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沙壤质棕漠土上进行了葡萄滴灌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配比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葡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了葡萄适宜的NPK滴灌用量配比,在葡萄萌芽-开花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0.26∶0.12为好, 在葡萄果实生长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1.54∶1.97较佳.  相似文献   

2.
砂壤质棕漠土上葡萄滴灌施肥的NPK追肥配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砂壤质棕漠土上进行了葡萄滴灌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追肥配比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了葡萄适宜的NPK滴灌追肥用量配比,在葡萄萌芽—开花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0.26:0.12为好,在葡萄果实生长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1.54:1.97较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NPK配比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NPK配比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和食品安全性两项指标来逢,以N360P90K180配比效果较好;植株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啬磷肥对硝酸盐累积无明显的影响,钾肥明显降低植株硝酸盐的含量;团棵期(播种后约30天)和包心初期(播种后约50天)是大白菜施肥的两个关键期。  相似文献   

4.
辣椒NPK肥料配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PK肥用量和配比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了辣椒获得最高产量时N的用量为342.5kg/hm2,P2O5用量为112.5kg/hm2,K2O用量为175kg/hm2,此时辣椒产量为23.55t/hm2;试验土壤栽培辣椒适宜的NPK肥用量配比应为N∶P2O5∶K2O=1∶0.33∶0.51。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NPK配比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和食品安全性两项指标来看,以N360P90K180配比效果较好;植株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磷肥对硝酸盐累积无明显的影响,钾肥明显降低植株硝酸盐的含量;团棵期(播种后约30天)和包心初期(播种后约50天)是大白菜施肥的两个关键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滴灌施肥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品质与土体氮磷钾分布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制定河北省葡萄水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怀来县1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水肥投入水平,分别为传统灌溉施肥 (CK)、传统施肥 + 滴灌 (FCK + D)、滴灌施肥Ⅰ (F1 + D)、滴灌施肥Ⅱ (F2 + D)、滴灌施肥Ⅲ (F3 + D)。滴灌用水量为传统灌溉用水量的55%,CK与FCK + D施肥总量相同 (N、P2O5、K2O总施入量分别为2708.7、2615.45、1315.2 kg/hm2),与CK相比,F1 + D总N、P2O5、K2O施入量分别降低了68.32%、87.61%、40.47%;F2 + D较F1 + D减少17.31%的磷和12.54%钾肥量,F3 + D又降低了18.53%的氮肥量。对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和氮、磷、钾等养分在0—100 cm土体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养分利用效率及成本收益。【结果】2012年和2013年CK处理葡萄产量分别为24115 kg/hm2和23020 kg/hm2,F1 + D处理显著高于CK,分别为28830、27272 kg/hm2,平均提高了19.0%,而F2 + D、F3 + D和FCK + D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品质方面,F3 + D的千粒重显著高于CK,在2012与2013年分别为11.39、11.47 kg,平均提高了7.2%,而F1 + D、F2 + D和FCK + D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2年和2013年CK处理果实Vc含量分别为14.36、14.42 mg/100 g,F1 + D、F2 + D和F3 + D显著高于CK,分别平均提高了16.7%、15.2%和15.6%。在土体养分分布方面,土体中上层 (0—60 cm) 滴灌施肥处理养分含量与传统水肥处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60—100 cm土层中,F1 + D的硝态氮、速效磷含量最低,分别为21.37、28.56 mg/kg,F1 + D、F2 + D和F3 + D的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26.11、117.75、139.00 mg/kg,均显著低于CK,但三者间无显著差异。滴灌施肥各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可比CK高出209.1%和266.3%;F1 + D、F2 + D、F3 + D在水肥投入及用工成本上较传统管理分别平均节省了17857.5、18547.5、17752.5元/hm2,实现了增产增效。【结论】葡萄生产中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并根据葡萄生育期养分需求 (前期补充氮磷,膨大期后适当增施钾肥),能够显著提高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降低养分淋失,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综合比较,以不降低氮磷钾施肥量、以滴灌施肥代替土施的F1 + D在产量、品质及节本增效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优,氮、磷向60 cm以下的土层淋洗量也大大减少,比CK增收47145~51024元/hm2。  相似文献   

7.
