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中地区培育油菜壮苗的传统措施是采用早播、稀植、控肥、调水等技术[1],但由于早播病虫危害重[2],播量难控制,雨水难预防等原因,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壮苗的效果参差不齐.易出现高脚苗、弱苗,苗体素质弱,影响产量,遇到严重冻害年份甚至绝收.近年来推广3叶期增喷多效唑矮化植株、培育壮苗,但由于农户种植规模小,一般苗床面积仅200m2左右,加上多效唑用量仅750g/hm2,不易掌握.本研究旨在探索油菜壮秧剂在油菜苗床上的应用效果,以简化育苗程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问: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克,加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毫升,另加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克,浸50公斤稻种,效果如何,还需要加别的药吗?浸50公斤种子需加水多少公斤?答:浸50公斤稻种一般需加水60~70公斤,氰烯菌酯用量是正好的,多效唑最好不用,吡蚜酮适当使用也是可以的。为防治干尖线虫病,最好再加杀螟丹纯药15克左右。问:水稻秧苗在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吡嘧磺隆纯药亩用量分别是多少?答:可以分别每亩用吡嘧磺隆纯药1.5克和2克。  相似文献   

3.
1985年牟平县宁海镇农民隋卓丰承包了一块春花生地用地膜法获得了丰产,县科委和农牧局对其中的1.1亩进行了验收,实测亩产为624.2公斤。共做法是:地块为多年没有种过花生的沙壤地,冬前深耕30厘米,播前结合复耕,亩施土杂肥2吨,并及时耙耢。起垄时亩施土杂肥3吨,硫酸铵50公斤,过磷酸钙6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混合均匀后沟施。选用子粒饱满的一级海花1号  相似文献   

4.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协优507在含山县作一季稻栽培,一般油菜茬稻在4月25日前后播种,麦茬稻在5月5日前后播种为宜,采取旱育稀植,苗床每20~25m2播干稻谷1.0~1.5kg;采取湿润育秧,秧田播量150~187.5kg/hm2,大田用种量22.5kg/hm2,稀播匀播.在一叶一心期,用150×10-6多效唑均匀喷施,促进分蘖,防止徒长,二叶一心时施断奶肥施尿素90kg/hm2,移栽前5d,施起身肥尿素75kg/hm2,移栽时秧龄30~35d左右.  相似文献   

5.
吴朝勇 《种子》1994,(1):57-58
1992年黎平杂稻制种1275.97亩,获得了亩产237.61公斤(最高亩产271.7公斤)的产量,实现了自给有余。技术经验为“四坚持四改进”即:坚持早播,坚持高产株型,坚持培育合理的群体结构,坚持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改统一播种为分批播种,改常规攻蘖为用多效唑攻蘖,改不喷“九二0”养花为喷“九二0”养花,改见花授粉为适时授粉。  相似文献   

6.
<正>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病害,重病田提早采取化学措施能预防病害发生。一是对种子消毒,播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3000倍液浸种10分钟,洗净后播种。二是对苗床消毒,可用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或10%氰霜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对苗床喷淋,淋土深度15厘米左右。三是移栽前用适当浓度的石灰水或10%氰霜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浸根或作定根水浇施,防止病菌侵入根系。  相似文献   

7.
用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于 9月 1 0日早播 ,1 0月8日早栽 ,追纯氮 2 0kg/ 6 6 7m2 的高肥情况下 ,在封行期用2 0 0kg/ 6 6 7m2 的多效唑水溶液喷雾控制 ,其冬前冬后菜苗单株绿叶数分别达 1 5~ 1 6片和 2 2~ 2 3片 ,叶片大小适中其最大叶长为 36~ 42cm ,叶面积系数 2 .8~ 3.6 ,群体生长稳健 ,封行而不拥挤 ,光合生产率高 ,干物重的积累在冬前、冬后和初花均比不喷多效唑的高 5 .8%~ 1 4 .4% ,单产达 2 5 3kg/6 6 7m2 ,比相应不施多效唑的处理增产 2 8.4%。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马铃薯的增产作用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铃薯的块茎增长期亩施20克多效唑(有效成分),可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22.8%,净光合强度提高56.7%,还能抑制地上部的营养生长,促进光合产物向块茎分配,使经济系数提高66.7%,大薯块显著增多,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福建上杭县芋农在芋叶开始满垄,即有56片芋叶、株高1.26片芋叶、株高1.21.3米时,亩淋施6001.3米时,亩淋施600700克多效唑来控制芋苗生长,以减少叶面积,增厚叶肉,增粗芋柄,从而提高抗性、品质和产量。但这种做法导致多效唑在作物、土地中严重残留,影响后茬作物生长,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做法。近年来,有技术人员通过综合各地做法,提出了一种绿色安全生产办法。1.剥残叶、除芋荪。①剥残叶。剥叶有利芋田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  相似文献   

