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州地区保护地栽培的西红柿、黄瓜、甘蓝和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受根结线虫的为害比较严重 ,文中对根结线虫的为害症状、发病条件和发病规律进行了阐述 ,并针对根结线虫的危害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检疫进口荷兰郁金香和我国山东牡丹出口时发现的茎线虫,经形态鉴定,分别为鳞球茎茎线虫和腐烂茎线虫。用截获的两种茎线虫对6种不同的寄主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表明,截获进口的鳞球茎茎线虫能使郁金香、水仙和风信子发病,但不能侵染洋葱、马铃薯和甘薯,初步诊断该线虫为郁金香小种;截获出口的腐烂茎线虫能使郁金香、甘薯和洋葱发病,但不侵染水仙、风信子和马铃薯。通过两种茎线虫的检疫和鉴定,提出了对茎线虫应实施的植物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3.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与松树萎蔫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3年生黑松苗作接种材料,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和从线虫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分离物以及线虫与细菌两者的混合物,调查比较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消毒后的细菌分离物,松树不萎蔫,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松树发病枯死,而接种松材线虫和细菌分离物两者的混合物,松树发病更为严重。由此说明松材线虫的伴生细菌对松树萎蔫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导致松树发病枯死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对土壤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影响,利用土壤线虫作为指示生物,对比研究了海南香蕉枯萎病发病蕉园和未发病蕉园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及生态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发病区和对照区共鉴定出土壤线虫属31个,发病区26个,对照区28个;发病区土壤线虫总数、10~30cm土层食细菌线虫数量、植物寄生线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10~20cm土层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发病区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逐渐降低(P0.01),植物寄生线虫数量逐渐增加(P0.05),对照区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线虫数量逐渐降低(P0.05);发病区香农多样性指数(H′)、成熟度指数(MI)、结构指数(SI)和富集指数(EI)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优势度指数(λ)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发病区和对照区(10~20cm土层)的结构指数(SI)逐渐增加(P0.01).说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改变了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降低了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保护地蔬菜发病更为严重,通过2002—2004年病害状况的调查和发病原因的分析,初步统计发病严重的地块发病率达60% ̄80%。蔬菜根围土中,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线虫量每50g土中千头以上。调查中还发现,经常施用未经处理鸡粪的地块发病最重,其原因是鸡粪中线虫量较高,有些鸡粪中线虫量每50g近2万头。研究证明,含大量线虫的鸡粪的经常施用是导致蔬菜根围土中线虫密度上升和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细菌分离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从患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黑松和马尾松病树组织及松褐天牛虫体中分离的松材线虫虫体上均分离到同一细菌菌株 .经致病性、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 ,将致病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ATBExpression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在分离过程中该菌出现频率较高 ,说明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 ,用无菌线虫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分别接种的黑松无菌苗不发病 ,而用二者混合接种则使无菌苗迅速发生褐变和萎蔫 .林间利用 6年生黑松进行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 ,用无菌松材线虫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混合接种的黑松与使用野生松材线虫接种的黑松都 10 0 %的患病 .单独用无菌松材线虫接种有 4株发病 ,6株没有发病 .其中发病黑松中不仅分离到了松材线虫 ,也分离到了细菌 ,而没有患病的 6株黑松中仅分离到少量松材线虫 .这说明在野外条件下接种的松材线虫可以通过某种途径重新获得细菌 ,导致了接种的黑松患病 .而接种后无菌松材线虫没能获得细菌的那些黑松就没有患病 ,说明单独无菌松材线虫不能使黑松患病 .这些结果说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有关 .因此 ,可以把松材线虫病看作是线虫和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一种植物复合侵染病害 .在这  相似文献   

7.
