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鲢鳙鱼和藻类治理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7月至9月在蠡湖设置宝界桥和石塘桥两个实验点进行鲢鳙鱼和藻类治理关系的初步研究,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测定了鲢鳙鱼的体长、体重、消化腺指数、肠长指数、食物充塞度、肥胖度系数、饱满度等参数。实验表明微囊藻和颤藻在鲢鳙鱼体内得不到完全消化,但可以破坏藻类的存在形式,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鲢鳙鱼对于微囊藻和颤藻的治理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吉力湖鲤鱼的生长情况,为吉力湖鲤鱼的增殖放流、渔业捕捞和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建议,本研究对吉力湖鲤鱼进行了体长、体重、年龄的测定和生长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吉力湖鲤鱼的体重-体长方程为W=0.053 9×L~(2.803 3)(R~2=0.967 2)。(2)生长比速、生长常数及生长指标证实吉力湖鲤鱼的生长高峰在1~+~2~+龄和5~+~7~+龄。(3)吉力湖鲤鱼最大体长L_∞=76.76 cm,最大体重W_∞=10 380 g,体长生长方程为L_t=76.76(1-e~(-0.134 4(t-0.072 18)),体重生长方程为W_t=10 380(1-e~(-0.134 4(t-0.072 18)))~3。(4)吉力湖鲤鱼的体长生长速度方程为Lv=10.32 e~(-0.134 4(t-0.072 18)),是一条内弧形、不具拐点、由快到慢的曲线;吉力湖鲤鱼的体重生长速方程为Wv=4 185(1-e~(-0.134 4(t-0.072 18)))~2×e~(-0.134 4(t-0.072 18)),是一条具有拐点的S型曲线。拐点位于8.246龄,体长为51.17 cm,体重为3 075 g。(5)吉力湖鲤鱼体重生长加速度方程为Wa=562.5 e~(-0.134 4(t-0.072 18))×(1-e~(-0.1344(t-0.072 18)))×(3 e~(-0.134 4(t-0.072 18))-1)。在3龄前呈上升趋势,3龄后迅速下降,到达拐点8.246龄时为零。  相似文献   

3.
闽江中游鲢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茂元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1):124-129
为了研究闽江中游鲢的年龄组成和生长情况,根据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闽江中游段采集的126尾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样本,通过对其鳞片年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鲢的年龄判定与生长特性。结果显示:闽江中游鲢的体重范围为310.6~9420.8 g,体长范围为23.4~86.9 cm;鳞片的年轮主要表现为闭合切割型和疏密特征,由1 +~7 +共7个年龄段组成,其中优势年龄组为3 +~4 +龄。体长与体重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0.027×L 2.953,幂指数接近3,表明闽江中游鲢属于匀速生长类型。拟合Von Bertalanfly的生长方程为:Lt=106.696×[1-e -0.147( t +1.1443)],Wt=26332.083×[1-e -0.147( t +1.1443)] 2.953。生长拐点年龄为ti=5.923,与其他水域鲢种群相比,其生长性能略低。因此,建议闽江中游鲢的开捕规格体长大于70 cm,体重大于7.7 kg,同时规范渔具渔法,以降低捕捞强度,加大资源养护力度,促进闽江鲢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松花江干流鲢的年龄与生长特性,为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于2018、2019年的6—10月在松花江干流6个站点随机采集335尾鲢样本,采用鳞片鉴定其年龄,退算了鲢各年龄段的体长、体质量。采用Keys公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以及生长特征指数φ分析了鲢体长、体质量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鲢雌雄个体间的生长速度无显著性差异,松花江鲢体长、体质量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_t=74.555*[1-e^{-0.258\cdot(t_i-0.113) } ];W_t=7006.927*[1-e^{-0.258\cdot(t_i-0.113) }]^{3.0894}$。