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已经普及,但是笼养种鸡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技术,经过多年来生产实践和研究,种蛋受精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这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授精人员掌握的技术是密切相关的。一、种公鸡的饲养与管理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精液量,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因此,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种公鸡的选择种公鸡一般要经过三次选择:(1)在育雏结束(6周龄末)转入育成舍时,选留健康、…  相似文献   

2.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而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人工授精的技术水平。在人工授精的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或后备种公鸡不足时,如何科学地利用老龄种公鸡进行人工授精来取得好成绩呢?我们在饲养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1.老龄种公鸡的选择应选择发育优良、反射快、精液多、质量较好、健康无病的种公鸡。老龄种公鸡一般选留比例较大,达1:25左右即可。2.老龄种公鸡的营养老龄种公鸡的营养要比生长期种公鸡营养水平高,一般要求代谢能11.7~11.8兆焦耳/千克,…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02,23(5)
人工授精作为现代家禽业的一项技术,对提高受精率,减少种蛋污染,充分利用种公鸡,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场几年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使种蛋受精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3%,甚至更高。现将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保证种鸡的营养需要种鸡的营养水平很重要,如果营养摄入量不足或营养不平衡,受精率很难提高。足量营养供给,合理的营养调配是培育合格的后备鸡群和保证种鸡高受精率的基础。2人工授精前应注意的要点①器具的清洗及消毒:集精杯、滴头等先用0.1%的新洁尔灭或…  相似文献   

4.
人工授精作为现代家禽业的一项技术,对提高受精率,减少种蛋污染,充分利用种公鸡,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场几年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使种蛋受精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3%,甚至更高。现将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保证种鸡的营养需要 种鸡的营养水平很重要,如果营养摄入量不足或营养不平衡,受精率很难提高。足量营养供给,合理的营养调配是培育合格的后备鸡群和保证种鸡高受精率的基础。 2.人工授精前应注意的要点 (1)器具的清洗及消毒:集精杯。滴头等先用0.1%…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在人工授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种蛋受精率全年保持在92%以上,高时可达96%,充分发挥了种鸡笼养的优势,现将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种公鸡的培育、选择和训练育雏、育成期必须重视公鸡的均匀度、控制体重,根据不同品种满足营养需要,为公鸡以后的良...  相似文献   

6.
我县从1994年开始在3个较大的种鸡场罗曼、秋高、海兰等父母代良种鸡,开展人工授精,头2年种蛋受精率仅87%~89%,经过不断总结经验,种蛋受精率提高到91%~93%,笔者将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搞好种公鸡的培育、选择和训练种公鸡在育雏、育成期,根据品种要求供给营养...  相似文献   

7.
影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一、影响人工授精受精率因素1.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的人工授精的效果较好,种蛋受粗率一般都在90%以上,反之,其种蛋的受精率往往在70%以下。2.种公鸡的饲养:过高的蛋白质能量水平使种公鸡过肥,以...  相似文献   

8.
种蛋受精率是种鸡场生产的核心,我场从1994年开始应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经几年实践、探索我场人工授精的受精率已达95%,有时达98.5%。本文报告我场提高蛋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技术要点。1 种公鸡的营养 首先必须保证种公鸡的能量要求,一般不能低于1.24MJ/kg。其次是营养平衡,蛋白质为14%左右,钙、磷比例为2∶1。其他营养成份按种母鸡的营养标准配给,适当添加A、D3、E、B12等维生素。在采精过程中,发现精液量不足时,(尤其是夏季舍温超过35℃),一般采取调整营养,添加多维素,或者每周改喂1天种母鸡饲料等方法来补救。2 种公鸡的管理 2.1 …  相似文献   

