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在苏州日益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重视。随着苏州市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用于工业开发。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畜禽养殖受到制约,所以养殖户和养殖量总量逐年减少,但苏州的养殖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比较高,主要是集约经营,饲养规模不断增加以及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不当,都加剧了畜禽生命活动产生的排泄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养殖污染一直是苏州养殖业的发展的瓶颈,制约苏州养殖业做好做精。解决养猪生产中的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就是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本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发展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社会产业的重要支柱。发展畜牧养殖业,规模养殖是途径,而应采取何种方式,引导农民发展规模养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社会养殖实践证明,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养殖大户,是发展规模养殖的最佳方式。 (1)规模养殖已成为农村养殖发展趋势从农村畜牧养殖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民已由小量的传统的零散养殖向有一定规模存栏的大户养殖转变,从经济核算上讲,农民已逐步改变了过去粗放零散的不计报酬的养殖(如:养鸡吃蛋,养猪过年吃肉的习惯)而走上了科学的严格经…  相似文献   

3.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统一建设养殖小区内扩大规模养殖业,作为创建畜牧强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畜牧养殖业已被逐步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建设养殖园区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有利于净化农村居住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人畜分离这一问题;有利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实现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农区的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养殖业生产结构日益优化,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由落后的传统养殖向规模经营发展,进而又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养殖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稳定了物价,而且带动了饲料、兽药、食品、屠宰加工、皮革、制药、冷藏、贮运、毛纺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尽管这样,我们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区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自然资源匮乏、饲料原料不足、环境遭…  相似文献   

5.
养殖业起源于农村,最初农民养殖猪、鸡、鸭、鱼主要是为了食肉食蛋,有了剩余便卖出去换钱,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养殖的目的已经在逐步转变,许多农民靠着大批量的养殖猪、鸡、鸭、鱼、兔等成了农民企业家,这推动了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使市场对鸡鸭禽蛋肉的需求量增加,这更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农村自然地成为了越来越多的饲料加工业的主要销售地。农村的饲料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开拓农村的饲料销售市场就要遵从农村的特点,不能把原有的销售策略按部就班,要研究农村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心理,只有把握住了其特点和心理,才能使饲料的销售顺畅,为饲料工业赢得利润。  相似文献   

6.
随着畜禽养殖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新形势的出现,养殖畜禽由农村的产业、农民的专利,逐步走向外商外资、民营企业家、机关干部、国有企业、农民竟相投资发展的格局,社会各界人士和外商,看到了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纷纷将资金和精力投向牧业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生猪生产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生产模式有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基地、农户自家小院养殖(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等.养殖业的发展必然造成环境、水等方面的有机污染,引发次生危害.如何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改善生猪生产环境,改善生产经济模式,以生猪养殖生产增收为前提,保持生猪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提供绿色安全食品,净化区域生态环境,建立起可持续的生猪生产新模式,笔者得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社的宗旨在于为社员做好服务,使社员从中得到经济效益,得到实惠,只有这样社员才会关心农村合作经济,积极参加农村经济组织的活动,使其不断壮大。一、农村养殖合作社在千家万户养殖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我国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非常迫切和重要。在日本、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已成为衡量农业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法国120万  相似文献   

9.
刘明奎  孙林 《山东饲料》2005,(10):29-30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养鸡业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但是,由于受文化素质和养殖专业水平的制约,在饲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生产误区。本文针对农民在养鸡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做法加以指正,希望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一点益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养殖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养殖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已经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主要阵地,大部分农民群众依靠养殖业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但是从农户零星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养殖业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养猪业,处于传统畜牧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初级阶段。一些地方农民仍然靠自己种的粮食,自给自足,所剩余粮主要用于家庭养殖业。在养殖过程中,一些技术性问题较为突出,如圈舍的环境条件差,布局不合理;对于猪的生长发育特点不了解,不能够较好地掌握适宜的屠宰出栏时间。对于疾病的预防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最基本的饲料营养及饲喂方法都缺乏了解。诸多不科学的做法,影响和制约了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使不少农户的饲养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都认识到养殖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更多的农民都以不同的养殖模式搞起了养殖业,在农村养羊业的发展是最普遍的,养殖数量从个位数到几百只不等。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农民朋友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以合作社养殖模式的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畜禽养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已逐步将畜禽养殖由零星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尤其在肉鸡、生猪、毛兔等畜禽的养殖规模上,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不断高涨,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养殖规模越扩越大,养殖效益越养越高。年饲养几万羽肉鸡、几千头生猪、几百只兔的大户比比皆是。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是推动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的过程中,由于考察不周、选项不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畜禽规模养殖失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农民规模养殖畜禽的积极性。1畜禽规模化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1.1现有养殖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要求不适应目前养殖业仍然是小规模大群体式的,大规模专业化较少,这就决定了这种“小作坊”式的畜牧业,规模小,设备简陋,不需购置复杂、先进的设备就能生产,这也是畜牧业自身本质决定的。1.2养殖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由于在农村,小农意识浓,农民仍处于温饱水平,是想靠养殖业达到小康水平,资金缺乏,没有能力购买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而在大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其思想认识较农村农民先进,他们以盈利为推动力,具有天时(拥有较深...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其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国内外集约化和工厂化的养殖取得了迅速发展,这种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养殖业,大大地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养殖业,忽视了动物自身的健康生长和福利,最终也对人类的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5.
农户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测算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奶牛养殖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农村的主体产业。近年来,在乳品企业的带动下,随着规模化养殖和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的不断深人,农村养牛条件和市场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通过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4个乡镇13个村的30户不同养殖规模的奶户中进行奶牛养殖成本和收入测算,进而说明2005年农民养殖奶牛的收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畜禽养殖在农村地区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小型养殖场,还是散养农户,采取健康养殖策略和做好疫病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保证养殖户生产收益,促进地方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农村畜禽健康养殖要点及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特种养殖业是新兴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展现出一条新路,特种经济动物肉类在满足人们肉类消费多样化、品味化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特种养殖业在提倡健康养殖的基础上,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贾雁:刘老师您好!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农村养殖技术》杂志社向您致以新春问候!请您谈谈2012年我国特种动物养殖业发展情况及对2013年的展望,谢谢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它不仅利于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然,畜牧养殖业也应摆脱传统方式,通过技术革新等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1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优化畜牧养殖业发展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养殖业发展已成为不可替代的产业之一。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班子应把握全局,制定畜牧养殖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底,全国规模养殖占整个养殖业的比例超过50%,这显示我国的养殖业正由传统型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其生产方式、饲养条件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甚至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找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帮助和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科学发展畜禽养殖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迫的工作.为此,我们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蒙山县当前农村畜禽规模养殖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南濮阳市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分散饲养、畜禽混养、粗放经营的现象仍较普遍,由于它们生产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利用率低,有很多弊端和制约因素,已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促进我市畜禽养殖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加速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笔者通过对我市和外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进行深入调研,研究总结出了符合我市养殖业的新模式,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不仅指导了养殖户的生产发展,促进了牧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畜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