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SNPP (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卫星的VIIRS (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传感器获取的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夜光遥感渔船数据,对东、黄海渔船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遥感获取的渔船数据基本能够反映中国东、黄海捕捞活动和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变化的特点,如2月受天气和中国春节的影响,南、北渔场渔船分布范围大幅减少, 8月南渔场和10月北渔场受当年生渔业资源补充及近海索饵群体集聚的影响,渔船分布范围及数量均达到最大值;同时,渔船时空分布及重心变化也反映了黄海暖流、台湾暖流、沿岸流及长江冲淡水等对渔业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2)渔业政策实施的效果在夜光遥感渔船数据中有很好的体现,在禁渔期间,船次数有明显减少,但捕捞活动并没有完全消失,仍可能存在违法捕捞行为。(3)南渔场年船次总数呈下降趋势,南、北渔场渔船空间分布重心均呈西移趋势,可能与渔业资源量及空间分布变动等因素有关。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遥感数据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但研究结果表明, S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仍可为中国近海灯光诱捕作业的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东海海域渔船无动力漂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模拟东海海域渔船在失去动力情况下的漂移状况,使用东海地区典型的渔船,在船上安装GPS定位系统、风速风向仪、流剖面仪等设备,在不同海域获得渔船无动力自由漂移实测轨迹和气象、水文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渔船漂移方向受到风向的主导,受到流的影响发生偏移.漂移速度与表层流速大致相当并相关性较高,与风速相比小一个量级.东海区渔船的风导系数取0.1比较适中.  相似文献   

3.
东海浮游磷虾类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徐兆礼 《水产学报》2005,29(3):373-378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磷虾类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相应的动力学及与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磷虾类总丰度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冬,春,夏季的小型磷虾(Euphausianana)和秋季的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sinica)对总丰度的贡献较大,是影响磷虾类总丰度变化的主要优势种;冬、春和秋季总丰度与水文环境因子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夏季总丰度与底层温度和10m层盐度的二元线性相关关系非常显著。秋季磷虾高丰度区位于台湾暖流与各水团的交汇处。磷虾类总丰度的变化动力来自水团的影响和主要优势种对总丰度变化的回归贡献,后者与优势种的生态习性有关。磷虾类秋季高丰度区的分布与带鱼、小黄鱼和日本鲭索饵场的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东海区拖虾作业休渔期的商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宋海棠 《海洋渔业》2005,27(1):21-25
根据对历年来东海虾类资源调查和社会调查资料分析 ,提出实施拖虾作业休渔措施的必要性。分析认为 :虾类资源是多种类组成的捕捞对象 ,不同种类生态属性不同、分布海域不同、繁殖期和幼虾出现高峰期不同、渔场和渔期不同等 ,指出拖虾作业休渔期不宜搞一刀切 ,应实行分区管理。北部 (31°0 0′N以北 )以广温广盐种类为主 ,宜实行伏季休渔 ;而南部 (31°0 0′N以南 )以高温高盐种类为主 ,宜在 4~ 5月份休渔。为有利于管理 ,可把拖虾休渔管理权下放给各省 ,由各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休渔时间。  相似文献   

