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蕨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塑料大棚、小拱棚、露地栽培3种种植模式,对蕨菜株高、鲜质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塑料大棚模式不同生长期株高、各部位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较高,NR活性在蕨菜生长前期也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蕨菜生长发育;塑料大棚和小拱棚产量达20 800 kg/hm2和15 600 kg/hm2,分别比露地增产50.72%和13.04%;大棚模式V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纤维素含量仅为小棚和露地的61.79%和41.08%,改善了蕨菜的口味和品质。小棚模式各项指标次于大棚,但较露地栽培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3.
赵兴 《新农村(黑龙江)》2014,(20):20-20
我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由于一些著名的农业专家的专心研究,才使我国的农业种植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顶端。近年来,为了使玉米的产量得到广泛的提高,我国一直尝试着运用垄沟种植的方式,帮助玉米快速的成长。本文就针对这一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以及它的产量的影响做出了一些详细的阐述,下面,就让我们探讨一下这一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5.
探讨了不同生态种植模式对延胡索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延胡索单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延胡索株高、叶面积、地上鲜重、地下茎数、地下块茎数量、地下鲜重、产量等指标,研究、分析不同生态种植模式对延胡索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种植模式下延胡索的生长状况、产量均有所差异,根据地上部分性状-株高;地下部分性状-地下鲜重、地下块茎数;各小区鲜产由高至低的生态种植模式为延胡索与水稻水旱连作模式(Z3)>猕猴桃林下种植延胡索模式(Z1)>延胡索单作模式(CK)>柑橘林下间作延胡索模式(Z2)。相关性分析表明:延胡索叶面积与地上鲜重、地下茎数显著正相关;地下块茎数与株高、叶面积、地下鲜重、地下茎数显著正相关;产量与株高、地下鲜重、地下块茎数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地上部分株高以及地下部分的地下块茎数、地下鲜重、地下茎数可以作为反映延胡索生长性状的主要指标。以期为延胡索“南药北移”、规模化推广生态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巴西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模式下,茎高、茎围、叶长、叶宽的生长规律相似;各处理的茎围、叶宽、青叶数、果指数、抽蕾率、果穗轴尾部直径之间无显著差异;茎高、叶长、吸芽数、果指长度与果指围度、果穗轴头部直径之间除了D2(矩形单行植,株行距为2.0m×3.0m,种植密度为1666株/hm^2)与D3[矩形宽窄行植,株行距为1.5m×(3.0+1.0)m,种植密度为3333株/hm^2]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无显著差异,而且茎围、青叶数、吸芽数、果指数、果指长度与果指围度、果穗轴头部与尾部直径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现蕾期与果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延长且收获期较分散;单果重、单株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位面积产量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蕨莱的不同生育期对其温度、水分、光照采用不同水平的处理,通过分析得到适合蕨菜生长的环境条件,为蕨菜的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当地3个不同类型的主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种不同种植模式,采用裂区设计,共9个处理,3次重复,观察记录其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结果]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均以单行双株种植模式最佳;平展型品种正大999单行单株种植的产量最高,单行双株种植的产量次之;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单行双株种植模式的产量最高。[结论]平展型玉米品种适合于单行单株或单行双株种植;半紧凑型品种和肾凑型品种适合于单行双株种植。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建议在轻简栽培中,玉米采用单行双株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种植模式对兰州百合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2003~2004年进行了坡耕地田间试验,研究了平播、垄作和渗水膜覆盖3种种植模式下兰州百合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渗水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兰州百合的生物学产量;覆膜条件下,鳞茎所占百分比达最大,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86.75%和89.58%;同样,子鳞茎产量在覆膜下也最高,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4 701.70 kg/hm2和7 292.14 kg/hm2,由此可见覆膜可有效提高百合产量.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种植模式对芭蕉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种植模式对芭蕉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个地方和省外芭蕉芋品种为试材,采用行栽和窝栽种植模式进行小区比较试验,观察各品种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窝栽种植相比,行栽种植下,芭蕉芋的株高、分蘖数、茎节数和叶片大小等性状好,产量可增加4501.0~16132.5kg/hm2,增幅在1.9%一21.9%。在2种种植模式下,云南富源县的红花和贵州安龙县的黄花2个品种的产量未达到显著差异;云南富源县的黄花和贵州兴义县的黄花2个品种的产量达到显著差异;云南富源县的红花和贵州兴义县的红花(CK)2个品种的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结论]行栽的种植模式较窝栽有利于芭蕉芋的萌发和分蘖,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透条件及理化性质,从而增加芭蕉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CBF/DREB基因是一类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下游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新型的禾本科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DREB基因的功能,克隆BdDREB1G的cDNA序列,分析该基因在各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构建过表达载体,获得转基因拟南芥。结果表明:高温、低温和水杨酸胁迫处理显著诱导BdDREB1G的表达,暗示该基因响应高温和低温胁迫。初步观察结果说明,该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植株生长发育迟缓。这些为研究该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选用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4个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Ⅰ组,对照组)、0.5%(Ⅱ组)、1.0%(Ⅲ组)、和1.5%(Ⅳ组)的凝结芽孢杆菌制剂,饲养20d。结果表明:随着凝结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养殖的存活率(P0.05)。凡纳滨对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添加1.5%的凝结芽孢杆菌组分别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酸性磷酸酶(ACP)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的酚氧化酶(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研究不同的光条件对蛹虫草的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照度为150lx时,子座产量及2种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均较高,此时子座产量(以干质量计)达到每盒52.66g,虫草素和腺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6mg/g和2.11mg/g;光照时间为8h/d时,子座产量及虫草素质量分数较高,此时子座产量达到每盒54.30g,虫草素质量分数为4.41mg/g,光照时间对腺苷的积累影响不大;蓝光有利于蛹虫草生长和子座积累虫草素,但其他光质对子座中的腺苷的作用没有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3种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市售化控叶面肥对党参成药期地上部的影响,选用膨根宝(G)、党参奇肥(Q)和甲哌鎓(M)叶面肥,以清水为对照(CK),在党参始花期开始每隔15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研究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叶面肥均可抑制党参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抑制效应因叶面肥种类和党参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与CK相比较,叶面肥对党参植株的矮化效应大小依次为G>Q>M,喷施G和Q使党参株高分别显著降低4.3 cm和4.0 cm,藤长分别极显著缩短43.1 cm、30.3 cm,节间长分别缩短5.33 mm和9.98 mm,盛花期花蕾数分别极显著减少51枚和57枚,单果产种量分别极显著减少 79.8%和79.0%。G、Q和M均显著提高了党参叶绿素含量,较CK分别提高23.0%、15.8%和 19.2%。G和Q较CK日均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提高15.4%和19.8%,M对党参地上部抑制作用较小,对光合促进效应也较弱。叶面肥对党参增产效应依次为Q>G>M,喷施G和Q使党参鲜产量分别提高 36.3%和23.2%,浸出物和炔苷含量降低,灰分含量升高,M对党参的增产效应不显著。说明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的抑促效应明显,使党参植株矮化,繁殖系数降低,光合特性改善,根部产量提高,但降低了药材品质,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的效应,为了确保中药材品质及生产源头安全性,不提倡在中药材生产上施用,建议通过选育株型优异的新品种和生态有机栽培调控途径提高党参栽培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深绿木霉对青蒿的促生作用,用深绿木霉菌丝体和孢子分别施用于苗期和成株期的青蒿,统计比较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深绿木霉菌丝体和孢子均能显著促进青蒿幼苗生长,但对大田成株青蒿没有显著促生作用.深绿木霉适合作为青蒿苗肥,部分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