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试验表明,棉田膜下滴灌施肥,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大,可以随水移动到耕层湿润峰的各个部位,而磷肥易被土壤固定,主要集中分布在0~10cm表层,向下层移动量较小。氮肥当季利用率为47.77%~53.15%。与常规施肥相比提高显著;磷肥当季利用率为18.73%~26.33%,其中磷肥采用基施配合滴施肥料当季利用率最高,比全部基施或全部滴施提高3.87~4.66个百分点;在生产中氮肥全部采用滴施是可行的,而磷肥应坚持基施为主、滴施为辅的施肥原则,基滴肥比例应根据土壤情况具体确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点试验观测,明确了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技术效应主要是有利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和保持棚内气温,有利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从而促进了蔬菜生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而且具有节水节肥,减少投资,增加收入等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地下滴灌系统施肥灌溉均匀性的田间试验评估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该文对影响地下滴灌系统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施肥装置类型和滴灌带埋深进行了田间评估.施肥装置包括国内外常用的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和比例施肥泵三种类型,滴灌带埋深包括0、15和30 cm 3个水平.结果表明,滴灌带埋深与施肥装置类型对滴头流量和灌水量均匀性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a=0.05),而施肥装置类型对施肥量均匀性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a=0.01).对给定的毛管埋深而言,压差式施肥罐的施肥量变差系数高于比例施肥泵和文丘里施肥器.对不同施肥装置的施肥量变差系数与灌水量变差系数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指出,比例施肥泵和文丘里施肥器的施肥量变差系数与灌水量的变差系数相当,但压差式施肥罐的施肥量变差系数比灌水量变差系数大40%左右.因此在进行微灌系统设计时应将施肥装置类型和性能作为一个因素加以考虑,并宜优先选用输出肥液浓度恒定的施肥装置.  相似文献   

11.
滴灌施肥对菠萝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在徐闻县对当地普遍种植的巴厘种菠萝展开不同管理方式的对比研究,探讨了滴灌施肥与常规施肥对菠萝产量、 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 空白对照、 常规施肥和滴灌施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菠萝上使用滴灌施肥技术,产量可达到81405 kg/hm2,增产39.04%,果实内在品质无下降,但商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商品果率为95.73%,较常规处理高11.51%。净收入较常规施肥处理高69670 Yuan/hm2 ,增长92.07%,节省用工成本1125 Yuan/hm2,产出投入比由2.00∶1上升到2.97∶1。N、 P2O5分别节省42.84%、 52.67%。滴灌施肥对菠萝的产量、 商品品质以及经济效益提高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探索沙地春玉米(Zea mays L.)最适滴灌施肥方案是提高其产量和生物量积累的有效途径.采用三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拔节期、抽雄期和收获期玉米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钾不同配施可提高产量32.60%~52.90%;产量方程和两因子互作效应分析表明,氮磷钾配施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技术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多点试验观测,明确了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技术效应主要是有利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和保持棚内气温,有利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从而促进了蔬菜生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而且具有节水节肥,减少投资,增加收入等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对棉花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温室条件下应用^15N标记尿素进行了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对棉花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盆栽试验.根据滴灌灌水施肥时段的分配,设置四种不同氮肥滴灌施肥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滴灌施肥策略显著影响棉花的干物质重和氮素吸收量,棉花的氮素吸收量明显受到根系生长的影响,整株氮素吸收量与根干物质重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一次灌溉过程中先滴1/2时间的肥液,然后再滴1/2时间清水的施肥策略可显著促进棉花根系的生长,增加棉花的氮素吸收量,减少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提高氮肥利用率.因此,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合适的施肥策略有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不同滴灌施肥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等养分和等成本施肥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滴灌施肥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设4种滴灌施肥模式,分别为常规基施(CK)、常规追施(DCK)、普通滴灌专用肥(F1)和高磷钾滴灌专用肥(F2)。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施用条件下,高磷钾滴灌专用肥和普通滴灌专用肥处理的棉花干物质重、养分吸收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基施处理,但普通滴灌专用肥和常规追施处理差异不大;常规基施处理的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最低,普通滴灌专用肥和常规追施处理的氮肥和磷肥利用率差异不显著,高磷钾滴灌专用肥可显著提高磷肥利用率。在等成本施用条件下,常规追施处理的棉花干物质重、养分吸收量和产量最高,而高磷钾滴灌专用肥、普通滴灌专用肥和常规基施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滴灌专用肥尤其是高磷钾滴灌专用肥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如何降低肥料成本是滴灌专用肥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极端干旱区水肥耦合对滴灌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越  王振华  李文昊  丁宏伟 《核农学报》2021,35(10):2431-2439
