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 稻田改造 稻田养蟹必须选择进、排水方便,蓄水力强,涨水不淹的稻田,每丘(自然田)2-10亩。在稻田四周挖一条宽2米、深1米的环沟,田块中间挖数条小沟,将田块划成数小块,做到沟沟相遇。1/3的水沟面养水花生、水葫芦等,为蟹栖息、觅食、躲避敌害袭击,提供良好场所。每丘田埂高度30-50厘米,内埂用较牢固的尼龙层膜围成防逃墙,并向内倾斜45-50度。进、排水口处用聚乙烯网扎紧;田埂上再建一道铁栅或网栅。蟹种放养前,彻底清除稻田里的青蛙、水蛇、黄蟮等,放蟹前15天,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对水全面泼洒,杀死敌害和病菌,改善水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稻鱼双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设施是获得稻田养鱼高产高效的基础,现将稻田养鱼开沟挖凼的几种方式介绍如下:平田式此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使田埂高50厘米~70厘米,顶面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厘米~50厘米,沟面宽30厘  相似文献   

3.
李冬 《新农村》2007,(10):22-22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稻田的选择和整理(1)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好、保水力强,排灌方便的田块,单、双季稻田均可。(2)加高加固田埂,埂高50 ̄70厘米,宽50厘米,并夯实。在田中成对角处各设置1个进水口和排水口,在进排水口处安置好滤网,防止鱼逃跑。(3)在稻田进水口处建1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  相似文献   

5.
李冬 《新农村》2007,(10):22
1.平田式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稻田建设养殖黄鳝的稻田面积最好在667平方米以内,且要水源充足。养殖稻田要建好防逃设施,建造方法是:在稻田四周砌1米多高的单砖墙,并保证水位线以上墙的高度达到0.5米,同时要用水泥勾缝。也可将田埂加宽至1~1.5米,在埂壁及与田底交换处用油毡纸铺垫,上压泥土,这种设施也有较好的防逃作用,养殖者可因地制宜建造防逃设施。另外,每块稻田应沿田埂开挖一条围沟,并在田中心向外纵横各一开条厢沟,沟宽50厘米,深25—30厘米,围沟与厢沟相通,使每一块稻田分成4小块,排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挡拦,以防黄鳝顺水逃逸。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村副业,它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由于泥鳅能钻松稻田泥土,吃掉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稻田选择及设施建设选择土壤为弱酸性、不漏水的旱涝保收田进行改建。田埂层层夯实,不漏水,高出水面30~50厘米。沿田埂开挖一条宽30~50厘米、深30厘米的鱼沟,田中开几个面积为4~6平方米的鱼坑,深30~50厘米。鱼沟、鱼坑的面积约为稻田总面积的5%。田埂四周插上木板或钙塑板(入泥30厘米),用以防逃。在排水口要建二道网,外侧可用聚乙烯网,内侧用金属网。2.施基肥与放养放鳅前先将…  相似文献   

8.
稻鱼共生。水稻选择两优慈4、两优培9、威优111、冈优22、冈优725等生育期较长、产量高、抗性较好的品种。选择水源方便的稻田,在靠水源的一角或一端.挖一鱼池(占稻田面积5%至10%),池深1.5米.田埂加高到50厘米、加宽到40厘米。根据稻田大小、形状,开掩成“十”字、“日”字、“田”字、“井”字等形状的鱼沟.沟宽60厘米,沟深50厘米,并使鱼池与进出水口相连。  相似文献   

9.
1.田块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畅通的田块,加高田埂至50-70厘米,宽40-50厘米,压实捶紧。根据田块大小挖成田字形鱼沟,每隔15~20米开一条横沟或竖沟,距田埂2-3行茭白苗外开挖一条沟,深、宽40-60厘米,鱼溜开在鱼沟交叉处或注水口附近,面积2-5平方米,深1.0~1.2米。进排水口安装网栏设施,养虾滤网密度为6~8目;养蟹则在田埂内侧用钙塑板、石棉瓦、塑料薄膜等材料搭建50~70厘米高的防逃墙;养螺设置较密的棚栏或密网。稻田翻耕后,每667m2(水层10-20厘米)用生石灰50-75千克兑水泼洒消毒,消灭敌害生物、野生鱼类。  相似文献   

10.
一、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畅通的田块,加高田埂至50~70厘米,宽40~50厘米,压实捶紧。根据田块大小挖成田字形鱼沟,每隔15~20米开一条横沟或竖沟,距田埂2~3行茭白苗外开挖一条沟,深、宽40~60厘米,鱼溜开在鱼沟交叉处或注水口附近,面积2~5平方米,深1.0~1.2米。进排  相似文献   