介绍丰县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症状、生物学特点、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当地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柑桔根结线虫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根结线虫病是江西省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经室外调查、室内研究确定,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本文对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和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结线虫与烟草黑胫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不需依赖根结线虫浸染.在消毒土壤中,单独接种黑胫病菌照样发病.然而,黑胫病和根结线虫同时混合接种时.发病较重.表明根结线虫的存在,有加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耿马县是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重灾区,为了摸清该县烟草根结线虫病的发病因素,2012年在全县病情普查的基础上,对勐撒、贺派、四排山等三个主要烟草种植乡病原线虫、寄主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病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大大超过了往年;危害烟草的根结线虫种类主要为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抗病品种缺乏、管理粗放和气候异常是近年来当地烟草根结线虫病爆发的主要原因。根据发病特点,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烟草根结线虫病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结线虫是现今设施蔬菜、经济作物以及观赏植物中的"癌症"病害之一,对华北地区大棚蔬菜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于根结线虫的隐蔽性、抗药性、耐寒性、耐淹性等特性导致防控根结线虫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探寻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的综合防治措施,现就华北地区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发病症状和致病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防控技术及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连续两年在上海地区的不同土壤类型进行多点系统取样、分离,初步探明该地区作物根围土壤线虫的优势种类及数量变化.调查显示,在21个取样点6种土壤类型中共发现5种植物寄生线虫,分别为丝尾垫刃属的辣椒丝尾垫刃线虫、圆筒形线丝尾垫刃线虫、平滑垫刃属的喜悦平滑垫刃线虫、根结线虫属的南方根结线虫及头线虫属等,其出现频率达61.9%,数量占调查总量的3.7%;土壤线虫数量随季节变化显著,线虫活动主要集中在4~7月份.通过人工接种,证实了植物寄生性线虫数量与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及携带细菌对黑松复合的侵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松树上分离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滑刃线虫和小杆线虫,并从松材线虫和小杆线虫体上分离细菌,将线虫无菌化处理后与从线虫体上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杆菌、产气肠杆菌混合接种无菌黑松苗和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无菌线虫或细菌不能使黑松致病,无菌松材线虫、无菌拟松材线虫只有与有毒性的荧光假单胞杆菌混合接种时才能使黑松无菌苗和愈伤组织发病,细菌通过线虫携带在树体内传播扩散,使松树致病。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线虫和细菌在松材线虫病致病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浸种、浸芽、注芽3种处理方式,利用灰葡萄孢培养繁殖的水稻干尖线虫接种健康的水稻种子,对3种方式接种的水稻种子田间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接种浓度和田间管理条件下,采用浸种方式接种水稻干尖线虫的种子发病,病株表现为典型干尖症状,而采用浸芽和注芽2种方式接种水稻干尖线虫的种子均不发病.浸种处理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甘薯茎线虫在我国南方薯区的发生风险,及影响甘薯茎线虫发生为害的环境因素。【方法】分别以种植健康薯苗、薯苗内带虫、人工接种茎线虫三种处理方法在实验田内种植栗子香甘薯品种,设3次重复,收获时调查茎线虫发病情况。第二年在相同地点种植健康栗子香甘薯品种,检测茎线虫在南方薯区定殖的可能性。通过室内盆栽接种实验,研究土壤含水量对甘薯茎线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薯苗带虫及人工接种的情况下,茎线虫在三明市地区均可发病,但发病程度有逐年下降趋势。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茎线虫病的发病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为20%时最适宜茎线虫病的发生,含水量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茎线虫病的为害程度。【结论】甘薯茎线虫在我国南方薯区存在较大定殖风险,薯苗带虫及人工接种均可导致茎线虫病的发生,但为害程度逐年降低。土壤湿度过高是导致茎线虫病在南方薯区为害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查铜离子在朊病毒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阐明朊病毒形成及发病机制以及重金属铜离子对朊病毒发病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对朊病毒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实验运用采用转PrP基因线虫模型来研究朊蛋白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线虫暴露于10^-3mol·L^-1铜离子浓度条件下,其对食物敏感性会下降,生命周期会减短,产卵数会减少;当线虫暴露于10^-4mol·L-1铜离子浓度条件下,会减少以上三种影响;当线虫暴露于10^-6mol·L-1铜离子浓度条件下,对线虫几乎没有影响。研究数据显示,在有高浓度铜离子影响情况下,转入朊蛋白102位点突变(dat-1-PrP102Mut)(w102)的线虫比转入朊蛋白(dat-1-PrPwt)(w101)的线虫损伤更严重,转入朊蛋白(W101)的线虫比野生型线虫(N2)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17.
用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几个松材线虫虫株,分别对黑松、马尾松和雪松进行接种,接种后分离树体内的线虫,并观察树体的组织细胞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个日本虫株均能使黑松、马尾松和雪松发病并枯死,而中国线虫虫株仅能够使黑松和马尾松发病枯死,不能使雪松致病。接种后不同时间分离线虫,比较线虫在寄主体内的数量消长情况。发现凡接种发病死亡的,其体内线虫数量最多;发病但没有死亡的,其体内线虫数量也较多;中国虫株接种的雪松,一直没有表现任何症状,其体内也分离到了一定数量的线虫。接种后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细胞和组织变化与线虫的移动和扩散有关。黑松和马尾松,接种日本和中国浙江松材线虫虫株后,72 h时皮层和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变形、死亡普遍存在,树脂道泌脂细胞和木射线细胞均遭到线虫破坏。144 h后,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心大量细胞死亡,形成空洞,管胞中可见线虫活动。而对于雪松,接种日本松材线虫虫株后,皮层、韧皮部和形成层细胞死亡,树脂道泌脂细胞和木射线细胞死亡,有少量代谢物聚集。中国松材线虫虫株接种后,初期皮层、韧皮部细胞变形并破坏;但是,细胞的破坏只局限在小范围内。后期皮层、韧皮部细胞被破坏,但形成层完整,木射线和管胞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黄瓜根结线虫的危害症状、病原线虫及其生活习性、发病规律、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出了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方法,推荐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不同化学药剂、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肇庆市威胁蔬菜生产的根结线虫的种类和危害状况。[方法]对肇庆怀集、高要、四会等蔬菜主产区的根结线虫进行调查,采用传统形态学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并结合肇庆市蔬菜根结线虫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技术。[结果]在肇庆市蔬菜根中发现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总结出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病情况分布图、发生规律及其发病机制。通过加强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选用抗病品种等防治手段,可以达到生态环保、控制线虫、高产三大目的。[结论]试验结果为肇庆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1主要症状在大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严重地块大面积枯黄,叶柄及茎顶部也呈淡黄色,花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全株枯死。2发生与危害孢囊线虫是由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引起,根部被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