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刘芳 《福建茶叶》2016,(12):121-122
在茶叶生产与机械创制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茶叶种植、采摘与加工的机械品牌和生产经验。本文就自走式采茶机生产应用过程中,液压系统的设计进行阐述。所以,我们必须结合自走式采茶机的应用状况,优化液压系统的设计思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液压系统的设计状况进行试验,从而为自走式采茶机的功能发挥提供帮助。通过开展相关试验活动,从而对自走式采茶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状况形成全面有效了解。  相似文献   

2.
外文文摘     
关于自走式采茶机[日]/大场正明//农业技术研究,1985,39,N0.10,63-65。日本自1961年开始使用机动和电动的背负式单人采茶机,1965年开始研究双人抬式采茶机具有一个驱动轮和两个支撑,由一人操作。机械全长2.4m,高1.3m,宽2m,重120kg,切割幅1.07m,采用2冲程80cc发动机。自走式采茶机的工作效率、采摘质量比双人抬式采茶机稍差,但省力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自走式操作人员的能量代谢强度(RMR)值上午为2.5,下午为3.0,双人抬式操作人员的RMR值上午为5.3,下午为5.7,前者约为后者的一半(RMR值越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自走式采茶机的设计原理与农艺需求,设计了一种跨行自走式机架.经理论分析,确定该机架由空心圆钢焊接而成.同时运用ANSYS对设计的机架进行了静力学强度分析和振动特性分析.静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应力、应变发生在机架左后方上部圆钢焊接处,分别为27 Mpa和0.2 mm,表明机架强度满足要求.约束模态分析得出了机架前六阶模态阵型与模态频率:第一、二、五阶为弯曲模态,第三、四为扭转模态,第六阶为弯扭组合模态;前六阶主频率分别为18.021、25.346、31.636、36.209、45.892、51.694 Hz.分析可知,自走式采茶机激振源主要包括:为发动机——38.3~41.7 Hz、切割器——20 Hz、路面激励低于3 Hz,与机架前六阶主频率相互错开,故而机架不会发生共振.研究表明设计的机架满足自走式采茶机的总体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机采茶鲜叶分级设备存在的分级效率低、对鲜叶损伤大等问题.以振动式机采茶鲜叶分级机为试验对象,提出了一种茶鲜叶粘弹性物料建模方法,并以振动频率、振动方向角、振幅为自变量,以筛分率、优质茶筛分率为目标优化值,基于EDEM软件对其进行仿真试验,运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到优化参数为振动频率29.0 Hz、振幅9.0 mm、振...  相似文献   

5.
《茶叶》1986,(1)
因劳力不足,促使茶叶采摘从手采、剪采,逐步发展到应用单人和双人动力采茶机,1983年春,平坦茶园开始应用自走式采茶机。而最近又出现了一种网式采摘技术,由于采摘质量可与人采相同,效率则为手采的10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邱贵春  卢景忠  薛飞 《玉米科学》2008,16(6):152-155
采用液压折腰转向原理对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进行设计研究与试验。该机一次可收获两行玉米,整机体积小,转弯半径小,操作方便,保养维修简单安全。整机结构配置新颖独特,实现收获自走式、集穗箱液压升举翻转拖车式,使转弯半径达到2.5 m。工作部件摘穗辊设计为螺旋圆锥凸棱组合式,抓取能力强、子粒损失少。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大宗茶机械化采收,提升大宗茶鲜叶采收效率与质量,针对目前仿形采茶机感知传感器易受接触作用力、自然光照或茶蓬面叶片间隙影响,提出了融合2D激光雷达与航向姿态参考系统(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AHRS)的采茶机割刀仿形距离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精度验证试验台与自动仿形采茶样机,分别开展了室内与田间试验。采茶机采用2D激光雷达测量采茶机割刀仿形距离信息,为提升测距精度与实时性,结合AHRS感知的加速度信息,提出了融合2D激光雷达测距与加速度信息(Fusion of2D-LiDAR ranging and acceleration,FLRA)的采茶机割刀仿形距离估计算法,并研制了算法精度验证装置和方法,验证了算法有效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处理前仿形距离测距误差均值为36.53 mm,标准差为23.21 mm,算法处理后仿形距离估计误差均值为8.56 mm,标准差为6.31 mm,算法处理后的输出数据延迟更小,提升了仿形距离测距精度与实时性。田间试验表明,鲜叶采收效率达180~210 kg·h-1,割刀...  相似文献   