5.
广西灯光罩网渔船是开发南海外海的主要力量之一。文章采用广西渔船船位监控系统记录的2013年2月~5月广西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生产数据,计算各渔区捕捞努力量占同期外海总捕捞努力量的比例作为渔区生产集中程度的指标,据此将渔区按渔船生产集中程度归类为作业高密集区、密集区、低密集区和生产外围区等4类。结果表明,高密集区和密集区的捕捞努力量占总量的2/3以上,构成渔船在南海外海的主要渔场。主要渔场范围包括27个渔区,多分布于南沙海区北部海域,太平岛周围海域是生产集中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分析了灯光罩网主要渔场分布变动情况,讨论当前南海外海渔业开发的态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南海外海渔业生产管理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月相对南海灯光罩网鸢乌贼渔获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东海带鱼渔获量对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跃中  贾晓平  林昭进  孙典荣 《水产学报》2011,35(12):1881-1889
为了解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动对东海带鱼渔业产量的共同影响,对1956-2006年东海带鱼渔获量进行了分析.东海带鱼渔获量时间序列可划分成变化趋势和年间变动.变化趋势主要归因于捕捞努力量的单调增长,Fox模型拟合结果,东海带鱼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关系显著(P<0.01).移除趋势后,其年间变动与陆地降水、季风风速、海表水温和热带气旋影响指数相关(P<0.05).结果表明,气候变动影响到东海带鱼渔获量年间变动:陆地降雨和径流携带大量营养盐进入沿岸生态系统;而季风则驱动营养盐的扩散和循环,影响着营养盐的利用效率;水温的升高不仅有利于带鱼的性腺发育与成熟,还能增加带鱼的饵料供应;热带气旋所形成的水团流动、风生混合、上升流等能促进营养盐供应并增加水域的生物量.从捕捞努力量和气候变量拟合东海带鱼渔获量的结果来看,与实际渔获量显著相关(P<0.01),并且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实际带鱼渔获量的变化趋势和年间变动.这说明渔获量的变化受到捕捞效应和气候变动的双重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将有利于东海带鱼渔业产量的增加,且渔获量年间变动幅度将会比以往更大.  相似文献   

8.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徐兆礼 《水产学报》2003,27(3):258-264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进行的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生态特征,分数量、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三部分从不同侧面作了探讨,本文为该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表明,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55.5%,占饵料浮游动物总丰度的64.8%;秋季丰度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平面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分布,一般东海近海高于外海和台湾海峡海域;高值区一般出现在不同水系的交汇区,其中,大陆沿岸水和东海外海水交汇区丰度值较其它混合区高。本次调查东海北部(29°~32°N、125°E以西)水域桡足类丰度约为20年前同期的1/3;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的平面分布往往取决于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con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subcrassus)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东海有尾类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有尾类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秋季有尾类丰度最高,均值为149 ind/100m3,夏季38 ind/100m3,冬季20 ind/100m3,春季9 ind/100m3;有尾类数量在冬春夏季与水温和盐度相关关系不显著,秋季与表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尾类数量季节变化机制具有暖水种的特征,这些特征形成与其优势种适温适盐特性有密切的关系。东海有尾类的数量波动,与东海暖流势力消长有密切的联系,也同暖流势力从夏到秋季维持一段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在东海,暖流势力较强的海域往往可以成为有尾类高丰度分布区域。秋季有尾类高分布区出现,对东海北部外海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渔场和东海南部的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日本鲭(Scom ber japonicus)等多种经济鱼类渔场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资源密度面积法估算东海区头足类资源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2001年、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海区站监测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东海区大陆架海域头足类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1)东海区头足类资源密度2001年、2002年都以夏季为最高,分别为463.70 kg/km2和237.43 kg/km2;2001年春季和2002年冬季最低,分别为98.24kg/km2和125.43 kg/km2。(2)两年中太平洋褶柔鱼的年平均资源密度在所有头足类种类中都为最高,分别为145.07 kg/km2和101.85 kg/km2;而蛸类的资源密度为最低,分别为4.69 kg/km2和2.53 kg/km2。(3)2001年、2002年东海区大陆架海域的头足类资源量分别为375384.90 t和172692.90 t,以年平均资源量算出的MSY分别为238 553.56 t和144277.31 t。  相似文献   

11.
东海区沙海蜇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2003~2005年6月和9月东海区中、北部海域沙海蜇(Stomolophus meleagris)的监测结果,分析沙海蜇的生物量、分布、栖息环境及其与海水温度、盐度间的关系,调查范围为29°00′~34°00′N,127°00′E以西至机轮底拖网禁渔区线。结果表明,2003年6月~2005年6月,沙海蜇出现样点内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 555 kg/h、1 139 kg/h、839 kg/h。2003年9月~2005年9月沙海蜇出现样点内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 144 kg/h、2 292 kg/h、608 kg/h。2003~2005年6月和9月,东海区沙海蜇均呈现生物量逐年降低、分布海域面积逐年减少、分布区逐年往北偏移的趋势。6月,东海区沙海蜇分布区内的表层温度为17~25℃,底层温度为10~19℃,表层盐度为23~33,底层盐度为31~34.5;6月最适生存的表层温度为17~21℃,底层温度为15~18℃,表层盐度为28~32,底层盐度31~32.5。沙海蜇为偏冷水性,高盐种类。在春、夏季黄海冷水团势力强的年份,沙海蜇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严重;而在春、夏季长江冲淡水势力强的年份,沙海蜇的发生较少,分布偏北。[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83-89]  相似文献   

