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余伦 《南方农机》2017,(2):173-174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比较低,损失比较严重,不同的地域差别显著,东西部差异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区域、播种面积、政策要求等。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影响着农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可程度最主要也取决于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因此,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实现高效、节能作业,是农机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现就如何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陕西农业生产系统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课题组首先介绍了陕西特色工业化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其次利用SWOT分析工具,系统地识别和认识陕西特色农业的主要特征,分析陕西可持续特色农业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根据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现实背景,设计出乡村振兴环境下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孙英敏 《农业工程》2018,8(4):109-110
人才是开展生产经营的关键。“一带一路”为我国农业发展和跨国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陕西高校将培养跨国经营人才作为重点,与国家的农业发展路径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分析了国家农业发展对陕西高校农业跨国经营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入探讨培养农业跨国经营人才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业模式绩效评价体系,从传统农业、设施农业和初级精准农业的水、肥、药和人工设备费用等投入,以及经济、物质和生态绩效产出方面,进行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评价,对某区域实施初级精准农业和其它农业模式进行了定量测度,以比较不同农业模式的生产效率优劣。  相似文献   

6.
<正>粮食生产工作的整体效率效果水平关乎国计民生,为了在新时代保证国内的粮食生产效率和安全,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势在必行,要想有效提高农户主粮生产效率,结合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非常必要。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呈现下降趋势,所以针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主粮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找寻促进粮食生产途径工作需求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化是通过网络计算机对农业生产和管理进行赋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便于决策,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密云区农业信息化现状进行阐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密云区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议,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探讨,对密云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农机及其相关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支柱。文章主要对农机化科技创新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民生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机械产品拥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因此,对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自动化推进模式,以期为我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能够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本文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效率评价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对当前粮食综合生产效率进行评价.通过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分析方法,对1990-2006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效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历年的粮食生产效率普遍较高,平均效率值为0.9985.DEA整体技术有效的年份有13年,而造成部分年份生产无效率的原因在于较低的规模效率.在效率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题中之义。在测度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村普惠金融、人力资本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农村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与相邻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提升相邻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无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农村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明显,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农户对金融业务接纳度来推动本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农村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增加金融覆盖密度、改善金融使用情况以及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均有利于相邻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效果依次减弱。因此,深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以人力资本为载体,重点培育金融服务型人才、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与人力资本的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的优选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分投入的各品种小麦产量及养分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个冬小麦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养分投入水平的小麦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养分投入水平的提高,小麦产量和生物量均明显增加,高产品种对养分投入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低产品种。从产量构成分析,低养分投入时,小麦每公顷穗数及穗粒数对产量起决定作用;高养分投入时,产量取决于每公顷穗数。从两年不同养分投入水平的平均值来看,低养分投入时,高产品种氮肥回收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比低产品种高6.3%~61.6%、52.1%~122%、9.8%~25%;磷肥回收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较低产品种高31.2%~33.3%、58.9%~126.3%、7.0%~24.9%。高养分投入时,小麦偏生产力明显下降,且低产品种较高产品种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临沂市2017-2020年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沂市整体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在0.969左右,制约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是规模效率较低,大部分县级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空间,且在农业要素投入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冗余和浪费。临沂市农业土地利用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波动,技术进步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较大,发展状态良好。临沂市各县级区域应因地制宜的调整农业政策,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推行土地流转,优化资源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水稻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南方双季稻区6个省(区)1995 ~2010年水稻生产成本收益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水稻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的时序变动趋势及特征,并通过对技术效率的分解,得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时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阶段水稻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近期技术进步率下降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结果也显示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产效率低于北方稻区的黑龙江和稻麦轮作区的江苏,且区域内差异显著.因此,提高技术适应性,加强管理和制度的创新,提高水稻生产技术进步率,缩小省(区)间的差异是提高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产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石津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效率和水分生产率3种指标,结合石津灌区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内的耗水量和产量,从灌区管理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评价了该灌区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同时运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分析计算了田间渗漏水量和垂向回归水量,定量分析了垂向回归水补给量对灌溉效率的影响。经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76、灌溉效率平均为0.667、灌溉水分生产率不同尺度分别为1.214、1.350、1.490、1.751 kg/m3。回归水的再利用使得灌溉效率值平均提高了18.8%。  相似文献   

17.
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理,对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作用。基于我国2004—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法对全国30个省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通过中介效应模型,从劳动力供给数量效应、劳动力供给质量效应、技术经验累积效应、技术更新效应以及资本投入效应五个方面,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最后,以东北和西南地区为例,进一步分析该作用机理的地区差异性。可以发现:现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要强于促进作用。从全国层面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以及资本投入三个方面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通过技术经验累积以及技术更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但是根据分区域研究的结果可知,这一检验结果与东北、西南地区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要因地制宜,通盘考虑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17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进一步测算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并设计了面板门槛模型解释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与种植业生产率之间存在以地形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这两者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升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不能只靠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地形因素也很重要,选用适应地形的农业机械才能真正提高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邱硕  王宇欣 《农业工程》2016,6(5):35-43
运用超效率DEA(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SE-DEA)模型建立沧州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分析评价了沧州市14个县(市)1995、2000、2005、2010和2014年农业循环经济效率有效性,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各县(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动态对比分析,并借助ARCGIS10.0平台,测算并分析各县(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的空间差异及演变规律,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沧州市农业循环经济整体处于较良好水平,各县(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效DMU占到60%、88.57%和14.29%,多年平均分别在1.216 2和1.449 1和0.938 3左右。综合技术效率空间变化呈现低效双中心由西部向东南部海兴县、东光县过渡的格局。1995—2014年循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值都>1,年均增长率为12.53%。2005—2014年,技术进步是主要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效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综合技术效率下降是制约TPF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循环型农业作为今后沧州市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合理经营,确定最优的农业投入产出比,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95~200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1995~2005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作了测算,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业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显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阶段性的增长变化,而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技术进步成为推动中国农业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得益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农机设备大量的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