8.
采茶机切割器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有光 《茶叶科学》1986,6(2):47-52
本文用多元回归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建立茶芽切割质量与往复双动采茶机切割器系统的设计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引进优化理论,求得该系统的最佳设计参数为:行程 s=13毫米,刀高 h=10毫米,平均切割速度 V_d=0.25米/秒,速度比λ=0.8,经过室内和茶园台架试验证明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9.
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采摘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优茶“采摘难”已经成为我国主要产茶省茶叶生产中的普遍问题,亟待机械装备及工艺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以新型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为机械化采摘的主要设备,分别就不同采茶机采摘效果,机采叶成品茶品质,机采工效和成本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可以有效提升机采叶的完整率和优质鲜叶比例,鲜叶整体完整率可以达到70%左右;与手工采摘相比,采用该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工效,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我省茶叶产量以年平均10%的速度递增、茶叶生产所需劳力逐年增大,劳力问题日愈严重,采茶用工约占整个茶叶生产用工的55%,在采摘上实现机械化意义重大。但多年来国内在研制和推广采摘机械上争议颇大,而我省茶叶界还未开展过这方面工作,因此,作者认为实现采茶机械化的途径应该为:品种→茶园管理→适用机具研制→鲜叶分级→适制性加工,加强人员素质培训,使我省茶叶更上新台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省茶叶经济有了迅猛发展,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80多万亩,1988年全省茶叶产量为110万担,茶叶总产值3亿多元,十年间茶叶产量以年平均10%。左右速度递增。茶叶作为我省的大宗土特产品,其稳定发展给我省农村经济带来了可喜变化,是我省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深入,各种模式的农村经济异军突起,大量劳动力涌入各式规模的加工行业,各种致富门路改变了以往农村的传统经营思想。在江南各省份中,福建人口原本就最少,在现代经济状况下,我省茶叶劳力问题已日愈突出。茶作为季节性植物,生产期短,劳动力集中,特别是在采摘期间要集中大量劳动力适时采摘鲜叶,近年来我省茶园的劳力投入与我省茶叶的迅猛发展愈来愈不相适应,大量的茶叶无法适时采下,造成叶质粗老、品质下降。据估计,我省千亩以上的连片茶园每年因无法采下的鲜叶损失不少于百担,加之鲜叶粗老所带来的损失是惊人的。另一方面采茶工资近年来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仅以我所为例,1981年年平均采茶工资为0.07元/斤,1989年平均采茶工资为0.20元/斤,春茶前期每制一斤干茶单采茶工本费就达2.0元左右。1986年以来,我省已有相当多茶场(厂)分别从江西、安微、湖南、四川、江苏等省招进采茶、制茶工人,以补劳力之不足。因此,研制和推广适应我省茶叶生产特点的采茶机械及相配套的农艺措施,是我省茶叶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我国茶叶劳动力分配为:采茶用工为55%,田间管理为40%,制茶5%,由此可见采茶工本费在茶叶成本中所占比例。日本由于在茶园管理、采摘、制茶等方面实现机械化,茶叶生产率比我国高出9倍。一般机采与手采相比,单人采茶机可提高工效5倍,双人采茶机可提高10—20倍,而机采成本仅为手采的20—50%。我国在采茶机械化方面走过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从1958年着手研制至1987年前,虽然有十八种不同型号的茶叶采摘机具通过了不同级别的鉴定,但都未能普及应用。“六·五”期间国家经委花费巨大精力,将茶树修剪机及采茶机的研制分别列为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组织了安徽农机所,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祁门茶机厂、苏州动力机厂等单位联合攻关,样机虽都已通过鉴定,但在推广上却遇到重重困难,主要表现为: (1)关键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如国产微型动力源及传动部件无法适应采茶机械要求; (2)推广应用缺乏系统性研究实例,农艺措施不配套; (3)机采茶园产量及机采叶质量存在较大争议; (4)单机价格高,一次性投资大。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国内在研制、推广、应用采茶机具上受到一定限制,一些茶机厂家干脆从日本引进采茶机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30年来国内已有浙江、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分别进行探讨,我省也于80年代初期从日本引进采茶样机供研制分析。现在随着我省经济发展,在我省推广和应用采茶机械已势在必行,但由于我省在这方面仅作过小区试验探讨,采茶机自身质量及国内茶叶界在机采茶方面的争论使大家感到实现采茶机械化虽然迫切,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感到茫然,为此,仅提出个人的一点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雷天  华伦胜 《茶叶通讯》2006,33(4):40-42
本文通过对湖洋乡主要茶场的调查分析。对当前茶叶采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一是茶叶采摘上搞好分期分批采茶。严格采摘标准。加强配套措施,推广采茶机具;二是经营管理上做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完善承包责任制。健全茶叶验收制度和使用洁净用具等。  相似文献   

