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静水压休克法诱导三倍体鲶鱼(silurus asotus L)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压休克法诱导三倍体鲶鱼。通过对受精时间、静水压力及持续施压处理时间三方面进行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鲶鱼卵受精4-5min,用600-649kg/cm^2的静水压力处理3min,可以获得100%的三倍体鲶鱼,而且胚胎存活率也较高,孵化率达对照组的90%以上,是静水压休克法诱导三倍体鲶鱼的最佳条件。三倍体鲶鱼的倍性用细胞遗传学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2.
冷、热休克法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冷、热休克抑制第二极体释放的方法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结果表明,在卵受精后2min,5℃处理20min,胚胎时期的三倍体率达70%左右,孵化率50%左右,幼鱼时期三倍体(含嵌合体)的检出率为25%,此条件为冷休克处理的优化参数;在卵受精后2min,40℃处理2min,胚胎时期的三倍体诱导率达58%,孵化率为39%,幼鱼时期三倍体(含嵌合体)的检出率为40%,此条件为热休克处理的优化参数。正交分析得出,冷休克条件下起始休克时间是原肠期三倍化率和孵化率的重要影响因子,温度对畸形个体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热休克条件下,参考三倍体率、畸形率、孵化期相对存活率三者而言,休克温度均是重要因素。比较观察到冷休克处理组的胚胎受损情况严重,后期的成活率较热休克处理组要低,总体诱导效果逊于热休克处理组。  相似文献   

3.
冷休克诱导泥鳅三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的方法研究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三倍体,并探讨了诱导泥鳅三倍体形成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受精后3~5 min,用2℃冷水休克处理30 min,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三倍化率,还可维持相当高的成活率。另外,本实验发现泥鳅间期细胞核Ag-NORs的最高数目与染色体组数目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判断胚胎倍性的简单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冷休克法诱导乌蒙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wumengshanensis)三倍体的方法,试验分析了不同参数的诱导效果及三倍体生长特征。结果显示:冷休克2~3℃、受精后5 min开始诱导、诱导25 min可获得受精率64.55%、孵化率60.61%、畸形率26.54%,三倍体率100%。诱导组平均孵化时间为4 d 14 h~6 d 19 h,低于对照组7 d 2 h。诱导组初孵仔鱼畸形率为17.19%~71.25%。受精后3 min与5 min开始诱导、持续诱导30 min,仔鱼死亡率最大分别为24.70%与39.38%。3~60日龄三倍体与二倍体的体重、体长均无显著性差异,180日龄三倍体的体长与体重分别为(74.00±1.58) mm、(4.46±0.30) g,分别是二倍体的1.09倍与1.27倍,体重显著大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诱导全雌虹鳟三倍体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虹鳟二倍体的伪雄鱼为父本(遗传型为xx),探讨了采用热休克方法阻止第二极体排放诱导全雌虹鳟三倍体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虹鳟三倍体诱导率明显受处理温度、起始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等因子的影响。在孵化水温为6.5℃,卵子受精后20min经26℃热处理20min,孵化率为64.62%,三倍体诱导率为86.67%;卵子受精后lOmin经26℃热处理20min,三倍体诱导率为100%,但孵化率仅为3.87%。受精卵经26℃处理的诱导效果好于24℃和28℃的(P〈0.01)。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鲶鱼的形态学性状及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水压休克法人工诱导鲶鱼受精卵,使三倍体出现率达100%,其主要形态学性状同二倍体鲶鱼比较研究表明,三倍体鲶鱼具有体形大,相对体高及丰满度均较高,体长差异不明显,外部形态及摄食仍保留着二倍体鲶鱼的特征,但比二倍体鲶鱼增长快,在池塘养殖90天后,体重比二倍体鲶鱼平均增加39.71%。试验证明三倍体鲶鱼是具有养殖生产前景和推广价值的新对象。  相似文献   

