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榨菜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为四川特产,是我国南、北方人们喜食的蔬菜种类。目前,北方食用的榨菜基本上全靠南方调运,费用较高。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1992年从外地引进早园榨菜品种,对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反复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1992年至1994年在全县5个乡镇搞了20多个试验点,本着边试验、边示范的原则累计种植面积11公顷,平均公顷产量为12000公斤,高产达15000公斤,公顷产值9600元,扣除公顷成本930元,榨菜公顷纯收入8670元。  相似文献   

2.
榨菜又称茎用芥菜,属十字花科长日照蔬菜,原产在我国西南地区,为我国独有,四川的特产。近两年,双辽县种籽公司引进部分榨菜品种,在全县进行多点试种,平均亩产净菜头2450公斤,亩产值达1000元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榨菜茎、叶和菜头均可制成咸菜,炒食新鲜榨菜头更独具风味。现将榨  相似文献   

3.
‘金萱’又名‘台茶12号’,德化县引种种植后,表现出良好的生产特性,初制加工的乌龙茶、红茶,质优价高。主要介绍‘金萱’茶树品种在德化县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福州市种植的优良桃品种,并为今后的育种及栽培技术提供依据,对‘宁平’、‘TRT’、‘Flordking’、‘03-1’、‘2-14w’、‘5-32w’、‘5-30E’、‘5-23w’等8个桃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试验,初步结果表明:‘TRT’、‘Flordking’和‘2-14w’在福州市表现好,有较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0年代青岛地区晚熟番茄的主栽品种主要采用我所评选出的‘北京廿一号’。但经多年种植后,种性逐渐退化,60年代末发现该品种对黄萎病感病严重。 1970年又引入‘台湾红’,虽比‘北京廿一号’抗病、产量也较高,但仍不理想。为了解决我市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黄萎病严重为害问题,进一步提高番茄的单位面积产量,从1971年开始我所开展了广泛的引种试验,同年秋季由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国外引种纵引入6个国外番茄品种经1972年初步观察‘弗洛雷德’的总产量最高,亩产4091.9公斤,比‘北京廿一号’增产4.01%-13.00%。1972—1975年我所先后试种了143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圆铃1号’、‘圆铃2号’的引种观察及栽培,综合比较后得出,‘圆铃2号’综合品质高于‘圆铃1号’,但考虑品种结构的优化与搭配,二者均适宜在曲阜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
‘红阳’猕猴桃在重庆开县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阳’猕猴桃新品种在开县进行的引种试验表明:引进的‘红阳’猕猴桃品种在开县生态条件下能正常萌芽开花结果,猕猴桃在开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结合开县引种‘红阳’猕猴桃经验,提出一套系统的‘红阳’猕猴桃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番茄秋季栽培,在我县已有多年的历史。一般亩产1650公斤,典型产量达4000公斤,因其生育期短,省工省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县大秋播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太白高山蔬菜产区西葫芦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适合太白高山菜区种植且符合市场需求的西葫芦品种,2014年5—8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白蔬菜试验示范站对23个西葫芦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通过观察统计生育期、主要植物学性状、综合抗病性和产量,经综合分析后确定适宜品种。结果表明:‘富418’最适宜在太白种植,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抗病性好和产量高;‘富318’次之;而‘NS1401’、‘NS1402’、‘NS1407’和‘坂田21’较对照组‘赛纳’各有所长,差别不大;其余品种与‘赛纳’相比,严重减产。建议在太白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富418’和‘富318’;也可以将‘NS1401’、‘NS1402’、‘NS1407’、‘坂田21’及‘赛纳’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种植,以增加品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芍药品种,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芍药的花朵性状、开花性状、数量性状以及生长性状4个方面,选择了花色、花型、花瓣质地等12个具体的评价因子,建立引种芍药综合评价体系,对引进的11个芍药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1个芍药品种中,‘绚丽多彩’‘杨妃出浴’‘沙金冠顶’‘春晓’‘红峰’5个芍药品种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大富贵’‘黑海波涛’‘紫凤羽’‘舞衣’4个芍药品种的综合评价值中等,‘蓝玉藏金’‘赤芍’2个引种芍药品种综合评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1.
‘少核默科特’橘橙在潮汕地区进行3~4年引种表现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潮汕地区生势壮旺,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良,表现出早结、丰产、稳产等特性。同时,总结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结合汶上县的地理位置、主要气候特征,总结‘元林’核桃在该地区的引种表现,并从园地选择、苗木选择、授粉品种的配置、科学栽植与管理等方面总结‘元林’核桃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设施黄瓜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产量及抗病性等农艺性状良莠不齐的问题,对引进的11个黄瓜新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富阳5号’和‘早丰56’的综合性状最佳,‘宝丰’、‘奥运之星’较好,均可作为当地塑料大棚栽培的黄瓜优良品种来推广种植,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榨菜是我国独有的一个蔬菜品种,其加工成的产品,质地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供应期长,耐贮运,所以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是我国传统的名特产蔬菜之一。榨菜的主要产地是四川、浙江等地,以四川栽培历史最久,面积最大,产品质量最好。邯郸市为增加蔬菜新品种.解决“南榨北调”问题,早在50年代就开始引进四川榨菜进行试种,但由于引进的品种不适宜,气候条件不适应,虽经多次引种均未获得成功。究其原因,一是四川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差别甚大,二是四川的榨菜品种生长期大部分都在120天以上,始在北方种植.春播不能越夏,且易抽薹,夏播更忍受  相似文献   