12.
黄、东海夏季叶绿素a分布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6~7月对黄、东海海区叶绿素a现场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的分布整体上呈现从近岸到远海降低的趋势。受长江冲淡水和上升流的影响,高值区主要在28°~32°N,122.5°~123°E之间。光照条件和营养盐等是影响夏季黄、东海海域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东海马面纯渔获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东海马面纯(Navodon spp.)渔获量的影响,对1976年~2006年的东海马面纯渔获量进行了分析。东海马面纯渔获量可划分成因捕捞效应所产生的趋势变化和因气候变动所导致的渔获量变动,前者可用Fox模型来拟合。Fox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东海马面纯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显著相关(P〈0.01)。移除捕捞压力增长引起的变化趋势后,其渔获量变动与热带气旋影响指数、东海海表温度、东海冬季季风和黄海夏季季风呈显著正偏相关(P〈0.03),与热带气旋影响指数、黄海冬季季风及长江流域和东海沿岸降雨呈显著负偏相关(P〈0.03)。根据捕捞努力量和气候变量对东海马面纯渔获量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拟合的渔获量与实际渔获量显著相关(R=0.91,P〈0.01),说明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显著影响东海马面纯渔获量的变动。此外,由于未来气候的变化,东海马面鲍渔获量可能出现更大波动。  相似文献   