7.
长牡蛎 Crassostrea gigas(Thunberg)又名太平洋牡蛎,是目前牡蛎养殖的优良种类之一。二倍体长牡蛎在成熟期为形成生殖腺消耗体内贮存的糖元,且排放精卵后肉质变劣,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三倍体牡蛎生殖腺不发育,到个体成熟时不进行有性生殖,生长速度和干肉重量明显超过二倍体牡蛎。笔者在长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其中较成熟的操作流程整理如下。1 受精卯的制备 采用本地海区养殖的1.5~2龄亲贝,选择体大、强壮、肥满度好的个体,冲洗干净进行解剖。将已解剖的、 亲贝分类…  相似文献   

8.
参照大黄鱼雌核发育诱导程序,应用冷休克抑制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受精卵的第二极体排出,培育了两个异源三倍体家系(PPN1和PPN2)。异源三倍体家系的受精率、孵化率略低于大黄鱼自繁二倍体对照家系(PP),而初孵仔鱼畸形率略高于PP家系。倍性分析显示,异源三倍体家系初孵仔鱼细胞DNA含量约为大黄鱼自繁对照家系的初孵仔鱼细胞DNA含量的1.46倍,且三倍体率达到100%。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父本杂合基因在异源三倍体中分离,后代分别得到父本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式遗传预期;由于基因的第二次分离被阻断,母本基因在异源三倍体中的传递表现出半四分子的特点,其中部分个体同时保留了母本两个等位基因,表现为杂合基因型。综合倍性分析和微卫星分析结果可以判断,异源三倍体家系成员为含有2个大黄鱼基因组和1个黄姑鱼基因组的异源三倍体。可见,大黄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或三倍体诱导程序中用于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条件,同样适用于诱导异源三倍体。然而,PPN1和PPN2的仔鱼在15日龄后出现生长停滞,陆续死亡,没有个体存活超过1个月,表明母本染色体加倍不能有效提高杂种成活率,但异源三倍体仔鱼可作为遗传作图、基因组比较...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大黄鱼的诱导及其对生长、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林琪 《水产学报》2004,28(6):728-73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采用染色体操作技术人工诱导多倍体在鱼类遗传育种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已先后在三棘刺鱼[1]、鲤[2]、水晶彩鲫[3]等30多种鱼类成功获得三倍体。在理论上,由于三倍体性腺发育受阻,其用于性腺发育的能量可全部用于生长。因此鱼类育种学家期望通过诱导三倍体,使经济鱼类生长更快,经济效益更高。但历经30余年的研究,诸家看法仍未统一。一些学者认为三倍体鱼比二倍体生长快[4,5],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三倍体鱼并不比二倍体生长快[6,7]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三倍体鱼在性成熟以后比二倍体生长稍快[8,9]。对于三倍体…  相似文献   

10.
半滑舌鳎三倍体鱼苗的人工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半滑舌鳎雌雄个体生长差异过大、雌性性腺发育成熟后腹部凸起影响舌鳎生长和商品鱼质量等问题,开展了人工诱导半滑舌鳎三倍体的研究。采用静水压处理抑制半滑舌鳎受精卵第二极体排出进行染色体加倍,筛选出有效的静水压处理强度及其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孵化水温23 ℃左右时,授精后5 min,采用36 MPa的静水压压力,休克处理4 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100%。采用该诱导条件,大批量获得了半滑舌鳎三倍体鱼苗。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三倍体鱼苗细胞DNA含量,表明三倍体鱼苗细胞DNA含量为二倍体对照鱼苗的1.5倍。通过染色体分析表明,三倍体鱼苗的染色体数为63条,而二倍体鱼苗的染色体数为42条。  相似文献   

11.
The precociously sexual maturation in large yellow croc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an attempt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production of sterile triploids could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In this study, triploid P. crocea was obtained by subjecting fertilized eggs to pressure shock. Flow‐cytometry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ploidy level. In terms of triploid rate and hatching rat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pressure shock for triploidy induction in P. crocea were 7500 psi for 3 min shock at 3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at 20 °C.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100% triploid fish were produced. During the first rearing year, triploid P. crocea had a similar growth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its diploid counterpart before the age of 8 months and showed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at the age of 10 and 12 months in body weight and body length (P<0.05). At the age of 12 months, the carcass weight of triploids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diploid control, and gonadal somatic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ir diploid control. During the first rearing year, survival in triploid group was 76.44%, inferior to its diploid control (83.21%).  相似文献   

