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施蔬菜土壤养分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酸度增加,有机质、全氮含量明显高于露地;速效磷、速效钾呈高度富集状况,盐分显著增加,导致土壤板结,排水不畅。土壤耕作表层有机质、全氮含量比耕作底层略高,但差异不显著;耕作层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及盐分总量显著高于耕作底层。调查设施条件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及时了解土壤情况并指导合理施肥,为今后设施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慧  张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78-6479,6543
[目的]为临汾设施栽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临汾当地特征,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状况的变化规律。[结果]除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随设施栽培年限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为明显的富集现象。设施栽培年限不仅影响土壤养分的含量,而且使可以表征土壤肥力大小的微生物类群出现相应的变化,且表现为与养分、含盐量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土壤中细菌种群的数量作为判断土壤中养分变化的依据之一。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应注意钾肥的施用,以维持土壤中钾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市设施蔬菜施肥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连云港市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棚土壤实行高氮、极高磷和高钾的施肥模式,致使养分投入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连云港市设施栽培土壤p H值逐年降低,平均由7.55降低到7.22,土壤养分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大幅增加:有机质增加12.86 g/kg,全氮增加0.28 g/kg,速效氮增加121.35 mg/kg,有效磷增加2.05 mg/kg,速效钾增加99.81 mg/kg,缓效钾增加152.12 mg/kg,且各养分的增加与棚龄呈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养分的迅速增加,说明设施栽培下施肥量过大而未被作物吸收,积累在土壤中。养分的过分积累,使部分设施出现了盐渍化、酸化等问题,土壤结构被破坏,养分含量失衡,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种植障碍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为设施栽培土壤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农田和菜地土壤为对照,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5个不同种植年限(1,3,5,7,10年)的25个大棚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40cm)土壤的pH、电导率及养分含量,通过分层聚类分析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土壤养分指标。【结果】相对于农田和菜地土壤,种植1~5年的设施栽培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有效态锰、铜、锌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升高,种植5~10年后各养分含量则趋于稳定,其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种植1~3年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电导率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各种植年限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电导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设施栽培土壤的硝态氮累积形成了一定的硝酸盐淋溶和次生盐渍化的风险。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栽培土壤pH呈下降趋势,且与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硝态氮和速效磷的累积是导致土壤pH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以pH、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锌为典型指标,来表征土壤养分随栽培年限的变化状况。【结论】与农田和菜地土壤相比,设施栽培土壤pH下降、电导率上升且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应提倡合理施肥,以保证设施栽培的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栽培土壤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均比露地栽培高,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栽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全磷含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不同种植年限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设施栽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土壤主要养分因子相关性都不显著。设施栽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强烈的正效应,土壤全氮对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有强烈的负效应,土壤有效磷对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有强烈的正效应,土壤全磷对土壤碱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都主要表现在间接影响上。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青岛市黄岛区蓝莓栽培园区为研究对象,选择栽培年限满5年、10年、15年的蓝莓地块,采集2种栽培模式、2种耕层深度的蓝莓植株根际和行间的土壤样品,及对照土样,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蓝莓栽培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蓝莓栽培园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基础养分含量普遍比对照明显提升,提升幅度0~20 cm耕层﹥20~40 cm耕层,且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含量呈现富集的趋势。蓝莓保护地栽培模式对土壤基础养分含量的提升程度大于露天栽培模式。蓝莓根际处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于蓝莓行间,0~20 cm耕层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于20~40 cm耕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青岛市黄岛区蓝莓栽培园区为研究对象,选择栽培年限满5 年、10 年、15 年的蓝莓地块,采集2 种栽培模式、2 种耕层深度的蓝莓植株根际和行间的土壤样品,及对照土样,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蓝莓栽培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蓝莓栽培园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基础养分含量普遍比对照明显提升,提升幅度0~20 cm 耕层﹥ 20~40 cm 耕层,且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含量呈现富集的趋势。蓝莓保护地栽培模式对土壤基础养分含量的提升程度大于露天栽培模式。蓝莓根际处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于蓝莓行间,0~20 cm 耕层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于20~40 cm 耕层。  相似文献   

8.
