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绍夫 《落叶果树》1994,26(1):44-46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按核果类病毒病害,对核果类果树生产的危害是普遍而严重的。截止1986年,文献记载的核果类果树病毒约有161种,其中,桃41种,杏20种,李32种,樱桃68种。鉴于我国对于核果类果树病毒病...  相似文献   

2.
核果类果树茎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外核果类果树茎尖培养及其应用方面的文献为基础,对茎尖培养在核果类果树上的主要应用,影响核果类果树茎尖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述,提出目前核果类果树茎尖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效的解决途径,分析了核果类果树试管苗的驯化移栽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核果类环斑毒病Prunus Rinsspot Vi-rus是核果类果树广泛发生的一种毒病,欲知这种病毒的性质和对其深入研究,常需在试验室进行纯化工作,但所纯化的物质有否病原病毒,如有,则其含量多少,浓度高低,本文仅就核果类环斑病毒所含的浓度测定工作作一简要报导。  相似文献   

4.
山东核果类果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核果类果树包括桃(油桃)、李、杏、樱桃等多个树种,是我国落叶果树栽培的重要种类,对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满足对果品多样化的要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核果类果树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省果树产业...  相似文献   

5.
流胶病是桃、李、梅、杏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广西贺州核果类果树流胶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发病原因,发现果树品种、树龄、营养元素、土壤类型、气候因素、病虫害及修剪对核果类果树流胶病的发生均有影响,并提出增施腐熟有机肥、适当修剪并集中烧毁病死枝干、刮治病斑、喷药保护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促进广西核果类果树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杏(Prunus arm eniaca L.)作为主要核果类果树树种之一,在世界各大洲都有栽培。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给杏树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的是病毒,并且已应用ELISA方法检测出杏树病毒有李子苦痘病毒(PPV)、李枯叶坏死坏斑病毒(PNRSV)、李矮缩病毒(PDV)、苹果花叶病毒(ApM V)、苹果  相似文献   

7.
为重建核果类果树的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4~5个主要种或变种,共24个基因型,测定了其叶绿体非编码区atpB-rbcL序列。以桂樱为外种群,用PAUP软件计算数据集的得分,Modeltest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Mega计算遗传距离、变异,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atpB-rbcL在核果类果树各组间分子进化速率不同,差异公布不均衡;2)樱桃较其他核果类果树原始;李、梅、杏亲缘关系较近,梅、杏关系最近。核果类果树是一个单系群,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沿着2个方向进化,一枝进化为樱桃,另一枝沿不同的途径产生桃、李、梅、杏等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8.
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研究核果类果树的进化和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2 ~ 4 个主要种或变种共16 个基因型测定其ITS 序列,与从GenBank 下载的6 个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数据矩阵。采用二次置根法用樱桃置根,用PAUP 软件计算数据集在56 个进化模型的得分,Modeltest 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计算遗传距离、变异,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桃、李、梅、杏、樱桃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 核果类果树各组ITS1 和ITS2 的分子进化速率不同,信息量也不同;2. 核果类果树演化顺序为:共同的原始材料分化成樱桃、李、杏,再由李进化产生桃,杏进化产生梅;3. 辽杏较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原始,桃演化顺序是:巴旦杏—山桃—普通桃、新疆桃;4. 本结果支持将核果类果树分成4 个亚属。  相似文献   

9.
核果类植物是温带地区重要的果树资源,兼具良好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及园林观赏价值。休眠是核果类果树种子为应对不良外界环境而产生的适应性进化,有利于保障种群的延续,但不利于苗木的规模化繁育。为了优化核果类植物繁育技术,提高苗木繁育效率,对核果类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本研究重点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分别从果肉、内果皮、种皮、种胚4个方面对核果类果树种子休眠机制及休眠打破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基于综述结果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在阐明核果类果树种子休眠与萌发机制的基础上,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种子休眠问题提供思路与方法,并为乡土植物资源保护、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核果类果树樱桃李、山桃、毛樱桃和天山樱桃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采用带壳层积和裸层积相结合的处理方法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3种种子活力测定方法中电导法最有效,红墨水染色法和TTC染色法虽能测定核果类果树种子的活力,但试验效果不及电导法;4种核果类果树种子的层积时间都以60 d为好,且裸层积可以显著提高4种核果类果树种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1.
《北方园艺》2006,(2):F0002-F0002
黑龙江省园艺分院核果研究室始建于1977年,专门从事李、杏核果类果树的抗寒新品种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核果类果树病毒研究历史,病毒种类与主要病毒和类似病毒病的分布、危害、症状、病原和传播方式,以及核果病毒的鉴定方法,如指示植物嫁接和接种、血清学、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同时讨论了核果病毒的防治措施,包括检疫、控制毒源和传播、交叉保护、抗病毒育种、无病毒苗培育和应用及基因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核果类果树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综述了核果类果树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主要包括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果实经济性状等方面的遗传规律研究,以期为核果类果树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桃穿孔病是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核果类果树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多雾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核果类果树叶片大量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育成的核果类、浆果类果树抗寒良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育成的核果类、浆果类果树抗寒良种王中英童德中(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1)(山西农科院·太原·030006)我国近年来选育的众多核果类、浆果类果树的优良新品种中,有一部分品种具有较抗寒的特性,对寒冷地区栽培果树有重要价值,现择要介绍,供各...  相似文献   

16.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续二)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续上期45页)3桃花叶病桃花叶病(Peachmosaic)是桃树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首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Hutchins1932)。1931年在科罗拉多州仅发现7株病树,...  相似文献   

17.
中华寿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中华寿桃经济效益高,但比较容易感染细菌性穿孔病,在沿海滨湖地区和排水不良的果园以及多雨年份,常严重发生,如防治不及时,易造成大量落叶、落果、烂枝,削弱树势,降低产量、果实品质,影响第2年结果。 防治方法:(1)园地选择中华寿桃栽植在涝洼地和粘重土壤,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严重,因而生产中应选土壤干燥、土质疏松、排水及灌溉便利地块建园。(2)避免与其他核果类果树混栽除中华寿桃易感染细菌性穿孔病外,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亦能感病,尤其是吉和李的感病性极强,如上述果树混栽于同一园内,往往成为果园中的发…  相似文献   

18.
于绍夫 《落叶果树》1994,26(4):40-42
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毒病害(续三)于绍夫(烟台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4.2症状(续上期40页)4.樱桃小果病樱桃小果病(Littlecherry)是甜樱桃和酸樱桃的重要病毒病害。1933年首先在加拿大B·C·省发现,1947年确定为病毒病害(Fo...  相似文献   

19.
核果类果树胚培养研究进展和育种成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国内外核果类果树胚培养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培养基对桃、杏、李和梅胚培成苗的影响,对在核果类果树胚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分析了低温处理和胚龄对胚培成苗的影响,即核果类果树胚培养需要一定量低温处理,胚龄越长胚培成苗率越高(胚败育除外)。最后阐述了应用胚培养技术在桃和杏品种选育中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桃穿孔病是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核果类果树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多雾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核果类果树叶片大量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3种。1细菌性穿孔病1.1病原物(细菌)核果黄单胞杆菌。1.2发病症状1)叶。先出现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有一圈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背面溢出黏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