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草原生态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自然气候、人口增长、经济开发等诸多因素长期的交叉影响,生态脆弱的态势仍未改变。草原退化呈逐年加大趋势,可利用草原退化面积现已占60%以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贵南县草原生态的现状,指出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草原严重退化,对共和盆地、龙羊峡和黄河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针对草原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提出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随着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草原荒漠面积在进一步扩大,草原面积每年呈现锐减的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认真分析了影响草原退化的因素,并指导地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草原面临着草原面积急剧减少、草原生态能力下降、草原植被破坏严重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草原沙化、退化、荒漠化等问题。这些草原退化问题固然与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是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人类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因此,笔者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草原生态退化的内在原因,探究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促进人类社会与草原和谐发展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已经有所落实,而草原生态补偿尚未进行。基于草原为社会提供大量公益性产品、草原许多经济价值不允许变现、草原退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以及由于草原地区贫困引起社会不公等原因,提出要进行草原生态补偿的观点。其目的是支持和鼓励草原地区更多地承担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责任的同时,维持和发展社会经济。此外,文中还对草原生态补偿的原则、对象以及资金来源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草原生态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周俗  唐川江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04,21(12):28-32
四川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和源头,是我国第二大藏区、第一大彝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国家生态安全维系、畜牧业结构调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四川省天然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生态变得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7.
<正>内蒙古天然草原面积达0.88亿hm2,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受过度开垦、放牧等因素影响,内蒙古部分地区的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过去10多年里,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目前内蒙古许多地区的草原生态状况已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川西北高原若尔盖县草地退化情况,分析了引起草地退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促进川西北高原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90%的天然草原已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润丰 《草业科学》2003,20(12):83-85
截至目前 ,在我国近 4亿hm2 的天然草原中 ,已有 90 %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并且正以 2 0 0万hm2 /a的速度扩张 ,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 ,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在全国草原保护与建设座谈会上 ,农业部总经济师贾幼陵说 ,我国天然草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41 7% ,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地带 ,草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目前除自然因素外 ,造成草原加速退化的重要原因是 ,超载过牧、乱采滥挖、乱开滥垦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和对草原资源…  相似文献   

10.
李云平 《草业科学》2004,21(7):68-68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共有2 87亿hm2 可利用草原,但草原退化现象比较严重,条件较好地区的围栏放牧率为2 0 %。沙化、退化趋势在内蒙古草原显得较为突出,全区635 9万hm2 可利用草地面积中的3867万hm2 沙化、退化,约占60 %。其中,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分别沙化、退化2 3%和41 %,鄂尔多斯草原沙化、退化68%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徐铸说,面对沙化、退化严重的态势,中国草原发展已经进入生态保护的关键期。徐所长介绍,中国草原畜牧业仅占农业产业结构的5 %,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为60 %以上,草原生态的不可持续性造成环境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从草地系统内营养元素的物流平衡、生产体系中的草畜平衡、气候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北方草原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调整畜牧业生产方式、构筑农牧耦合型的畜牧业生产体系、实施季节性休牧等治理措施,以维护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甘肃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肃草原啮齿类动物区系由68种组成,占全省啮齿动物总种数的75.6%,其中,大多数种的种群密度不超过经济损害水平,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有18~26种的种群密度几乎经常维持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上,是不同草原类型的优势种害鼠。草原鼠害区划工作应遵循历史发展、生态适应和生产实践的原则。以草原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地带性生物气候和地带性植被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5个区;以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带性草原类型,具有代表性鼠类分布型和优势种害鼠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13个草原鼠害亚区。  相似文献   

13.
草地退化指标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草地退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退化后的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和草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退化草地形成的原因及其退化草地的诊断与生物环境指标,讨论了退化草地的特点及其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陇东干旱草地类型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少华 《草业科学》1994,11(2):64-66
介绍陇东干旱草地的自然概况,对该区的干草原草场,灌木草丛草,疏林草场,荒漠化学草场等草地类型的产量,质量,面积,植物组成,着生土壤,草地用途等进行详细论述,在分析该区草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干旱草地管护,加快草地建设步伐,改良天然草地,合理利用人工草地,广辟饲料来源,提高飞播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玛曲县作为黄河源区重要的水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其天然草原对涵养水源、保护黄河源区生态安全、确保当地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摸清玛曲县草原资源现状,将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选择决策树分类等方法对玛曲县天然草原的分布、分类和面积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玛曲县有低地草甸、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和高寒草原4个草原类,总草原总面积93.13万hm2,其中高寒和低地草甸分别占全县草原面积的82.37%和11.62%,山地草甸和高寒草原仅占4.23%和1.78%;各乡镇分类草原面积均以高寒草甸所占比例最大,其中阿万仓镇、木西合乡、欧拉镇和欧拉秀玛乡高寒草甸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尼玛镇、阿孜站和西科河羊场占比在80%以上,仅齐哈玛镇占比在50%以下(47.02%);低地草甸占比较大的乡镇有曼日玛镇(40.68%)、齐哈玛镇(26.21%)、采日玛镇(24.30%)和河曲马场(30.84%)。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同仁县草地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地面监测,路线调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监测青海省同仁县草地生产力,植被状况,生态利用等。调查表明,共生产各类饲草饲料2 542.9×10^4kg,其中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秸秆分别占87.3%,28.9%和12.7%。冷、暖季草地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1 468 kg/hm^2和2 046 kg/hm^2。按各乡镇排列产草量高低依次为双朋西乡、扎毛乡、瓜什则乡、多哇乡、兰采乡、曲库乎乡和半农半牧区。按草地类型的载畜能力排列顺序依次为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山地草原、灌丛草甸、灌丛草原类、高寒沼泽和疏林。全县草地理论载畜量为61.7×10^4只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河北省草地资源动态,于2005-2007年进行了草地资源调查.根据草地植被产量、适口性及利用性状分析结果进行了草地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Ⅰ、Ⅱ、Ⅲ、Ⅳ和Ⅴ等草地占调查样地的比例分别为0.91%、13.64%、31.82%、30.91%和22.73%.总体来看.Ⅲ、Ⅳ等草地所占的比例较大,占调查样地的62.73%...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旭东  杨春  孟志兴 《草业科学》2016,33(9):1901-1909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针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天然草地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原违法案件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存在部分区域草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仍比较淡薄、草原鼠虫害仍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的对策和建议:整合现有工程项目,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宣传力度,重视草原工程项目监管,加大草原监管查处等。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面积212.65万hm2,有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干荒漠类、山地荒漠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疏林类草地12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万hm2,而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为273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10791kg/hm2,高寒草原类年生物量最低,平均产可食鲜草194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万hm2,可载畜140.94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20.
藏东南地区草地资源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藏东南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揭示当地草地的分布、组成结构、类型等资源特点。以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了牧草的营养价值、生物量和利用特性,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地草地奠定基础,并为政府部门和畜牧生产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结合草地实际状况和指导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充分发挥草地的生产潜力,进而建设和管理好草地,因地制宜地发展草地畜牧业,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