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栽培容易,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是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种类。由于平菇生性喜低温,在春秋季栽培易管理,产量高。但近年来,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的农户越来越多,然而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常出现的问题及防治办法综述如下: (一)菌丝吃料、长势正常,但开袋后大量产生气生菌丝,如遇空气稍干燥,菌丝倒伏结成菌皮,长时间不  相似文献   

2.
在平菇栽培中经常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影响平菇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菇农的损失。了解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止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将平菇栽培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与预防措施予以总结,以期为菇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平菇出菇期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等原因,在出菇时常出现许多问题,影响商品质量和产量。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现将平菇出菇期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强 《蔬菜》1995,(2):38-39
高产栽培平菇成功的几个关键741001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高强平菇是我国各地的主栽食用菌,但生产上往往由于不能综合考虑,获得高产稳产却并不容易,常出现减产,甚至绝收而导致生产上的失败,影响了平菇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平菇栽培受到限制。笔者经长期生产实践,现...  相似文献   

5.
2013年春节过后一个月(主要指2月15日-3月20日)的时间内,河南新乡市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品种--平菇,出现了平菇栽培有史以来平菇产品市场批发价格大跌(从年前的批发价格5~6元/kg跌至年后的0.4~0.6元/kg)现象,产品价格明显低于生产成本,突破了部分平菇栽培户的心理防线,严重挫伤了菇农生产积极性,个别栽培户甚至出现放弃管理念头。为此,笔者针对平菇价格大跌原因进行大量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迅速 ,已成为菜蓝子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为出口创汇的一条渠道。但平菇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如培养料灭菌、发菌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解决 ,直接影响菇农栽培平菇的积极性 ,影响平菇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指导菇农栽培平菇的实践所积累的经验 ,对栽培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浅析如下。1 培养料灭菌对培养料进行灭菌主要目的是防治霉菌的污染 ,提高栽培的成功率。灭菌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常压连续灭菌 ;常压间歇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 ;发酵灭菌。采用前三种方法灭菌的培养料要求在严格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市有些菇农因在平菇栽培料中加了一定量的磷酸氢二铵后,菌丝普遍生长缓慢细弱无力,有的后期便死亡,污染率很高,损失惨重。笔者随即就此问题进行试验,找到了危害菌丝生长就是栽培料中加了磷酸氢二铵。下面就谈谈其危害原因及补救措施。 (一)原因分析 平菇栽培料中一般要加入1%~2%的磷肥,这里的磷肥是指过磷酸钙,而有些菇农认为是磷酸氢二铵。为调整栽培料的PH值,平菇栽培料  相似文献   

8.
平菇生料栽培中很容易发生杂菌污染,主要是一些竞争性杂菌,如木霉、青霉、毛霉和根霉等最为常见。目前,有不少防治杂菌污染的方法报道,但是在栽培过程中一旦出现杂菌污染,无论是采用  相似文献   

9.
夏初,随着气温迅速升高,干热风肆虐,平菇菇房管理条件和培养料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北方地区极易出现幼菇大面积萎缩、死亡的现象,甚或引起霉菌或虫害大发生的,严重影响了平菇的产量和栽培效益。对此,笔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食用菌栽培中的经验教训,对夏初平菇栽培中死菇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峰  赵建选 《食用菌》2011,33(3):42-43
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平菇生产种植规模最大、最集中区,常年种植平菇约2亿袋,是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平菇主要供应基地。近年来,在平菇常规栽培规模最大、最集中、最合适季节(在秋、冬季节),由于气温不正常、温度偏高、以及平菇栽培技术普及不够等原因,出现了菌袋大面积感染霉菌现象,个别栽培户栽培成功率只有20%~30%,  相似文献   

11.
平菇以其适应性强,容易栽培而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食用菌之一,充实了菜篮子工程,解决市场蔬菜淡季供应,但在平菇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使菇体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而发生子实体的畸形怪状生理性病害,既严重影响产量,又降低了商品价值.使栽培者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就应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防  相似文献   

12.
平菇栽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安阳县韩陵乡的平菇栽培已近20年,现已发展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和奖励。但部分农户因在栽培中出现一些问题,造成平菇减产10%~30%,严重的还须重新处理培养料和再次播种。笔者现针对多年从事平菇栽培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总结,供广大菇农参考。1发菌期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1发菌期易出现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平菇播种后2~3d(天)就可以看到菌丝大量萌发,并向四周蔓延伸展。但有的会出现菌丝不萌发、  相似文献   

