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泰安地区的实际,在浇冬水的基础上,研究了强筋小麦春季灌溉技术,总结出了强筋小麦保优节本春季灌溉方案,即春季浇起身、拔节、孕穗三水,既节本又优质高产,该研究丰富了强筋小麦灌溉技术理论,为泰安地区乃至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的优质小麦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高产高效灌水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年度在池栽防雨条件下研究了10个灌水处理对小麦某些生理特性、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灌溉效益,提出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抑制营养生长过旺,后期补充灌溉,促进根系生长,延缓功能叶片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是确立高产高效灌水方案的原则。文中还讨论了高产高效低定额灌溉的优化方案。在浇底墒水的前提下,根据降水情况,浇两水以拔节水和挑旗水或挑旗水和灌浆水为宜。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灌水、施肥处理的滴灌小麦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及产量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符合"S"曲线变化。在相同施氮量下,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小麦的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表现为中水灌溉高水灌溉低水灌溉;在相同灌溉量不同施氮量下,小麦的干物质累积量表现为N3N2N1N0。综合看来,本试验条件下,中水高氮处理是提高冬小麦生育期干物质量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节水灌溉对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设计冬小麦返青后无灌溉、灌溉1水、2水和3水,肥料1次施用和2次分施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浇水增产效果优于返青期,增产56.3%,返青后追施氮肥降低小麦千粒重导致减产.灌溉追肥对小麦株高、穗长以及结实率无显著影响.灌溉2~3水导致水分利用效率下降,提高氮肥...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在黏土、壤土和砂土中的最佳灌溉模式,采用池栽方式,研究了在这3种土壤中不同灌溉处理对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郑麦9023大多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质地中差异不显著,但对不同灌溉处理的反应有所不同,在足底墒的情况下,黏土全生育期内灌拔节水和灌浆水2水,壤土和砂土灌越冬水、拔节水和灌浆水3水的灌溉模式可以兼顾小麦品质、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矿井水灌溉下作物生产的安全性,以井水灌溉为对照(CK),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矿井水灌溉(T1处理)以及采取改良措施(T2处理)后对土壤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及小麦形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矿井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酶活性,也显著抑制了小麦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显著低于对照;通过增施牛粪对矿井水灌溉农田进行改良,显著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酶活性,也改善了小麦生长状况,小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也显著改善.研究结果对科学利用矿井水灌溉,确保矿区农田生态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引黄灌区春小麦早灌头水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十大增产技术之一,但随着80年代后期以来的持续暖冬和近些年来春灌放水时间的逐年提前,春小麦生长发育时期也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相应提前,特别是在小麦早灌头水上,头水灌溉时间、头二水间隔时间一直是技术界、农民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套种的玉米在未出苗的情况下不能早灌,由于认识上的分歧,直接影响小麦早灌头水技术措施的落实。为了进一步摸清早灌头水对小麦和套种玉米出苗的影响,2004年进行了不同时期头水灌溉试验,2005年进行了头、二水间隔时间灌溉试验,以期选择对小麦和套种玉米产量适宜的头水灌溉时间和头、二水间隔时间,为指导大面积小麦套种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国审小麦邯麦13号最佳灌溉次数及对应最佳灌溉模式,设计三个主处理:2水(限水栽培)、3水(节水栽培)和4水(高产栽培);三个灌水时期副处理:均设3种水分运筹模式,研究灌溉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邯麦13小麦产量受灌水次数影响较大,产量潜力也较大,适宜在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在保证足墒播种基础上,限水灌溉条件下最佳灌溉时期为拔节水,节水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拔节水+扬花水,高产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为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  相似文献   

9.
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灌水模式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证明,本地区只浇一水产量为350 kg/亩,比浇2水和3水减产显著,不同的浇三水模式以造墒水保苗效果更好。灌水对小麦最终成穗相关不密切,但是对穗粒数的影响非常显著,对株高和生育时期影响显著。本地区三水的灌溉为不充分灌溉,小麦需要的水分除3次灌溉补充180方水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取110 mm的土壤存水。小麦生产的水分效益在0.85~0.88 kg/mm,二水的效益最高,但产量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0.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量的70%-80%。如何科学灌溉节约水资源,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优化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麦用灌溉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方面。阐明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郑农16为供试品种进行这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不浇越冬水和返青水,控制麦黄水,仍可达到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均优的效果,产量虽有所下降,但降低幅度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采用浇拔节-灌浆水这一灌溉模式,可兼顾品质、产量、与环境条件互作的生理生态基础,指导制定高产、优质、高效的节水灌溉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