鲢体长生长速度曲线无拐点,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降低;体质量的生长速度曲线具有拐点,拐点年龄为4.485龄,对应的体长、体质量分别为50.42 cm和2095.12 g。和长江群体相比,松花江干流鲢的年龄和规格较大,但其生长速度较慢。鲢的生长除受到不同群体的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栖息环境的水温、饵料生物密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林蛙年龄与体重、油重的关系。[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林蛙(n=429)样本的体重和油重进行聚类统计分析,初步划分林蛙的年龄组;应用石蜡切片法将随机挑选的不同体重和油重的中国林蛙的股骨样品制成切片,观察股骨横切面上的年龄生长线数量,鉴定中国林蛙样品的年龄,从而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年龄组,通过股骨切片验证可准确划分1~4龄林蛙,1龄中国林蛙体重范围是15.56~21.95g、油重范围是0.45~1.01g,2龄中国林蛙体重范围是21.13~35.78g、油重范围是0.98~1.74g,3龄中国林蛙体重范围是29.18~43.91g、油重范围是1.52~2.45g,4龄中国林蛙体重范围是40.00~54.75g、油重范围是2.17~2.96g。[结论]本实验提示可以通过中国林蛙的体重和油重判断中国林蛙的年龄。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口虾蛄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并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水温15℃~31℃条件下,通过测量体重、体长等指标,对当年口虾蛄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0日龄口虾蛄经100天培育后,体长从(8.20 ± 0.45)cm增至(11.79 ± 0.67)cm,日均增长0.036 cm,体重从(7.14 ± 1.17)g增至(20.54 ± 3.44)g,日均增重0.134 g。(2)当年口虾蛄的体重与体长的拟合方程为W=0.016L2.879(R2=0.978),其b值接近于3;体长、体重与养殖日龄的最佳方程均为指数函数。(3)当年口虾蛄的肥满度在30日龄时最高,90日龄最低,肥满度与养殖水温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在水温23℃以上时,口虾蛄的瞬时增长率、瞬时增重率指标逐渐升高并在90日龄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口虾蛄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生长效果良好,其体长与体重的生长基本同步,适宜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7.
达里湖东北雅罗鱼的种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在东北雅罗鱼的繁殖季节、生长季节采集的材料鱼的形态特征、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达里湖东北雅罗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资源衰退和捕捞过度的问题,捕捞规格应为体长大于17cm,体重大于83g.依据测量分析结果推算出东北雅罗鱼体长生长、体重生长与年龄的拟合方程.研究出该湖主要限制因子是其水体中过高的总碱度和pH值以及Ca2+的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8.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杨立明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 ,导致种性退化 ,影响产量和品质。甘薯通过脱除病毒 ,既提高了产量 ,又改善了品质。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对脱毒甘薯进行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平均增产 18.2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大、中率高 ,薯皮光滑 ,增产效果显著。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1.1 营养生长旺盛 ,光合作用强。对脱毒甘薯龙岩 7- 3栽后 30 d调查 ,脱毒苗比未脱毒苗单株主茎增加16 .2 % ,叶面积增加 5 0 % ,茎基部分枝数增加 36 .1% ,茎叶鲜重增加 37.5 %。栽后 …  相似文献   

9.
