中国东北部熬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近期将正式实施。《京都议定书》是一部限制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目前,已有141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批准了议定书。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16日,随着《京都议定书》在全球正式生效,碳汇一词也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视野。所谓碳汇,通俗地说就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碳汇是森林与生俱来的众多功能之一。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启动,碳交易作为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一种企业减排的措施,渐渐开始浮出水面。《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或增汇项目获得减排指标,用于履行其在《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减排额。这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为发达国家提供了一种低于其国内减排成本的减排途径,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森林除了以往的林产品、木材产品这些可见的实物外,它的不可见的“碳汇”功能也可以换钱。换句话说,不要你的产品,不要你的木材,只要你的树木能正常呼吸,就有人为此买单。听起来真有点天上掉馅饼的味道。当然,这个“馅饼”吃到嘴并不容易。现在距离《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08年到2012年已经为时不远,国际社会留给我们开展项目的时间并不多,加上实施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规则和程序都比较复杂,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并不具备良好的实施能力,该项目的实施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但毕竟,碳汇项目的启动,为我国林业投、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为我国第二承诺期的碳汇交易打好了基础。积极参与碳汇的研究和探索,为林业拓展外部空间,是我国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7.
全球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落户广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第一个按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则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落户广西。6月30日广西环江县兴林营林有限责任公司与生物碳基金托管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签订了《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购买协议,标志着《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共和国环境和国土资源部根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 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相关规定而签署的合作造林项目——“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近期将正式实施。计划5年投资1300万元,完成沙地造林4郾5万亩。“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是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第一个“碳汇”造林项目。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共和国环境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在里约公约协同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中确定,在第一个有效期的5年时间每投资15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万元,其中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  相似文献   

9.
林业碳汇     
《绿化与生活》2009,(6):53-53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也是亭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林业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暖最有效的措施而成为国际社会日益聚焦的热点。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承认森林碳汇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绿色短波     
正全球首个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再获核证2019年8月底,从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获悉,广西实施的"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碳减排量再次获核证签发。碳减排量为31.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由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全部购买,碳汇交易额可达138.57万美元。该项目于2006年在环江和苍梧县实施,累计造林3100公顷。该项目是首个《京都议定书》正式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关注的焦点,《京都议定书》为各国制订了减排标准。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手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减少排放源,二是增加吸收汇。森林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借助CDM项目中的林业碳汇项目来完成减排承诺。而这些项目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这就为发展中国家林业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共和国环境和国土资源部根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相关规定而签署的合作造林项目——“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近期将正式实施。计划5年投资1300万元,完成沙地造林4.5万亩。  相似文献   

13.
林业碳汇项目及其在中国发展潜力浅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作为陆地碳吸收的主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1年《波恩政治协议》和《马拉喀什协定》已同意将造林、再造林项目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文中通过对世界各地已经开展的林业碳汇试点项目进行典型性案例研究,分析了林业碳汇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证明了林业碳汇项目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项目的特殊要求.根据国际规则和中国林业发展现状,依据1990年以来无林地状况、林木生长率、造林成本、生物多样性状况等指标,综合评价确定适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5.
<正>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2005年2月16日,伴随着《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温室气体减排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林业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在京都议定书中具有特殊地位。但是由于林业碳汇项目的方法学复杂、开发成  相似文献   

16.
森林的碳汇作用十分明显.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承认森林碳汇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将项目产生的碳汇额度用于抵消其国内的减排指标。与直接减排措施相比,通过林业碳汇措施来实现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与固定,不仅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获得巨大的综合效益.而且操作成本低、易施行,是目前应对气候变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16~19日,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在浙江林学院举办了“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研讨会和培训班。这是中国政府核准《京都议定书》后国家林业局首次在行业内进行的关于森林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以及“碳基金”、“碳交易”、“碳汇”等问题的研讨交流。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魏殿生先生。记者:魏司长,在我国政府核准《京都议定书》后国家林业局随即就“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举办了研讨会和培训班,请您谈谈其意义和效果。魏司长: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全球气候变化,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这就是低碳理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惟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将完成第一承诺期。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实行和一二期之间的无隙连接问题,成为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两大阵营围绕《京都议定书》的未来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中,相关分歧不但没有弥合,反而逐渐扩大。拒绝《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就等于扼杀了至今惟一有效的国际气候条约。现在距离第一承诺期截止日期,只剩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么短的时间要弥合这种扩大了的分歧,困难重重。而未来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路将走向何方?似乎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一直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变化与能源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气候和能源项目官员昂莉女士,以亲身经历和自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为我们解读了《京都议定书》未来的命运。这也许只是一家之言,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灵魂深处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从未有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际社会在共同的利益和责任的驱动下,积极寻求应对之策。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参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了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在《京都议定书》签订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