10.
小麦拔节期是从麦苗起身到孕穗前的一段生长发育时期。这时正值小穗分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小麦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因此,加强这个时期的田间管理,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之一。 1 增施追肥:追肥应以氮肥为主,一般亩施碳酸氢铵25~30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比碳铵提前3~5天施用)。施肥时间应视种子田苗情而定。群体较小、叶片黄瘦、生长较弱及稀播繁殖的种子田应早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水平下多效唑对食用型甘薯光合和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条件下,以北京553为试验材料,设置施低氮(N 120 kg hm2)和施高氮(N 240 kg hm–2) 2个处理,每个处理下设置3个多效唑喷施浓度,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喷施多效唑对食用甘薯光合特性和块根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但减少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率,降低块根淀粉积累速率,显著降低了单薯重、淀粉产量和鲜薯产量,降幅分别为8.0%、30.7%和20.5%;喷施多效唑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促进碳水化合物向块根的运转,提高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提高淀粉积累速率,显著增加单薯重、淀粉产量和鲜薯产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8.6%、32.5%和46.1%。说明在高氮条件下喷施多效唑对甘薯块根淀粉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1适时早播为促进万寿菊早现蕾、开花,应先育苗后大田移栽。在伊犁地区早播一般3月20日左右,育苗时间40~50天。2拱棚育苗育苗前平整苗床,按壤土与腐熟牛羊粪3∶1撒入腐熟牛羊粪;育苗时,种子用锯末拌匀25g/20m2撒播。播后覆盖1cm厚的细土,并加入少量细砂;在育苗过程中,待苗长至4  相似文献   

13.
<正>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杀菌剂。根据目前水稻苗期存在的易倒伏、苗不壮、分蘖不足的问题,如果在水稻苗期采用多效唑喷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方法是:在水稻一叶一心期每667平方米用15%的多效唑100毫克/公斤均匀喷施于稻苗上。喷施多效唑的稻苗与对照相比有如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在水稻的高产栽培中,秧苗使用多效唑具有明显的矮化壮秧、早发争穗、增强抗性、防病抑草、增产增收等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不当造成秧苗过于矮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贪青迟熟等不良后果。为了避免上述弊端给水稻带来的不利后果,必须合理使用多效唑。多效唑在水稻育秧上的作用。用多效唑培育秧苗,可以省种,一般每亩杂交稻节省种子0.3~0.5公斤;常规稻节省种子3~4公斤。秧田使用后可以省工,因它对水稻恶苗病、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稻田杂草牛毛  相似文献   

15.
<正>多效唑是桃树生产中常用的生长抑制剂,具有促使桃树早结果的作用。但生产中发现,在气候异常条件下,桃树使用多效唑有一定危害及副作用。一、对露地桃树的危害1.对抗逆性的影响。抗寒性。使用多效唑的桃园,在冬季至萌芽期,若气候异常,过冷或过暖交替剧烈,会引起严重的枝干冻害,并可导致死树。在生产中,其死树比例可达到10%以上,结果幼树可达15%以上;而未使用多效唑的桃园死树比例在5%以下。抗病性。使用多效唑的桃园,树体抗寒能力下降,第二年春季,主干、主侧枝在受冻处产生比较严重的流胶、干腐、腐烂病,有的树体主干在开春时即发生溃疡病,造  相似文献   

16.
<正>乙草胺是土壤封闭处理剂,对小麦田菵草有较好防效。据报道,在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加水手动喷雾防除菵草,施药后60天鲜重防效达85%以上,株防效达88%以上。生产上可在小麦播后苗前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控制对精噁唑禾草灵可能产生抗性的菵草。小麦对乙草胺比较敏感,目前还没有乙草胺单剂登记用于小麦田除草。乙  相似文献   

17.
<正>1适期早播,缩短播差一般母本机插机械植伤较重,缓苗期较长,因此,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父本、母本播差要比人工栽秧稍短,一般短3d左右。2培育适龄壮秧父本采取稀播湿润育秧,培育叶蘖同伸壮秧,池田比要控制在1:10以内。母本机插育秧芽谷的播量为80~100g/盘,秧苗一叶一心期,秧池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g/hm2,2 000倍液对水喷雾。3建立优质群体一是提高整地质量。耕翻深度15~16cm,不重不  相似文献   

18.
<正>1.早春育苗的茄子,主要防治土传病害猝倒病、立枯病和菌核病。苗床土消毒,采用50公斤苗床土加20克68%金雷水分散粒剂和10毫升2.5%适乐时悬浮剂拌土过筛混均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把大豆视为低产作物,这样看法不够全面.1986年,我所种植青阳早选3亩,亩产170公斤,自育的新品系小区产量折合亩产180公斤以上.1987年繁殖青阳早选33亩,平均亩产超过110公斤.但是,目前南方大豆  相似文献   

20.
<正>混土处理整地后,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毫升或33%除草通乳油150~200毫升,加水30公斤喷施表土,随后混入3~5厘米表土层,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土壤处理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或48%拉索乳油200~250毫升,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