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针对畜牧业快速发展中优质饲草饲料缺乏的局面,作为饲草料之王的青贮玉米,将成为玉米育种和生产的新目标,选育青贮饲料专用玉米新品种已是当务之急。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2.
饲用玉米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专家学者和饲料界企业家的重视 ,大力做好推广工作 ,意义重大。发展饲用玉米前景广阔首先 ,饲用玉米的发展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曾经长期作为人们主要口粮的玉米 ,已基本退出了粮食的范畴 ,70 %以上的玉米都是用做饲料的 ,我国玉米已成为主要的饲料作物。饲用玉米就是用做饲料的专用玉米 ,与普通玉米相比 ,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例如优质蛋白玉米的选育成功 ,玉米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能量饲料 ,而成为能量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廉价、优质饲料。为了…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针对畜牧业快速发展中优质饲草饲料缺乏的局面,作为饲草料  相似文献   

4.
加快开发和应用高赖氨酸玉米陈举林(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玉米是重要的粮问兼用型高产作物。高赖氨酸玉米全籽粒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倍。我国是一个畜牧业极待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待提高的国家。因此,无论从发展畜牧业为畜禽提供优质饲料,还是从发展食品...  相似文献   

5.
临夏州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改菜政策的推广是将玉米籽粒收获改为青贮玉米,用青贮玉米饲养牛羊可以增加饲料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粮改饲"的重点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开发适合牛、羊需求的大型青贮玉米。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循环种植与育种相结合,引导优质饲料的种植,提高玉米生物产量,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促进农业畜牧业的良性循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畜牧业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发展食草性畜牧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王立胜 《中国饲料》2022,1(1):143-146
新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经过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提出的创新型、高效率的现代化农业,其充分利用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为农业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我国饲料行业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规模已位列世界领先水平.饲料行业与农业密切相关,在新农业的发展背景下,能够为饲料行业提供优质的饲料产品原材料.本文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的种植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农业结构中,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重要的饲料作物.目前农业上种植的玉米品种绝大多数属粮用品种,其籽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较低,饲用价值较差,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畜牧业生产对优质饲料饲草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畜牧业发达地区,尤其奶业发达地区都在扩大优质全株青贮玉米的种植.发展优质、高效专用型和兼用型青贮玉米,保障奶牛能常年吃到优质全株青贮玉米,实现奶业与农业生产的优质、增产和增效.  相似文献   

8.
发展高赖氨酸玉米是解决氨基酸不足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赖氨酸玉米是解决氨基酸不足的有效途径山西农业大学崔保维,郑晓忠,李克驴玉米是饲料之王,是使用最普遍的饲料原料。世界玉米的70-80%用于饲料。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年产量大约8700万吨。用于饲料的约50%左右,但...  相似文献   

9.
康运河 《中国饲料》2021,1(13):104-107
为化解农业过剩产能和提高技术水平,我国必须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来调整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结构。饲料行业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饲料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产能严重过剩和利润不高等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能给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与取向,分析了饲料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发展难题,探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旨在为饲料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饲料企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饲料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就计划筹建我国饲料质量监测体系。《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监测体系,对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江西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每年早稻产量在600-700万吨,这几年来,连续丰收,销调下降,造成粮食严重积压在仓库和农民手中,给国家仓储和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各饲料企业却源源不断地从外地调进玉米生产饲料。为缓解这一矛盾,省政府主要领导对粮食部门和农业部门就如何发展养猪,转化粮食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并且在1997年11月初召开了全省“发展生猪生产、促进早稻转化”座谈会。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对糙米代玉米作猪、鸡饲料,已由省饲料公司和省农科院做过大量试验,实践表明完全可行。稻谷与玉米比较可消化能量低…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来,我国肉牛行业得到蓬勃发展,牛肉产量已经达到先进水平,肉牛存栏数及牛肉总量也有了大幅提高。但是肉牛单产水平较低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优质饲料的短缺是限制肉牛生产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玉米用于饲料生产,但目前农业上种植的玉米品种绝大多数属于粮用品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东南亚国家,饲料生产一直在快速增长,这些国家包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它们中的一些国家已经建设了饲料生产及肉品加工的基础设施,并与主要优质肉品出口市场(如日本、西欧诸国)间建立了市场连接.但是,由于东南亚即使在受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警示并持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饲料和动物生产(主要是禽肉生产)仍在发展,它们中的大多数国家必然越来越依赖进口饲料,尤其是玉米(黄玉米)和大豆(大豆粕).  相似文献   

