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3种土壤螯合剂作用下黑麦草对Pb2+的富集作用和转运效果。[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氯化铁(FeCl3)和柠檬酸(CA)3种螯合剂对黑麦草修复不同浓度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黑麦草对Pb2+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富集作用,低浓度(≤500 mg/kg)Pb2+促进黑麦草生长,高浓度(≥1 000 mg/kg)Pb2+抑制黑麦草生长。EDTA作用下,黑麦草对不同浓度Pb2+污染土壤均有良好的富集作用;FeCl3作用下,黑麦草对高浓度Pb2+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和富集作用最好;CA作用下,黑麦草对低浓度Pb2+污染土壤的富集作用最好。[结论]施用EDTA和FeCl3后,能显著促进Pb2+从黑麦草根部向茎叶部位转移,从而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亿吨煤建设基地、已有百年开采历史的淮南矿区为例,介绍了煤矿区铅污染土壤的现状与危害,并介绍了解决煤矿区土壤铅污染问题的最新技术——植物修复的机理、技术特点以及在煤矿区土壤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EDTA辅助下油菜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潜力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 (EDTA)辅助下芥菜型油菜 (溧阳苦菜 ,BrassicajunceaL .cv .Liyangkucai)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潜力。结果表明 ,铅污染土壤中水溶性铅含量很低 (不足总量的 0 1% ) ,EDTA能显著增加土壤铅的水溶性 ,提高油菜地上部铅含量。不用或低浓度 (1 2 5mmol·kg-1)EDTA处理 ,植物提取铅的效率极低 ;高浓度 (17 5mmol·kg-1)EDTA处理 ,地上部铅含量高达 1 4 % ,但EDTA的生物毒性使植株很快死亡 ;相比之下 ,中等浓度 (7 5mmol·kg-1)EDTA处理 ,植株有最高的铅提取效率。分析指出 ,诱导的植物提取方法较适合于中、低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螯合剂对铅污染土壤上玉米幼苗生长及铅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螯合剂EDTA和DTPA对Pb污染土壤上玉米幼苗生物量及Pb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Pb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玉米植株体内Pb含量随土壤Pb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根系Pb含量高于地上部Pb含量。分别添加3mmol·kg^-1 EDTA和DTPA处理促进土壤Pb溶解,EDTA处理土壤有效Pb含量大于DTPA处理土壤有效Pb含量;EDTA和DTPA处理对Pb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的效应不同,DTPA处理对玉米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而EDTA处理玉米地上部干重比不加EDTA的对照降低了15%~39%,根系干重则降低了40%~50%;添加螯合剂处理后玉米植株体内Pb含量明显增加,EDTA处理促进玉米吸收和积累Pb的作用大于DTPA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工业铅金属等通过浇灌等方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引起土壤铅污染。本文通过对地下水土壤铅污染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对铅污染进行修复技术探讨,以解决土壤与地下水铅污染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螯合剂对土壤重金属活性、植物吸收的影响,以及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作用,分析目前该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土壤铅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土壤环境中铅的形态、铅污染的来源及其对生物的危害,阐述了土壤重金属铅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机理:土壤中的铅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吸附、转化等作用降低土壤中有效铅的含量,从而降低其对植物的毒性,达到修复土壤铅污染的目的。叙述了微生物修复土壤的弊端、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及生物工程改良菌的应用等,并对土壤铅污染微生物修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铅污染土壤的动电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修复时间和不同含水率试验,分别考察了动电修复技术在不同修复时间和不同含水率情况下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试验过程中监测两极电极池中的pH值以及土样中电流的变化;试验结束后,测定铅在土壤中的迁移分布和土壤的含水率,并计算了每组试验中铅的去除率.结果表明:修复时间增加,污染物的去除率也相应提高,并最终趋于一个极值;含水率对去除率也有重要影响,含水率越大修复效果越显著.并对动电技术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凤尾蕨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观植物凤尾蕨作为供试植物,研究其对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效果,并通过分析凤尾蕨植物酶、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铅积累量的变化等探讨其可能的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叶绿素、植物POD酶(过氧化物酶)、植物CAT酶(过氧化氢酶)一系列指标,在0~500 mg·L~(-1)时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植物SOD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铅胁迫下呈下降趋势,表明凤尾蕨具有一定的耐铅性能;凤尾蕨可以吸收高浓度Pb,其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铅积累量均随土壤铅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地下部铅最大富集量82.578 mg·kg~(-1)、地上部铅最大富集量16.153 mg·kg~(-1),且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其中地下部最大富集系数达10.819,表明凤尾蕨具有将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在植物体内的能力;在低浓度Pb(0~500mg·L~(-1))处理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三种酶活性相对于对照组有所增加,表明凤尾蕨根际微生物在低浓度铅污染情况下,可协同植株强化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4种植物对铅、镉和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从野生和栽培的植物中筛选具有吸收重金属Cd、As和Pb的超富集植物。结果表明,重金属Cd、As和Pb处理对所选的4种植物的株高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皱叶狗尾草和百喜草的生物量,As胁迫显著降低辣蓼的生物量。4种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临界指标含量,其中辣蓼地下部Cd含量、香根草地下部Pb含量和皱叶狗尾草地下部Pb含量超过临界指标含量,具有修复污染土壤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39-5740,5777
植物修复技术是依据植物从环境中积累重金属元素和化舍物的能力及其将这些有毒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成无毒生物小分子的能力而建立的新的生物技术。通过植物修复的植物稳定、植物挥发、植物提取3种类型,分别阐述了其中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的机制,尤其是超积幕植物内部物质与重金属的螯合作用以及金属螯合蛋白的生物合成与基因调控。目前,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治理中是一种高效、廉价和颇具潜力的原位绿色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石油在开采、运输和炼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常会有泄露或排放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石油烃在表层土壤中的积累会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使土壤通透性能变差,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比较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机理,综述了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植物以及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应用实例,并对今后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安浩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113-115
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环境问题,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修复土壤环境污染物的方法,因其安全、经济和高效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文中综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的现状,对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的植物累积、固化和挥发的修复机制、植物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根系分泌物的降解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土壤污染的种类及对环境的危害、生物修复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治理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并结合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综合技术,展望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伴随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土壤成了直接受害者,土壤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治理污染土壤的方法很多,其中菌根修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利用真菌和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的一种生物修复方法.本文概述了菌根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讨论了菌根增强植物在各种胁迫环境中的耐受性及其机理,并对国内外利用菌根生物技术修复受污染土壤的研究作了介绍,旨在为菌根修复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几种植物在石油污染土壤上的生长适应性,设置了4种不同浓度的石油污染处理,对6种供试植物的种籽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玉米草的生物量最大,达到6.30 ̄7.72g/盆,其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1% ̄89.4%、93.6% ̄97.1%和81.6% ̄84.2%,黑麦草的生物量虽然仅为1.34 ̄1.91g/盆,但其发芽率、株高和鲜重分别是对照处理的93.7% ̄99.5%、82.9% ̄84.5%和70.3% ̄80.5%。上述2种植物的生长受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均较小,因而适合于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上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根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48-149,168
阐述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化学形态特征以及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和生物有效性评价、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重金属在土壤—水体—大气—生物之间迁移转化机制和规律,以及环境磁学在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甘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灿宇  杨志新  李作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498-6499,6501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作为一种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用大生物量植物修复污染土壤前景广阔。甘蔗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发达的根系、较高的生物量,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性和积累性,还可循环综合利用。因此,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甘蔗应用于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