刘源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7):144-149
[目的]通过探究茶巴朗湿地内的外来物种大鳞副泥鳅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为控制和治理包括大鳞副泥鳅在内的外来鱼入侵提供基础参数。[方法]取微耳石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299尾大鳞副泥鳅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已在茶巴朗湿地形成了自然种群,个体体长范围为5.13 cm ~16.92 cm,体重范围为1.22 g ~49.89 g;种群由2龄~8龄共7个年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4龄~6龄;相关分析表明雌雄的体长与体重无显著性差异,其种群体长体重表达式为:W=0.010L2.917 ,呈匀速生长;逻辑斯谛生长方程为:Lt=12.740/(1+e0.803-0.530*t),Wt=16.740/(1+e0.803-0.530*t)2.917,拐点年龄为3.5龄,对应的体长与体质量分别为9.44 cm,6.99 g。[结论]与平原地区相比,茶巴朗湿地大鳞副泥鳅在年龄结构上表现为高龄个体增多;在生长特征上表现为个体减小,生长指标下降,这些变化可能是该外来物种为了更好的适应高原低温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鲢、鳙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主要成员,是城乡水产品消费的主要品种。鲢、鳙鱼具有食物链短、生长快、个体大、易养殖、成本小、市场需求量大等优良生产性能,是我国大水面养殖的最佳对象,也是池溏主要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乳酸菌发酵鳙鱼肉糜并对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可显著增强鳙鱼肉糜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但对其Fe2+螯合能力影响不显著。乳酸菌发酵是改善鳙鱼肉糜抗氧化活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淮南麻鸭生长模型及体尺体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Gompertz、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拟合0~9周龄的淮南麻鸭体重。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度R2=0.9949,生长拐点为5.29周龄,拐点体重为1071.81g,最大日增重35.73g,生长模型为:Y=2913.49×exp(-exp(1.23-0.23x))。淮南麻鸭的体重与体斜长、胸围、胫长呈极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池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探索黄河鲤的生长规律,于2017年5—10月开展了养殖试验,获得其成活率和饲料系数,并通过测量其体长、体质量和体高,对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约5个月的养殖,黄河鲤成活率92.6%,饲料系数1.38,体长、体质量和体高的平均值分别为21.13 cm,689.21 g和7.73 cm。相应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0.88%~15.53%,9.15%~46.44%和13.82%~22.04%,肥满度在2.84~7.31之间变动。体长(LS)与全长(LT)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LT=1.721LS+0.4517 (R2=0.9998),体长与体质量(W)的回归方程为:W=0.0174L3.2946 (R2=0.9725)。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LSt=29.354 (1-1.082e-0.399t)3,Wt=1790.916 (1-1.688e-0.547t)3,LHt=9.352(1-1.688e-0.54t)3,投入产出比为1:1.19。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且经济效益良好,为皖北黄河鲤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滤食性动物放流对西五里湖的生态修复作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生物操纵原理,以TP、TN、NO3--N、NO2--N、NH4+-N、CODMn、Chla、SD等为主要水质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研究了滤食性生物螺(C. cathayensis)、蚌(Hyriopsis cumingii)、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ys nobilis)放流对西五里湖湖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放流后,西五里湖水体透明度有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提高了26.8%,其中最大值达60cm,比放流前提高了91.7%;TP含量呈下降趋势,8次监测中有6次的测定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水质要求,占总监测次数的75%;虽然8次监测中的TN含量均属劣Ⅴ类,但其含量与放流前相比有降低趋势;同时,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也从放流前西五里湖高于东五里湖,转变成放流后东五里湖高于西五里湖。说明向富营养化湖泊放流滤食性生物对提高水体透明度、降氮、除磷具有良好效果,能够使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120尾当年鱼种(初始体重47.8g左右),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I组、II组、III组,每组30尾)在水族箱中进行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I组饲喂基础日粮+0.05%纤维素酶,II组饲喂基础饲料+0.1%纤维素酶,III组饲喂基础日粮+0.2%纤维素酶,每天投喂4次,试验期共饲养49d,探讨外源性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草鱼增重率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都提高;体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单方制剂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草鱼幼鱼的抵抗力和存活率,研究不同剂量的鱼腥草单方制剂在不同时间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将鱼腥草细粉分别按质量分数1%、2%、3%的比例添加到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草鱼幼鱼(10.83±0.57) g 90 天,每30 天取样,分别测量生长指标、肌肉成分以及溶菌酶和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草鱼的尾均重和增重率,并在30、60、90 天都显著高于1%和3%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提高草鱼溶菌酶活性和NO的含量,但只有2%试验组投喂60 天时能显著提高草鱼机体内溶菌酶活性和NO含量(P<0.05),但对不同脏器亦存在作用时间的差别。各试验组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被诱导升高。各试验组GOT和GPT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GPT活性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其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综合研究认为:鱼腥草单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适宜投喂周期为30~60天,适宜添加剂量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