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T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鸡机体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受到病毒感染能导致鸡机体免疫抑制,对各种疫病的抵抗力降低,因此常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其它疫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鸡只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3-6周龄的幼鸡多发。病理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出血、坏死和萎缩,胸、腿部肌肉出血,肾脏肿大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法氏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的认识,分析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潜在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IBD免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建国(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牧医系,新乡45300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所致雏鸡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但能引起鸡群大批死亡,还严重破坏鸡体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RNA的提取、反转录及PCR反应条件、检测灵敏度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是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可靠方法,RNA的提取简单易行,不经过病毒提纯,可检出的病毒RNA最低量可达1pg。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对流免疫电泳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建立了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对流免疫电泳(CIE)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的敏感性较琼脂凝胶沉淀试验至少高4倍,并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肉鸡感染后死亡率很高,通常死亡率约为10%-90%,如并发其他疾病,则死亡率更高。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是防治本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901株的分离与鉴定IsoiationandIdentificationoftheExtra-strongPoisonStrain901ofIBD近几年来,我国许多省市不同类型鸡场爆发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其特点是传播...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保罗病(Gumboro Dis-ease)。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危害20~60日龄的雏鸡,其中20~40日龄的雏鸡易感性最高而且危害也最大,如何降低鸡群对本病的易感性呢?一、易感原因1、母源抗体低雏鸡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性主要取决于体内法氏囊抗体水平的高低,体内法氏囊病抗体越高易感性越低,法氏囊病抗体越低雏鸡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囊病、甘保罗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通常还俗称鸡的“爱滋病”。  相似文献   

11.
近期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有所上升,我们用自制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杀灭效果进行试验,以便寻找一种更好、更有效的预防方法,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传染病之一,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诊断等,并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对策郭岚吉安县畜牧兽医站目前是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发季节,它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危害性。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以损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一般发生于2~15周龄的小鸡,尤其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养鸡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经济效益可观,但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位传染病,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影响。为了有效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养鸡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对鸡类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提出建议,与广大同行和养殖户朋友们交流。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琼扩抗原的制备、标化及其应用罗函禄,范文明,张菊英,刘建平(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琼脂扩散试验(AGP),是检测鸡群IBD抗体水平和高免血清、高免卵黄液效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IBD琼扩抗...  相似文献   

17.
郑钢 《农技服务》2010,27(7):895-895,93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阐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类症鉴别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可达80~100%),病程短(为"一过型"),呈典型的尖峰式死亡曲线。该病可诱发或继发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等疫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高、病程短,且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在世界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是我国近几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文章综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及基因组、流行新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