14.
徐红蕊 《广东饲料》2009,18(8):36-38
欧美等发达国家燃料乙醇的生产已经消耗了其国内所产大量谷物,2006~2007年度,美国生产燃料乙醇消费玉米量5500多万吨;近几年,我国也加大了燃料乙醇的生产。由于燃料乙醇生产的剧增而导致了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玉米是最重要的能量饲料,也是我国用量最大的能量饲料。但是,玉米生产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优质高产的专用饲料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少,无法满足饲料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来,我国奶业得到蓬勃发展,奶牛存栏数及产奶总量也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奶牛单产水平较低仍是奶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优质饲料的短缺是限制奶牛单产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玉米用于饲料生产,但目前农业上种植的玉米品种绝大多数属于粮用品种,其籽粒和秸秆蛋白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康志钰 《草业科学》2003,20(5):18-21
优质小麦与粮饲兼用玉米套种是既能生产粮食,又能生产饲料的有效方法,符合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但如果玉米播种过早,小麦与玉米的共生期过长,会出现小麦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问题。研究了粮饲兼用玉米播期对带田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带田玉米安排在4月20日—5月10日播种,总产值最高;期间适当推迟玉米播期至5月5日前后,既不影响粮饲兼用玉米生产,还能提高优质小麦产量,达到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乳制品产量都十分巨大,随着养牛业的发展和奶产品质量的提高,必然要大量发展青绿、青贮饲料以解决年度青绿饲料资源的不足和北方每年长达5个多月的枯草季节所需饲料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结构已由过去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转向了“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开始重视发展优质高产的饲料作物,变“人畜共粮”为“人畜分粮”。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培育出的高粱一苏丹草杂交饲用高粱是一种仅次于饲用玉米的优质饲料作物,它不仅具有多年生牧草的可再生性,而且具有产量高和抗旱能力强等优点,弥补了饲用玉米一次播种一次收获、不耐干旱等缺点,大大延长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反刍动物青绿粗饲料的供应时限,丰富了当地粗饲料的利用类型,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我国加入WTO谈判的进展,中国“入世”的日期已日益临近。玉米是我国的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4,而扩大粮食市场对外开放又是我国加入WTO的主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应对“入世”给玉米生产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课题。一、我国玉米生产和流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产量占全世界玉米总产量2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党和国家一系列加强农业生产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国内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玉米生产持续增长。到1998年…  相似文献   

19.
张晓宁 《中国饲料》2021,1(16):133-136
“一带一路” 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作为 “一带一路” 沿线的重要国家,我国在经济发展贸易中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特别是作为农业大国,我国饲料产品贸易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在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以来,我国饲料产品的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在区域发展、技术突破和合作交流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同时在贸易渠道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但于此同时,机遇中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利影响,扩大的贸易区域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大量的贸易往来使得我国饲料市场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生产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的发展秩序。基于此,本文对我国饲料产品贸易在 “一带一路” 发展中的发展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理性阐述,同时基于目前饲料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深入分析了 “一带一路” 对我国饲料产品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饲料产品|贸易  相似文献   

20.
朱飞 《中国饲料》2022,1(10):85-88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基于新的时代背景积极寻求国家发展机遇、加快国际化发展并加大对外开放程度而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为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及经济的稳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饲料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指出当饲料企业走出国门站在世界舞台上时急需大量优质人才的支撑,通过阐述“一带一路”战略对饲料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揭示了现阶段饲料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针对性策略,保证了饲料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饲料企业|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