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塑料小拱棚下进行丽格海棠嫩枝扦插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BA和NAA处理,以IBA100 mg·L^-1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7.77%,通过对珍珠岩、蛭石、泥炭及2份轻质泥炭+1份珍珠岩的混合基质等4种扦插基质进行扦插,得出扦插繁殖的最佳组合为:2份轻质泥炭或1份珍珠岩作扦插基质,基质温度20~25℃,pH 5.5~6.5。  相似文献   

2.
丽格海棠(Begonia x elatior)别名玫瑰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是球根秋海棠和野生秋海棠的杂交品系.丽格海棠株形丰满,枝叶翠绿,肉质多汁.单叶互生,不对称心形,叶色翠绿,少有红棕色.花形多样,多为重瓣,花色丰富,有红、橙、黄、白等色和多种过渡色,花朵硕大,色彩艳丽,花期长,可从12月持续至翌春4月.丽格海棠的枝叶和花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多用于家庭几案、桌饰、窗饰、宾馆大堂、客厅、餐厅和会议厅堂摆放,还可剪取花枝作艺术插花花材,是冬春季节美化室内环境的重要花卉,也是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的盆花之一.  相似文献   

3.
4.
丽格海棠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的花叶俱佳的高档盆花之一。文章总结了在温室大棚环境下,丽格海棠嫩枝扦插繁殖的技术要点和在扦插的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对扦插苗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丽格海棠花色繁多、艳丽可人,受到消费者热捧,成为小盆花中不可或缺的当家品种之一。近年来,荷兰知名育种公司经研发推出了"BKP"系列丽格海棠新品种。"BKP"系列颜色丰富,有红、橙、粉、黄、白色,花形各异,现已有10余个品种,如卡门红、克洛伊粉等。该系列品种花大且多,花期明显早于传统品种。下面介绍丽格海棠的栽培要点。1.栽培周期1~4周扦插、生根,5~6周上盆,6~7周掐尖,8~9周短日照处理,10周  相似文献   

6.
丽格海棠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实验,发现培养基MS+BA3.Omg/L+NAAO.5mg/L,对于诱导玫瑰海棠叶片产生不定芽情况最佳,同时也可产生大量愈伤组织。适合丛生芽生长的培养基~MS+BAO.25mg/L+NAA0.05mg/L+CA30.05mg/L;1/2MS+NAA0.2mg/L有利于生长出气生根;纯沙苗床适合试管苗的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7.
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以丽格海棠种子播种材料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结果表明,丛生芽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8mg/L+NAA0.1mg/L,增殖培养采用最适培养基与无激素MS培养基交替使用可达到很好的效果。生根培养以1/2MS+IBA0.4~0.8(mg/L),生根率达100%,2周就能得到完整的植株。移栽基质以珍珠岩+泥炭(1:1)最佳,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8.
丽格海棠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77-2378
为了探索丽格海棠杂合体母株优良性状的保存方法,以便快速有效地进行丽格海棠种苗的生产,以丽格海棠的叶片做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经实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①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GA30.2 mg/L;②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③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 mg/L,上述培养基均添加2.5%蔗糖,0.8%琼脂,pH值为5.8。  相似文献   

9.
通过丽格海棠在栽培管理过程中生长环境条件的研究,得出丽格海棠对环境因子的适宜要求,同时得出丽格海棠管理过程中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丽格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其株形丰满、花期长、花色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丽格海棠规模化育苗中,采集插穗的标准为"一叶一心",扦插基质为泥炭细纤维+珍珠岩+椰糠混合使用,比例6:1:3。从扦插到商品苗需4~5周的养护时间;当扦插苗具有3个以上成品叶片时,即可出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球根秋海棠的幼茎,花瓣和花梗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细胞分裂素BA或激动素KT以及生长素NAA或2,4-D,通过1个月的培养,获得愈伤组织,芽的诱导在附加BA2mg/1+MAA0.5mg/l+间苯三酚1mg/l的Ms培养基上获得最高分化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突脉秋海棠(Begonia retinervia)叶片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突脉秋海棠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的分化、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突脉秋海棠叶片为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可达87.92%;适于突脉秋海棠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1+ NAA 0.2 mg·L-1;适于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芽及不定芽继代的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1 +NAA 0.2 mg·L-1,诱导分化率为89.32%,20 d继代倍数达6倍以上;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NAA 0.8mg·L-1 +AC0.1%,生根率达95.00%.研究确定了突脉秋海棠的组织培养配方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玫瑰海棠的组织培养和快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玫瑰海棠在不同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组合条件下的生长,分化进行了试验,选择出适合玫瑰海棠高效增殖、生根的快繁体系,其中以MS+6-BA0.5mg/L+IAA0.1mg/L继代增殖最佳,1/2MS+NAA0.2mg/L生根最好。  相似文献   

14.
四季海棠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季海棠原产南美巴西,又名四季秋海棠、瓜子海棠、玻璃脆,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花坛和景观布置的重要草花之一,其耐旱性强,养护管理容易,整个生育季节连续开花,花期长,花色丰富,有白色、粉红、桃红和红色系,叶片有绿色和铜色两大色系.观赏性好,与其他花卉配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秋海棠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自然播种、扦插、分株、珠芽繁殖等方法进行繁殖试验,其中种子繁殖做了种子催芽对比试验,旨在找出适宜的繁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清水浸泡催芽后播种是中华秋海棠理想的繁殖方法,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扦插、分株、珠芽繁殖均有较高的成活率(95%~100%),差异不显著,繁殖效率较低。对比中华秋海棠原生地和引种地的形态表现,应加强中华秋海棠物种保护工作,加强中华秋海棠育种工作,加速中华秋海棠的园林绿化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蟆叶秋海棠(Begonia rex)的幼叶及叶柄切段作外植体接种在附加有BAO.5~2.5mg/dm~3和NAA0.1mg/dm~3的MS培养基上,能诱导产生大量不定芽。采用MS+BA0.5mg/dm~3+NAA0.1mg/dm~3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每4~6周可扩大增殖10倍左右。将幼苗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6天即可生根。幼苗移载成活率约90%。  相似文献   

17.
北美海棠微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美海棠组培苗单株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材料、不同基质及不同生根促进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材料选择在瓶内经过炼苗的壮苗平均生根率可达91.7%,明显高于普通苗及细弱苗;微扦插基质以蛭石最好;微扦插的生根处理以800mg·L-1NAA及500mg·L-1IBA为好,平均生根率分别为93.6%及92.4%,微扦插是简化北美海棠组培繁殖程序,提高其繁殖系数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莲叶秋海棠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莲叶秋海棠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外植体采用莲叶秋海棠植株上部新叶,初代培养以MS+6-BA2.0mg·L^-1+NAA0.2mg·L^-1为培养基,继代培养基采用MS+6-BA0.5mg·L^-1+NAA0.1mg·L^-1,生根培养用无激素的MS培养基,移栽基质选用腐殖土+有机质+河沙(1:1:1),成活率高,可获得大批无性繁殖系,为莲叶秋海棠的规模化生产以及育种研究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从扦插繁殖、组培繁殖及上盆、肥水、光照、温度管理、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丽格海棠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北美海棠产业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临沂地区的各种海棠的抗寒生理测定和其露地生长表现,利用百分法筛选结果,初步断定适宜在临沂地区生长的优良海棠品种。总结了北美海棠产业化栽培技术,包括温室与喷雾系统准备、穗条剪取与处理、扦插、扦插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