9.
对于笼养种鸡来说,人工授精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鸡场的经济效益。我场几年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使种蛋受精率全年保持在92%以上,高时可达96%,充分发挥了种鸡笼养的优势,现将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种公鸡的培育、选择和训练...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授精作为现代家禽业的一项先进技术,对提高受精率,减少种蛋污染,减少种公鸡饲养数量,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几个种鸡场在开展人工授精技术调研,总结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技术,使种蛋受精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以上,甚至更高。现将他们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70—80年代由于商品笼养鸡的高速发展进而提出种鸡笼养的配种问题,人工授精技术受到先进养禽国家的重视,在这方面加强了研究。1971年美国笼养种鸡的人工授精种蛋受精率突破了96.2%;西德育种鸡场用人工授精获得种蛋50多万枚,平均受精率在90%以上。据报道,用人工授精获得的种蛋和初生雏可以降低成本20%左右(包括减少饲养公鸡和节约母鸡  相似文献   

12.
种鸡饲养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较广泛,主要是该技术可以减少公鸡饲养量,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鸡,加强选育,从而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增加种鸡饲养效益。同时还解决了种公鸡与种母鸡之间体重差别大、疫病传染、踏伤母鸡脊背等自然交配带来的问题,值得生产上推广应用。本人从事种鸡饲养多年,创出了连续多年受精率达96%以上的好成绩。现将操作体会与同仁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种公鸡的品种、体况、人工授精的各个步骤、母鸡的营养和种蛋孵化过程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肉用种鸡人工授精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种鸡笼养、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已经普及,但对种鸡受精率的高低与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种蛋孵化受精率始终保持在93%~95%之间,这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授精员掌握的技术是密切相关的,归纳为下述几点:1 种公鸡的培育、饲养、选苗和训练种公鸡育雏、育成期应重视与母鸡分饲,整齐度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中,限喂给全价配合饲料,满足营养需要,为以后种公鸡有着良好的精液品质起决定性作用。另外,不断剔除发育不良、品种不纯和明显缺陷的公鸡,到18周龄将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种特征、发育符合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15.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蛋的质量与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在人工授精情况下提高种蛋受精率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种公鸡的选择。公鸡的选择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42日龄左右,选择健康无病、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鸡冠大、发育快的公鸡,选留时公母比例为1:15~20。第二次在150日龄左右进行,选出发育优良、反射快、精液多、质量好、无病无伤残的公鸡,公母比例为1:40~50。  相似文献   

16.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 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种公鸡的日龄,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种公鸡24~40周龄,种蛋受精率为89%。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对种母鸡的选择,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  相似文献   

17.
鸡的人工授精是规模化养鸡场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关键措施是必须及早培育和严格选留优良种公鸡。当前,不少种鸡场种蛋的受精率不理想,45周龄前受精率在91%~93%,45周龄后受精率下降到89%以下,50周龄后受精率在84%左右,55周龄仅75%左右,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现将引起受精率低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几项提高受精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种公鸡的品种、体况、人工授精的各个步骤、母鸡的营养和种蛋孵化过程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笼养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重视。但目前国内笼养肉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还极少。我场自1989年开始研究应用此技术,经实践不断总结提高,使其受精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现将技术要领简述如下。在种公鸡的选择和培养1.1种公鸡的选择用于人工授精的种公鸡选择应分3次进行。第1次在6~8周龄,将有明显缺陷如腿病、瞻眼、歪头、杂色羽毛、体型较小、体重较轻、发育差的劣质鸡剔除淘汰,此时公鸡与母鸡的比例为1。10。第2次在20~22周龄转群装笼时,选留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要求,发育良…  相似文献   

20.
目前,笼养方式和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在蛋种鸡和黄羽肉种鸡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快大型肉鸡也部分地得到应用。在生产实际中种公鸡、种母鸡的体况和人工授精具体的操作与管理等因素对笼养鸡种蛋的受精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分析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制订提高受精率的措施是种鸡场的重要技术环节。1影响种公鸡的精液质量的因素高质量的精液是保证高受精率的前提条件。1.1饲料与营养方面的影响1.1.1营养素与精液的产生许多种营养素直接参与精子的形成,有的与精子形成过程所需要的酶有关。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