14.
东海区头足类群聚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2000年东海区(27°00′~34°00′N、127°00′E以西海域)150 m等深线以浅4个季节的底拖网监测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的方法分析东海区头足类群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探讨各个群聚类型的指示种类以及头足类群聚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头足类主要种类为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等。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头足类群聚类型不同。根据各群聚类型分布的海域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黄海南部-东海外海-东海中南部群聚、长江口外海域群聚和东海北部海域群聚3种群聚类型。它们的空间分布区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群聚类型的分布区域也会相互交错。各季节不同群聚类型的种类组成不同,多数种类一般同时出现于不同的类群中,有的种类在所有群聚类型中都有分布。它们的空间分布也是交错的,只是相对集中的区域有所不同,在不同群聚类型中的渔获率和出现频率不同。头足类各群聚类型种类组成的季节差异较明显,各群聚类型中相对稳定的主要特征种类较少。调查海域中影响头足类种类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而水深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东海区黄鲫数量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勇  程家骅  李圣法 《海洋渔业》2004,26(4):255-260
本文以东海区2000~2002连续3年4个季节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了黄鲫资源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深和水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测了东海区北部海域与中南部海域黄鲫的洄游规律差异。结果表明,东海区黄鲫的数量分布不仅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而且以长江口渔场的南端为界.东海区北部海域和中南部海域的黄鲫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生态差异。夏季,两个群体在吕四、长江口和舟山渔场20~95m水深的近海海域集中产卵,产卵适温为19.5~25.5℃,并有混栖现象。秋季,东海北部群体沿东西向作近外海索饵洄游(水深:25~100m,适温:22.5~23.5℃);而中南部群体沿西北向东南海域进行索饵洄游(水深:60~150m,适温:26~27.5℃)。冬季,北部群体越冬现象不明显,适温为10~12℃;中南部群体存在明显的越冬行为,越冬场主要分布在鱼山、鱼外和舟外渔场。至春季两个群体又均表现出向产卵场聚集的洄游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东海区红娘鱼属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芬 《水产学报》2005,29(2):188-192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东海红娘鱼属Lepidorigl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调查中共出现7种:翼红娘鱼、贡氏红娘鱼、深海红娘鱼、岸上红娘鱼、日本红娘鱼、短鳍红娘鱼和斑鳍红娘鱼,其中深海红娘鱼、贡氏红娘鱼和短鳍红娘鱼为优势种类。7种红娘鱼主要分布于50~190m水深范围内,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发现其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110m以浅和110m以深海域,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这两个海域红娘鱼属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布于110m以浅海域的种类以翼红娘鱼和岸上红娘鱼为主,平均分布水深为87.9m和103.1m;分布于110m以深海域的种类以深海红娘鱼、短鳍红娘鱼、贡氏红娘鱼和日本红娘鱼为主,它们的平均分布水深为138.3m、130.5m、132.1m和128.5m。此外,还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ANOVA)检验红娘鱼属各种类间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非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从中选出关于黄鲫的数据,分析了其资源密度的四季空间分布变化,发现在所调查的区域中黄鲫资源可以分成两个群体:一个分布在东海北部水域,另一个分布在东海南部水域。本文主要对分布在北部的这一群体进行了四季空间分布变化的研究,不同大小的黄鲫在各个季节的分布区域有较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产卵、索饵、越冬等洄游活动行为,并根据研究结果描绘出黄鲫的产卵育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大致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东海海域船蛸的形态、分布与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林  徐杰  林楠  严利平 《海洋渔业》2015,37(2):107-113
为了解船蛸(Argonauta argo)在东海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1999~2014年连续16年东海渔业资源调查期间所获的76 ind船蛸样本,研究其形态、分布、资源密度、繁殖力等基础生物学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船蛸的形态较为特异,有别于其它八腕目。雌体具有石灰质的外壳,既是浮游工具又是孵化袋。船蛸分布于东海南部海域和北部外海,范围为26°30'N~32°00'N、122°00'E~126°30'E。在出现船蛸的网次中,春季占40.38%;夏季占36.54%;秋季占21.15%;冬季仅占1.92%。船蛸在东海海域的资源密度较低,仅为0.92~32 ind·h-1不等,且主要分布在100 m左右的水深。作为暖水性种类,船蛸在东海的出现主要是受黑潮暖流和台湾暖流势力的影响。船蛸体质量随胴长呈现出显著的幂函数增长趋势。胴长和体质量的关系为BW=0.001 9ML2.409 4。个体绝对繁殖力范围为7 111~48 576 egg,平均为22 976 egg。胴长相对繁殖力范围为245~838 egg·mm-1,平均为441 egg·mm-1。体重相对繁殖力范围为521~975 egg·g-1,平均为698 egg·g-1。卵径主要分布范围为1.1~1.3 mm,平均(1.125±0.118)mm。  相似文献   

19.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种类,幼鱼补充群体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会影响小黄鱼总体种群动态,而幼鱼分布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为了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8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30°30′N~35°00′N、120°00′E~127°00′E)小黄鱼幼鱼与环境调查数据,运用3种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Tweedie-GAM、Delta Gamma-GAM和Delta Lognormal-GAM探究资源丰度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看,Delta Gamma-GAM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12 014.43,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461,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值为0.699)。小黄鱼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集群性,集中分布范围在32°N~34°N、122°E~124°E的海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呈递减扩散分布。各环境因子中,小黄鱼幼鱼分布只与水深有显著性关联,表现为负相关的线...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东海底层鱼类长度谱的捕捞强度变动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9~2014年秋季东海海域底拖网调查资料,构建底层鱼类长度谱,以时间序列长度谱的斜率作为捕捞强度变化程度的指标值,分析比较东海区历史上捕捞强度的变化状况,考察伏季休渔的管理措施是否起到所期望的降低捕捞强度的潜在效果。结果表明,16年间小个体鱼类的资源丰度呈现增加趋势,大个体鱼类的资源丰度呈现减少倾向,但两者的增减相对稳定(P0.05);时间序列长度谱斜率也呈现变陡态势,但相对平稳(r_s=-0.42,P0.05)。伏季休渔的渔业管理制度能够减缓或阻止了捕捞强度的进一步加剧,但没有实现所期望的降低捕捞强度的初衷,其原因在于伏季休渔结束开捕后捕捞强度骤然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伏季休渔降低的捕捞强度。针对东海区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建议在严格执行伏季休渔管理的同时,配合执行开捕规格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