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特点,河北农业大学对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完善考评管理机制,突出创新能力,提高论文水平。通过几年的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特点和评价标准的分析,确定了11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建立了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的模型,得出专业综合、专业实践、师资队伍、教学硬件设备、毕业生能力水平和专业创新等因子是影响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把课程体系作为重要因子,可以准确地反映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这说明在探讨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首先考虑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因子,将其放到首位,其次考虑教学资源与管理等因子.  相似文献   

3.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通过分析目前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工程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园林工程实验课程存在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内容跨度比较大且涉及工种多、实验教学与实际要求存在距离、继承传统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面临难题等问题;并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2个方面提出园林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通过采取“化整为零”、施工图设计与成品施工相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团队学习、施工图评价和优化等方法,基本解决了园林工程实验课程原有教学模式所暴露的问题,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脱节、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式教学,增加专题讲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考核方式应采取期末笔试结合自主学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与作业完成情况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完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能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风景园林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古典园林分析课程为例,探讨当前课程教学形式、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丰富教学手段、优化课程内容、调整考核模式、增强师资建设等教学改革理念与方法,进而强化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沉浸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对接人才市场和地方行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紧扣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科教融合,探索多元教学方法以及构建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等具体举措,并分析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研究成果可为地方院校风景园林特色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作为一个优秀风景园林设计师应掌握的园林植物知识,提出了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马源  江海燕  陈光 《广东园林》2022,44(3):35-38
面对生态文明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地方高校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探索差异化的培养特色定位、创新多维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重构耦合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论文以广东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和学科建设为例,从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1)通过匹配地方需求与学科资源,因势利导发展“建成环境更新+生态修复”的专业特色;2)建立“课内+课外、横向+纵向、教师+设计师”三维闭环的教研组织机制,突破时间、空间、师资、资金多重人才培养的资源限制;3)创新“主体内核+交叉前沿”的课程群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合性和落地性,相应的专业教育探索强调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养成。建筑学的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对由建筑设计核心能力、技术和人文构成的“一体两翼”的强化。在对比反思的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筑类课程群的教学改革强调以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从以“关联拓展”为特征的课程知识体系重构、以“高效自主”为核心的学习探索精神引导、以“集成创新”为目标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育3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基于“产教一体、校企协同”理念,通过教学体制和学生身份、教学场所和教学情境、课程形式与课程体系的三大变革,促使“校、企、生”三方深度融合,直面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未能完全满足园林行业的需求困局,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难”、教学“需求脱节”问题,把“德、技要素融入学徒全过程培养”。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与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班”构建校企双主体“学徒课程育人,岗位技能育人、星火传承育人、协同创新育人”四维度培养和管理体系,是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改革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1.
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针对目前“土壤学”课程中存在的教材与教师、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及考核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建议。首先在改革的整体思路上要突出风景园林学的专业性和“土壤学,,课程的实用性;其次要根据专业性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风景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针对目前"土壤学"课程中存在的教材与教师、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及考核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建议。首先在改革的整体思路上要突出风景园林学的专业性和"土壤学"课程的实用性;其次要根据专业性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政策对生态空间、自然资源和建设行为提出了统筹与融合的要求,而风景园林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空间发展要求为导向的学科,需要灵活地对时代要求、实际问题、政策发展等内容做出反应,这是风景园林教学改革的外部驱动要素。另一方面,在上海市教委开展专业评估的要求下,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于2018年完成了这项工作,定期的内向自省行为对于学科改革和更新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立足于外部政策背景以及内生改革动力,对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教育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探究如何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教授园林植物。研究结果显示,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植物个体,采用学生自主教学和植物观察笔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生命的独特性;第二阶段是认知生境中的植物,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制作植物图鉴,激发求知欲,培养系统性思维,使学生了解生态适应性;第三阶段是认知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植物,采用园林植物节庆应用调研和植物景观单元实测,使学生从环境整体性角度思考如何兼顾生态、文化和美学诉求,营建富于生命变化和生态可持续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5.
赵伟 《广东园林》2022,44(3):44-47
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的意义。其次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导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路径,即借助网络平台打造“云课堂”,构建“微理论+实调研+群讨论+云指导”的实践课程链,通过“三大主体”“两条路径”“一个体系”,构建“321”实践教学模式。最后以金陵科技学院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项目“兰花小镇”为例,从借助网络平台做好前期分析、利用智慧实验室与社交平台协同运作、虚拟现实演示等几个方面探索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美术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特点,探讨了改革美术类高校园林植物学教学课程的方法和内容。并根据湖北美术学院的改革试验情况,提出了考核方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主创设计师是园林规划设计的灵魂人物,也是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理想的目标岗位。从专业角度看,主创设计师需具备方案构思、方案表现、项目成本控制、工程实践经验等专业能力;从岗位需要的角度看,主创设计师需具备创新思维、调查分析、解决问题、领导及协作、表达沟通等岗位能力。针对我国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专业能力、轻岗位能力”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以及“缺少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等问题,在参考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主创设计师能力要求为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途径:首先应构建“双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要具备专业能力,也要具备岗位能力;其次应采取“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典型案例、学科竞赛、学术论文写作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双能力”;最后,应建设高水平的教学队伍,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双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升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风景园林整体性框架背景下风景园林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间的不同与联系。在阐述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和程序步骤的基础上,对现代风景园林整体性框架作了总结与梳理。同时,根据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系统规划及城市规划、综合性地产开发、城市的商业和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社区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公园及娱乐设施规划设计和旅游度假设施规划设计6种类型,以及项目规划、场地分析与市场分析、景观概念设计、景观方案设计、景观初步设计、景观施工图设计和景观施工配合7个设计步骤,进一步明确了现代风景园林行业对风景园林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据此提出加强风景园林师培养的建议,即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授,建立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培养正确的形态美学观念、环境生态观念和人文社会观念;强化资料收集与理解能力、现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想象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的训练;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心态端正、积极学习、了解行业、坚持付出、有社会责任感的风景园林师。  相似文献   

19.
"风景园林综合实习"是风景园林专业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一是要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二是让学生接受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并紧跟行业的发展,三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针对"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习地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单一、现场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和实习时间长导致学生产生疲倦感等问题,探讨了"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首先,应适时更新实习地点。在传统实习的基础上,对实习地点进行适时调整,采取教师组织集中学习、学生自主参观学习和自主选择性参观学习3种实习方式。其次,布置实习前的预习作业。在综合实习开始前,教师根据实习地点的类型和学习目标,为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预习作业,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实习前对实习地点、方式、目标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可以提早进入实习状态。最后,科学设置实习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挖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后,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实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实习纪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传统园林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出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寺庙园林、公共游乐区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种类型。并产生出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四川园林、北方园林等主要的地方风格,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具有特殊民族风格的园林。中国园林与西亚园林、欧洲园林共同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并且对东亚、欧洲的园林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