13.
陶陶  刘志 《食用菌》2001,23(2):42-42
平菇的栽培只要避开高温季节,菌种的出菇温度(温型)与环境温度相符,栽培成功的把握性很大,但是,如果栽培过程中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则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避免失败,减少损失,确保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笔者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芜湖周边菇农的调查,将平菇栽培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阐述平菇夏季栽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温度、湿度、杂菌污染等。明确平菇夏种的相关菌株和菌料的选配及稳产高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鬼伞是高温季节栽培平菇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类竞争性杂菌 ,轻则造成平菇减产 ,重则导致栽培全面失败 ,是早秋栽培平菇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因此 ,了解鬼伞的生长特性及发生原因 ,掌握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 ,是提高平菇栽培成功率的关键。1 鬼伞发生的种类及其生长特性1 1 发生种类 平菇栽培期经常发生的有长根鬼伞、墨汁鬼伞、粪鬼伞以及毛头鬼伞等 4种。1 2 生长特性 鬼伞属腐生菌 ,喜高温、高湿、高氮源的环境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 8~ 32℃ ,喜偏酸性环境。鬼伞发生时 ,首先在培养料表面出现细弱、灰白色的菌丝 ,生长非常迅…  相似文献   

16.
平菇栽培中的污染防控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平菇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平菇高产、稳产的一种限制因素,很多的老菇区因此已经不敢再进行平菇的大量生产,给广大食用菌栽培者经济上造成了很大损失。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对平菇栽培污染的原因和污染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有意尝试,现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规范栽培技术提高早秋平菇栽培成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平菇已成为河南省新乡市一个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单辉县市每年秋季栽培平菇规模就在1.5万个塑料大棚(320~360 m2/棚)以上,投料约在3.6亿kg,但辉县市的平菇栽培主要集中于秋冬季,主要供应秋、冬和春季市场,受暖冬气候影响,每年11-12月和第二年的2-3月都会出现一个低价期,严重影响栽培者效益.为了延长平菇供应季节、提高平菇栽培者效益,笔者积极推广平菇栽培技术,但由于平菇早秋栽培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秋冬栽培技术,菇农沿用秋冬栽培技术往往会出现栽培失败现象.为此,笔者提出“十项措施”规范平菇早秋栽培技术,严格栽培技术要领,保证平菇早秋栽培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袋式立体栽培平菇是目前我国平菇栽培的主要形式,从菌袋制作到出菇的发菌期管理,是决定平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现就袋栽平菇发菌期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简述如下:1)播种后菌种萌发慢,菌丝生长缓慢、长势差。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①菌种退化,菌龄长。②播种量少,菌种块小且分散,菌丝损伤后愈合慢。③料内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袋内缺氧。④培养料的pH值不适。主要对策:①菌种从母种开始控制转管代数,从分离得到的母种到生产母种不能超过三代。严禁原种—原种、栽培种—栽培种的扩繁方式。栽培种满袋后存放时间不能过长,菌龄以不…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平菇菌种,栽培一段时间后容易引起退化,抗逆能力差,给生产者造成减产或绝收。因此,我们于一九八五年以来开始对野生平菇的菌株进行驯化筛选工作,以便从中选育出适应性强、抗病、抗杂菌、适应各种袋料栽培的西兰1号新平菇菌种。经过栽培试验,所出的菇形状、味道都和野生平菇一样,尤其是产量高于一般平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地区普遍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平菇和金针菇,由于金针菇生产周期短,其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也比平菇弱,生产结束,其培养基中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机成分,容易滋生害虫,不便于还田作有机肥,造成金针菇废料堆积闲置。为找出一条合理利用金针菇废料的途径,特设置用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的试验。平菇菌丝在金针菇废料含量不同各培养基中都能生长,且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与金针菇废料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以金针菇废料与棉籽壳的配比为3∶7的培养基中,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表现为最好,超过了不含金针菇废料的对照组,所以,含适当比例金针菇废料的培养基可以用来栽培平菇,即降低平菇栽培的成本以产生经济效益,又由于平菇分解培养基比较彻底,废料可直接还田以产生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