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是获得大白菜单倍体植株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一材料基因型、供体母株生长状态、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方法、培养条件和影响植株再生频率的因素以及小孢子植株的加倍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材料的基因型、供体植株的生理状况、小孢子发育时期、分离和培养方法、预处理、培养基及其添加物、胚状体诱导、植株再生和倍性鉴定等。展望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材料的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培养技术以及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等的研究情况.同时也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材料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预处理和预培养、培养基成分、培养技术),并对胚状体发生与植株再生、DH纯系获得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展望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无无 《中国瓜菜》2007,(1):13-1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张晓伟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从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历经16年的系统研究,成功地创建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高效培养技术体系。依据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特点,提出了选择合适培养材料的可靠方法。对影响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进  相似文献   

6.
冯辉  付颖  杨硕  包美丽  刘雪利 《园艺学报》2011,38(7):1299-1307
 为创制多样性的青梗菜多倍体纯系用于多倍体育种实践,以16个青梗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393株小孢子植株。再生植株经过形态鉴定、叶片气孔特征检测、花粉粒大小及生活力检测、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计数,鉴定出113个自然加倍的四倍体植株,从中筛选出3个优良株系。以可育的四倍体株系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1个优势显著、综合性状优良的四倍体杂交组合‘T24 × T11’。建立了基于游离小孢子培养的青梗菜多倍体育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蔬菜类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单倍体植株快速培育纯系在作物育种中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降低误选.因此利用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已成为现代育种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现着重探讨影响蔬菜类作物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其再生植株诱导的因素,并且提出了蔬菜类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十字花科蔬菜未成熟小孢子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十字花科蔬菜未成熟小孢子培养技术,如供体植株生长状态,取样、分离和培养方法,胚状体发生和小植株形成,再生植表现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白菜育种中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所应注意的基因型和供体植株的选择、挑选合适大小的花蕾、植株再生以及移栽技术、倍性鉴定等问题,以便提高该技术在白菜育种工作中利用的成功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长城红玥"、"宝冠"2个胡萝卜自交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花序与小孢子发育的相关性,以期获取游离小孢子和最佳灭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游离小孢子培养难易存在差别,通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芽分化,成功培养出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再生植株,再生株系46.9%植株是单倍体,53.1%植株是双单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分别是HLB+0.5 mg/L 2,4-D、MS+0.5 mg/L 6-BA和MS(或W14)+1.0mg/L NAA。  相似文献   

11.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花椰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botrytisL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1 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花椰菜质地洁白娇嫩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纯合系 ,在蔬菜杂交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方法〔1~4〕。但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目前仍不成熟 ,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1,5~ 7〕。本试验以 1 2种花椰菜基因型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成功地诱导出了胚状体 ,并获得再生植株。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12.
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倍体育种是进行种质资源创新并快速固定优良性状的有效方法,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是获得单倍体的最佳途径。现从取材、预培养、游离、分化和再生5个方面综述了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百合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该试验以1个野生种和5个杂种系共6份百合为试材,对小孢子发育阶段与花蕾及花药外部形态的关系、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培养基类型及基因型对小孢子发育与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处于单核期的花蕾长度因不同基因型而异。处于单核期的花药颜色均为浅黄色,花粉颜色为淡黄色,可作为采样适宜期表型指标。与NLN和PG-96M培养基相比,百合不同基因型的游离小孢子在FHG培养基中能保持较高的活力且能诱导小孢子分裂。因此,FHG培养基可作为百合游离小孢子培养的首选基本培养基。不同基因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异常率与杂合度、小孢子的发育及活力紧密相关,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及‘Tresor’在培养期间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率低、小孢子活力较高且活力下降速度较慢;杂合度高的品种‘Robina’则异常率较高、活力下降较快。因而染色体异常率低的野生品种和亚洲百合品种更适合作为百合游离小孢子培养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4.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12个基因型的芥蓝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诱导胚胎发生至关重要;最佳热激温度为32℃,24h;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最适合进行胚胎诱导;NLN培养基中的最佳蔗糖浓度为130 g·L-1;添加活性炭可以提高成胚速度和质量;15~25 ℃的供体植株生长的环境温度决定着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成败,将子叶型胚胎转移到MS固体培养基上可直接发育成植株.  相似文献   

15.
四倍体大白菜小孢子植株的获得与倍性鉴定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以同源四倍体大白菜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胎诱导条件及植株再生研究,并对再生株的染色体数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单核靠边期小孢子是诱导胚胎发生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细胞按染色体的倍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倍体细胞,即由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小孢子(未成熟花粉);另一类是二倍体细胞,如药隔、药壁及花丝等组织.1950年Tulecke首次成功地培养了数种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发现在特定的培养基上,一些花粉可以不按正常的发育途径发育成成熟花粉,而是形成愈伤组织,1964年印度学者Guha和Ma heshuari首次报道从毛蔓陀罗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2年Sharp等用看护培养法培养番茄的离体花粉,获得单倍体无性繁殖系.1973年Nitsch等首先成功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毛蔓陀罗的小孢子胚与再生株.1982年,德国的Lichter等人成功诱导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小孢子胚及再生植株.自此芸薹属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芸薹属作物中,小孢子培养已在埃塞俄比亚芥、黑芥、大白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芜菁等蔬菜上获得成功.1989年日本学者Sato首次报道成功地诱导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1992年国内学者曹鸣庆等报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涉及芸薹属的6个主要栽培种.  相似文献   

17.
以12份不同基因型青萝卜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基因型、培养基类型、激素浓度配比、4℃冷处理时间及32.5℃热激处理时间对青萝卜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为青萝卜高频胚诱导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完善青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结果显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只有SX1、SX8与SX11三份材料获得了胚状体,其余...  相似文献   

18.
茄果类蔬菜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茄果类蔬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子和培养技术2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小孢子培养所达到的阶段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茄子体细胞杂种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培养茄子体细胞融合杂种DSa不同株系的小孢子。结果表明:对花药进行36 ℃高温6 d预处理,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脱分化能力;小孢子离体培养的最佳发育时期是单核期;小孢子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KM附加PEG 250 mg/L、2,4-D 0.2 mg/L、ZT 0.5 mg/L、NAA 1 mg/L及6.5%的葡萄糖;再生植株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ZT 2 mg/L、IAA 0.1 mg/L、2%蔗糖和7 g/L琼脂。  相似文献   

20.
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辉  姜凤英  冯建云  王超楠 《园艺学报》2007,34(4):1019-1022
以10个羽衣甘蓝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胚状体发生和小孢子胚成苗的影响因素,以及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和单倍体加倍方法。结果表明,盛花期为最佳取样时期;培养基中13%的蔗糖较为适宜;继代培养以MS+6-BA 2 mg·L-1+NAA 0.1 mg·L-1为宜,平均增殖系数为5.06;小孢子再生植株成活率74.6%;小孢子植株自然加倍率为23.33%~37.50%;单倍体试管苗的加倍处理以秋水仙素浓度70 mg·L-1,处理时间9~11d为宜,加倍率达5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