11.
一、稻田的选择与改造 稻田选择进排水方便、土壤层较厚、不漏水的田块。养殖前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为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形。也可沿田埂挖成“口”字形,呈中间高四周底的池形结构。水面面积占田块面积的比例可多可少,但最好不要少于15%。  相似文献   

12.
一、稻田选择用来养殖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交通便利,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面积在5亩左右为宜。二、田间工程1.环沟栽秧前,在田块四周离田埂1米左右的地方挖环沟,横截面为梯形,上口宽1米、下口宽50厘米、沟深50厘米。2.田间沟在田中每隔30米开挖垂直于田块长边且与环沟相通的沟,  相似文献   

13.
1 田块选择与设施 养虾稻田必须保水性能好,能排能灌,土质粘土或壤土,pH7.5~8.5,稻田宜长方形、东西向.田埂筑成高出田面1m,宽60~80cm,夯实防漏.在田中开挖虾沟、虾槽,沟宽80~100cm、深60cm以上,呈"井”字形.在虾沟交叉点挖虾槽,槽深1m以上,面积20~30m2.沟、槽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内放置一些瓦片、砖头、竹枝等物.在稻田一角的田基上设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另一角设排水口,进、排水口用双层密网封口,以防虾逃和敌害进入.放养前,每667m2用生石灰50kg对沟、槽消毒后,在其中种植水生植物,占沟、槽总面积的20%~30%.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田块选建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畅通的田块,加高田埂至30~70厘米,宽30厘米,并捶打结实。每隔15~20米开一条横沟或竖沟,距田埂2~3行茭白苗处开挖一环沟,深、宽30~50厘米,鱼溜开在鱼沟交叉处或设在注排水  相似文献   

15.
一、苗床准备1.火炕规格炕长500~600厘米,宽200厘米,墙厚40厘米,高40~50厘米,炕内挖3道沟,沟宽40~50厘米。2.火炕做法中间1条沟在炕头靠墙处挖深90~100厘米,离炕头墙30厘米处,挖深60厘米,炕尾挖深30厘米,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鳅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由于泥鳅钻松泥土,吃掉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稻田选择及设施建设 选择土壤为弱酸性,不漏水的旱涝保收田进行改建。田埂层层夯实,不漏水,高出水面30—50厘米,沿埂开挖一条宽30—50厘米,深30厘米的鱼沟,田中开数个面积为4—6平方米的鱼坑,深30—50厘米。鳅沟、鳅坑  相似文献   

17.
<正>1.环状沟施肥法。即在树冠垂直投影外20~30厘米处,以树干为中心,挖一条宽40~50厘米、深50厘米的环状沟,底部填施有机肥和少量表土,上面可撒化肥,然后覆土。一般幼树每株施有机肥50千克,成龄大树100千克左右。2.放射状沟施肥法。即在距树干1米左右处,以树干为中心,向外围等距离挖4~8条放射状直沟,沟宽30~60  相似文献   

18.
杨保国 《农技服务》2005,(10):34-34
1、选择稻田。进行改造冬水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性好的稻田。水稻收割后将稻田翻犁一遍,不要耙碎,用田中泥块加高加固田埂,打紧夯实。使稻田蓄水深达70厘米以上,并按稻田形状与面积大小,在田内开挖“十”、“丰”或“井”字形鱼沟,沟宽60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续第5期第24页)五、稻鳅综合种养稻鳅综合种养要做好田间工程和存塘泥鳅暂养管理。1.田间工程(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不受旱涝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田块底层保水性能好的稻田。稻田土质肥沃,以黏土和壤土为优,最好有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2)稻田改造。一般采用"边沟+鱼坑"形式,稻田中间可开挖十字沟。在稻田的斜对角设置进排水口,并在进排水口安装拦鱼栅。进排水口是泥鳅可能逃跑的主要位置,必须做好防逃措施。沟坑的开挖,主要根据稻田放养泥鳅的规格和数量以及预期产量而定,要做到暂养沟、环沟、田间沟沟沟相通,"三沟"面积以种养总面积的5%左右为宜。稻田养鳅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能否做好防逃工作,除进排水口外,应在埂基四周埋设防逃网片,可采用20~25目的聚乙烯网片,埋入土下15~20厘米,防止泥鳅钻洞逃逸。  相似文献   

20.
一、培育鳅种   鳅苗在育苗池强化培育 30天后,体长已达 3- 5厘米,体重 1- 2克,并出现本能的钻泥习性,必须实施分养。分养可转入在稻田培育,使之达到体长 5- 6厘米、体重 5- 6克的鳅种。放养前将四周田埂加高加固,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 10平方米的鱼坑,深 50- 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