15.
从‘金秋红蜜’桃的引种表现看,该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结果期早,果个大,采摘期长,耐贮运,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品种。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金秋红蜜’桃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多纳夫’系国外豌豆品种,于1983年引入我县,作为冬、春季收获鲜豆角剥粒的蔬菜,破季栽培成功。几年田间测产调查,亩产鲜豆角550~850公斤,可剥鲜豆粒250~450公斤,或种子160—350公斤。 该品种适应性强,栽培简易,已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带大面积种植,是破季菜中的骄子,成为外销蔬菜的骨干品种之一。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品种特性:在四川盆地东侧边缘的奉节县,属于亚热暖湿东南季风型自然气候条件,‘多纳夫’鲜豌豆角的栽培,夏播110天,秋播180天左右。株高35~45厘米,直立,叶宽厚,分枝力强,开花白色,结荚位低;单株结荚4~8个,每荚…  相似文献   

17.
殷永福 《蔬菜》1994,(4):6-6
黄皮洋葱栽培技术黄皮洋葱是玉溪地区近年发展起来的冬早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该品种8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第二年3月底就可以收获上市。由于上市时间早,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因而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年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总产量八百多万公斤,总产...  相似文献   

18.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又名青菜头、菜头,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种重要蔬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其加工成品称为榨菜.重庆是中国榨菜生产的发祥地,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加工原料生产最集中的优势产区[1].目前,全市茎瘤芥(榨菜)种植面积10万hm2以上,产量超过300万t,综合产值95亿元[2];拥有榨菜精深加工企业100余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近年来,茎瘤芥(榨菜)品种选育成效明显,先后选育推广一批丰产、抗病(逆)、耐抽薹、优质茎瘤芥(榨菜)优良品种,既丰富了茎瘤芥(榨菜)产品种类,又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现将重庆茎瘤芥(榨菜)主要优良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亢立 《蔬菜》2000,(11):10-11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面积不断扩大,种植蔬菜的种类也在日益增多,在全国的许多地区近几年早青一代西葫芦的栽培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每667m2产量可达5000~7000kg,不仅对调剂冬春蔬菜品种单一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应选择生长发育快、早熟高产、耐低温弱光、植株矮小紧凑的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早青一代西葫芦因其结瓜性能好、生育期短、特早熟而成为目前我国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的首选品种。 二、播种期的确定 早青一代西葫芦作冬春茬栽培时,…  相似文献   

20.
榨莱(茎用芥菜)Brassica junceavar tsatsai Mao,原产我国川东地区,其加工技术也发源于此。浙江榨菜是1931年从四川引入,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栽培品种,栽培季节,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都有较大的差异。浙江榨菜采用密植栽培,菜头适于整形加工,成品呈圆型,美观卫生,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浙江为我国第二个榨菜产区。而浙北的海宁、桐乡则是最早栽培榨菜的地区,几十年来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榨菜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