12.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胸腔注射植物血凝素和秋水仙碱溶液制备肾细胞的方法,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染色体数目为 48条,全部是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为2N=48t,臂数NF=48。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人工诱导的大黄鱼三倍体与正常数大黄鱼二倍体的血液血细胞常值测定,并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长25.2~29.2cm,体重180.0~331.0g的二倍体大黄鱼,红细胞平均值为2.33±0.12(×1012个/L);白细胞平均值为23.65±2.45(×109个/L);血栓细胞平均值为42.50±7.14(×109个/L)。体长25.2~27.5cm,体重224.0~281.0g的三倍体大黄鱼,红细胞平均值为1.22±0.18(×1012个/L);白细胞平均值为31.19±3.52(×109个/L);血栓细胞平均值为29.25±5.91(×109个/L)。分析比较大黄鱼二倍体、三倍体各项血液生理指标,除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项血液生理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冷藏大黄鱼不同细菌生长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养殖大黄鱼0、5℃冷藏过程鱼肉中细菌变化情况,采用修正的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拟合细菌生长曲线,经非线性回归分析求出生长动力学参数和细菌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能有效描述菌落总数的动态变化,预测不同贮藏时间内的菌落总数。为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把不同时间的菌落总数预测值和实测值比较,依据均方根评价建立的细菌生长预测模型的适用性。0、5℃冷藏过程Gompertz模型均方根分别为0.077和0.100,Logistic模型均方根分别为0.114和0.138,2种模型相比,Gompertz预测结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和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和RAPD技术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大黄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分析的12种同工酶共记录了27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基因座位Est-2、Est-3和m-Adh-2为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11.111%,平均杂合度为0.0279。16个RAPD随机引物共检测出11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0个(16.81%),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44~0.972,遗传变异度为0.092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6.326,多样性值为0.0532。不论是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还是RAPD分析结果,均表明象山港网箱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6.
大黄鱼消化道器官显微与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林树根 《水产学报》2002,26(5):396-401
采用电镜和光镜技术研究大黄鱼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大黄鱼舌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舌腹面固有膜有浆液性腺泡;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表层扁平细胞下有粘液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游离端含有大量成熟粘液原颗粒,核周有不同成熟阶段的粘原颗粒,细胞器位于核周及下方,贲门和盲囊部胃小凹处有粘液腺,固有膜含大量胃腺,幽门部没有胃腺;胃腺细胞为矮锥形,细胞内含微管泡系和酶原颗粒,是一种典型的泌酸胃酶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有许多杯状细胞,肠上皮有密集的微绒毛,侧面有连接复合体,胞内各种细胞器均较丰富。大黄鱼消化道组织结构的特点与消化、吸收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组织切片及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患内脏白点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肝脏、脾脏和肾脏3种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探讨该病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大黄鱼的临床症状为体表无明显病症,脾、肾、肝等内脏有大量白色结节;组织病理显示,肝、肾和脾是感染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出现组织变性坏死,空泡化严重,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组织均出现病理性结节.超微病理显示,病鱼肝、肾、脾细胞超微结构受损严重,尤以线粒体和细胞核损伤明显.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空泡化;细胞核核膜破裂,染色质浓缩边集;肾脏和脾脏均发现大量菌聚集成团的病原.研究表明,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组织细胞病理变化特征显示了病原菌的入侵和危害,造成鱼体生理代谢紊乱,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鱼体终因无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吴文婵 《福建水产》2014,(3):247-250
为比较研究网箱养殖大黄鱼过程中分别投喂软质饲料与鲜杂鱼饵料的养殖效果,2011年5月于福建省马鼻玉井网箱养殖海区,选取平均规格为152 g/尾的大黄鱼,经过60 d的饲养,试验组全投软质饲料,对照组全投鲜杂鱼。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尾平均体重分别为256.9 g、231.3 g,饲料系数分别为2.505、7.306,大黄鱼每增重1 kg所需的饲料成本分别为15元、19.7元,投喂软质饲料进行饲养可节省成本4.7元。结果表明:投喂软质饲料的养殖效果优于鲜杂鱼,存活率更高,更具环保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