为建立极端干旱区滴灌葡萄生理-产量-品质效应的耦合评价模型,本试验设置新梢生长期、花期、浆果生长期、浆果成熟期4个生育期调亏灌溉和1个充分灌溉(分别记为W1、W2、W3、W4、CK),并与N:P2O5:K2O=1:1:1、2:2:3、2:1:2(分别记为F1、F2、F3)3个施肥配比进行完全组合设计,对葡萄生理、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然后采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择优水肥处理。结果表明,水肥处理对滴灌葡萄不同生育期叶片的相对含水率影响显著,W1F2可以在果实生长的主要时期保持较高水平;水肥使用不当会严重降低葡萄产量和品质,CKF2的产量最高,为28 003 kg·hm-2,W4F2与之无显著差异,而W3F3较其降低34.29%;W4F2的还原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W3F3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滴灌葡萄生理、产量和品质指标间均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经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结合得出,15个水肥处理可分为5个等级,其中2个最优水肥处理分别为在新梢生长期和浆果成熟期进行调亏灌溉,并采用N-P2O5-K2O=235.7 kg·hm-2-235.7 kg·hm-2-353.6 kg·hm-2的施肥配比。本研究为极端干旱区滴灌葡萄水肥效应耦合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设施延后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葡萄生长后期施肥对浆果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增加P、K肥比例,浆果品质更好;施用磷酸二氢钾肥料的处理,浆果穗重708.00 g,单粒重33.96 g,果实硬度1.4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达17.86%,Vc含量7.36 mg·100 g~(-1),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不同施肥条件下葡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穗重、单粒重、果粒大小、果实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后期追施较高水平的磷钾肥、不施氮素或少施氮素,葡萄综合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对滴灌大豆磷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节水滴灌方式,研究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对滴灌大豆磷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目的是探索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灌溉施肥新模式。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磷素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T1(1/2种肥)、T2(种肥)、T3(3/2种肥)、T4(1/2种肥+花期1/2滴肥)、T5(1/2种肥+结荚期1/2滴肥)处理的滴灌大豆磷素积累量大,吸收利用率较高(种肥为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90 kg/hm2,滴肥为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氢钾为133.5 kg/hm2);综合产量因素,在种肥用量为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硫酸钾45 kg/hm2的基础上,在结荚期再滴施尿素63.75 kg/hm2、磷酸二氢钾66.75 kg/hm2,这种滴灌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土壤通报》2014,(5):1195-1201
分别于2009和2010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滴灌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玉米干物质累积最快的时期是在播种后59~99 d,OPT处理(根据土壤测试值而确定的施肥量)的干物质积累速率的最大时刻t0比其它处理提前了5~6 d。处理间的N吸收量、P2O5吸收量和K2O吸收量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5.69%、24.89%和40.11%。玉米各处理间的产量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OPT-N(不施氮)、OPT-P(不施磷)、OPT-K(不施钾)和CK(不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相当于OPT处理的68.48%、89.49%、94.95%和63.85%;氮肥、磷肥和钾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是31.52%、10.51%和5.05%。2010年处理间的N吸收量、P2O5吸收量和K2O吸收量也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5.46%、28.01%和46.96%。玉米各处理的产量间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OPT-N、OPT-P和OPT-K处理的产量分别相当于OPT处理的69.03%、80.94%和84.99%;氮肥、磷肥和钾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是30.97%、19.06%和15.01%。综合产量和养分积累方面的研究结果,两年的试验都表明氮肥是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20.
赤红壤旱坡地玉米测土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东莞桥头和广州石牌的大田试验数据。配制每造玉米N、P、K肥需求量的Stanford经验公式,由目标产量与特定地块的肥力算出玉米配方肥的N、P、K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