张生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74-12175,12183
[目的]为青海省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温室栽培。[方法]测定不同地区、种植年限设施土壤中全盐、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与露地土壤养分作对比。[结果]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达到了0.31%,是露地的4.2倍,次生盐渍化发生率达到了65%。而且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含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剖面土层的加深,盐分和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主要集中有表层,存在一定的表聚倾向。[结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青海省设施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设施栽培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昆明郊区蔬菜、花卉主产县典型大棚土壤进行取样,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分、有机质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以种植6年左右的大棚土壤盐分、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pH则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缓慢降低。由田间栽培改为设施栽培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和B/F比值先增加后降低,真菌数量持续增加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由田间栽培改为大棚蔬菜保护地后,设施栽培初期,土壤生态环境较好,种植6~8年以后,土壤盐分累积、养分富集和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调,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下降,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土壤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桂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72-72,164
设施栽培土壤主要存在盐分积聚、缺肥、养分失衡、微生物失衡、根结线虫危害等问题,可通过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土壤消毒和科学施肥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西甜瓜设施栽培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病原菌增加、自毒作用、土壤盐渍化、土壤养分失衡等,并从采用抗病品种与嫁接苗结合、改善栽培模式、改良土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一套对设施连作障碍有着快速修复效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连作免耕稻田土壤肥力变化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两种免耕栽培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展3年6造连续田间试验,并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稻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插秧比,免耕栽培能使稻田表层(0~5 cm)土壤有机质累积,腐殖质品质改善;>5 mm和>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全氮和速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提高,稻田土壤肥力性状有所改善。两种免耕栽培模式中,免耕直播在土壤有机质总量累积速效钾上不如免耕抛秧,但在腐殖质品质、>5 mm和>0.25 mm大粒团聚体含量及速效磷上优于免耕抛秧。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表层两种免耕栽培处理明显高于常规插秧,两种免耕模式之间无明显差别;亚表层(5~15 cm)3种耕作模式差异也不明显。说明免耕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稻田表层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福建省诏安县设施甜椒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为建立诏安县设施甜椒合理施肥模式和土壤养分肥力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以土壤调查的方式,采集诏安县设施甜椒主要种植区0~20 cm、20~40 cm两个层次的土壤样本共234个,测试分析大量和中微量元素的养分含量,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诏安县设施甜椒主要种植区的土壤肥力质量现状。【结果】诏安县设施甜椒主要种植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为丰富,表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下层(20~40 cm)。表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分别是:有机质18.5 g/kg、碱解氮112.0 mg/kg、速效磷96.3 mg/kg、速效钾248.2 mg/kg、有效钙1 224.4 mg/kg、有效镁105.7 mg/kg、有效铁294.1 mg/kg、有效锰30.8 mg/kg、有效铜2.0 mg/kg、有效锌9.1 mg/kg。不同乡镇表层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均较丰富,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镁含量较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乡镇间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金星乡、梅岭镇、白洋乡、桥东镇、深桥镇、梅州乡、四都镇和西潭镇。【结论】诏安县设施甜椒主产区土壤养分分布不均衡,生产上应适当提高有机肥用量,合理增施镁肥,通过土壤养分综合管理,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免耕栽培的优化效应与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免耕栽培主要包括水稻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和免耕插秧等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提高水稻产量0.9%~5.1%,节省工本,提高纯收入达19.2%~37.0%,并省水节电,增加土壤表层孔隙度,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介绍了水稻免耕栽培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研究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在0-30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90d时累计腐解率达到了48.9%-61.3%.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K>P>N≈C.节水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呈现“前期迅速增加,中期急剧减少,后期缓慢减少”的变化特征,而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前期剧升、中期缓增、后期骤降”的变化趋势.小麦秸秆在节水栽培模式下还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适当增加秸秆用量可以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用量过高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负效应.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呈增加趋势.速效钾含量在秸秆还田30 d时达到最高,而后则逐渐降低.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提高效应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提高秸秆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山西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山西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年限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电导率、全量养分(全氮、全磷和全钾)和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种植年限均呈二次多项式关系,且相关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生产中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全氮、全磷盈余,全钾耗亏,全量养分关系失衡成为土壤肥力提高的障碍因子;速效养分累积明显;土壤pH值明显低于大田土壤,有酸化趋势;土壤电导率较高,但未达到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水平。表明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和各种形态养分的动态变化可能会导致土壤功能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7.
油茶林地散养鸡群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油茶林地散养鸡群的林下经营模式,研究油茶林下养鸡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林下散养鸡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同时表层土壤会变得紧实。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加强垦复,疏松土壤,保持土壤通透性,以确保油茶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天津农业科学》2021,(1):87-90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探讨了春茬茄子产量、品质和农学性状、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对四种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组合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施肥模式(有机肥30 0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相比,新绛和仲元两种组合模式可显著提高了茄子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其硝酸盐含量。从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上看,新绛模式和仲元模式土壤pH值和全盐含量均有所降低,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因此,仲元肥料模式为本次温室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养分配比。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类型下设施农业土壤质量的累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南京地区设施农业土壤为对象,研究了施化肥为主和施有机肥2种施肥类型下,设施农业土壤的基本性质和养分含量在纵向剖面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设施农业中,施化肥为主表层土壤酸化现象明显,施有机肥表层土壤盐渍化现象明显。2种施肥类型下表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天土,施有机肥耕作方式在提高土壤养分方面整体优于施化肥为主。设施农业土壤在纵向剖面累积特征明显,施化肥为主的酸化现象在0~20 cm土层明显,盐分含量在各土层中稳定,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同时出现表层聚集和向下迁移的特征,其中底层累积更为明显;施有机肥耕作方式下土壤酸化主要集中在20~60 cm,土壤盐分、全氮、全磷含量变化均在0~20 cm土层累积较多。设施农业中长期高投入的施肥,无论施化肥为主或有机肥为主,土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盐渍化和养分累积现象,因此设施农业中应采取合理施肥措施,减少持续施肥时间较长区域的有机肥、氮肥、磷肥的施用量,以改善土壤质量恶化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特征及改良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几年的高投入高产出栽种,蔬菜大棚土壤养分含量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大幅增加.有机质增幅达55.1%,速效磷增幅高达319.2%,硝态氮含量>210 mg/kg的土壤占51.6%,速效钾>240 mg/kg的土壤占96.8%;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向表层聚集,养分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0~5 cm>5~10 cm>10~20 cm;不同大棚土壤各养分含量在种植3年时均达到最大值,种植4~5年以上有小幅下降,但仍高于种植1~2年的;pH值在土壤剖面中呈现由上向下升高的趋势,且随种植年限增加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