12.
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现行茶叶采摘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目前的茶叶采摘时期和采摘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永兴茶区现行的大宗茶采摘时期掌握偏迟,采下原料较大,难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产品。按照永兴茶区掌握的采摘期进行三种不同采摘方式比较,以双人采茶机采摘效果最佳,手采质量最差;单人采茶机与双人采茶机比较,双人采茶机采回原料的芽叶完整,破碎率低。永兴茶区的地势较平缓,推广应用双人采茶机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机采茶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机械化采摘是解决"采工荒"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但机采茶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对机采茶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茶叶机械化采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碧林  俞燎远  钟海东 《茶叶》2016,(3):159-161
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喜阴喜湿和喜漫射光、怕强光直射的特性,适度遮阴的条件下,可改变茶园田间小气候,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茶叶和杜瓜立体栽培,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作者认为,一般茶树品种皆可套种,然白化类黄化类茶树品种尤为适应。杜瓜密度以每667m~220~30株为宜,杜瓜藤蔓在棚顶30%~40%左右的遮阴率为佳,将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茶叶品质。过密藤蔓造成茶园过度遮阴,茶树冠面阳光不足将影响茶树生长降低茶叶产质量。杜瓜套种使春茶开采期提早2~3天;每667 m~2茶园增收茶叶450元,杜瓜籽增收2700元,净产值增加2100元,比普通茶园增收20%~30%。  相似文献   

15.
摘要:茶园实现高效优质机械化采摘,树冠的构成状况是关键环节之一。综述了茶树树冠培育制度中茶树品种、修剪方式、施肥方式、采摘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吴平 《茶叶》2015,(2):86-92
通过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与《六堡茶》标准在编写依据和方法、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两标准的异同。结果显示,《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是在《六堡茶》基础上增加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内容制定而成,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产品保护范围、原料种植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茶树品种、栽培技术、采摘、毛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等,产品等级从7个等级缩减至5个等级,前者比后者要求更宽广、更严格。《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对保证六堡茶质量特色、提高质量水平,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中泽  谢继金 《茶叶》2005,31(2):95-96,112
春茶开采期与乌牛早相当或比乌牛早迟1~2天,属于特早TG茶树品种;单位面积树冠的春茶芽叶萌发密度和产量略高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春茶的茶多酚含量低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酚/氨比明显低于乌牛早和福鼎大白茶,是加工扁型和单芽名优绿茶的优质品种."香山早1号"茶树品种对倒春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白叶1号茶树品种的不同采制时间对长兴紫笋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白叶1号加工的紫笋茶外形和叶底质量有下降趋势,但在开采约1周之后至结束约1周之前期间滋味、香气和汤色均较佳;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比较稳定,茶多酚的量呈上升趋势,氨基酸含量表现为下降变化,开采1~2周的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田间不同生产方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微区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和氮肥施用水平(200、450 kg·hm-2)下茶树春季新梢产量、品质成分和15N氮素吸收利用等变化。结果表明,新梢产量主要受采摘标准影响,一芽三叶的产量是一芽一叶的1.8~2.1倍,氮肥用量对春季新梢产量影响不显著;采摘标准对氨基酸含量特别是对茶氨酸等品质成分的影响大于施氮水平,以N2水平(N 450 kg·hm-2)下采摘一芽一叶的含量最高;成熟叶含氮量从初冬到春茶结束呈下降趋势,说明叶片内氮素在春茶期间发生再利用,但其肥料氮占全氮的比例(Ndff)在增加,可能是氮素吸收和再利用的共同结果;供氮水平对新梢Ndff的影响大于采摘标准,而新梢采摘的氮携带量主要受产量影响,低氮条件下新梢15N回收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采摘标准和施氮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15N氮素的吸收分配产生影响,但两个氮肥水平都能基本满足不同采摘标准下茶树对氮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茶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本文就贵州茶叶发展现状与趋势、规模发展后将会带来的茶叶剪、采矛盾,提出了的相应缓解矛盾的措施和具体推广茶园剪采机械作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