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西地区橡胶树炭疽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橡胶树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调查、观察结果表明,病菌越冬场所广泛,其寄主带菌率高(40%-100%)。一年中只要抽嫩叶病菌都可以侵染为害,在橡胶树抽第一蓬叶时遇上雨天高湿环境病害就可注行。分析粤西地区20a资料发现,嫩叶期间的雨日和>90%RH的天数、嫩叶期长短、嫩叶期寒潮(11-15℃)的天数及最低温度在11℃以下的天数与寅害流行密切相关。嫩叶期间的雨日和>90%RH的天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低温阴雨天气是加速病害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茶蚜,又名茶二又蚜,属同翅目蚜虫科.茶蚜是山东茶树上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新梢上趋嫩危害明显,聚集刺吸危害茶芽和嫩叶.芽被害后,细瘦黄谈,萌发伸育迟缓;嫩叶受害,开始叶缘褪绿、黄谈,中部暗绿无光泽,进而向下卷编,严重时新消萎缩以至枯揭。茶蚜危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按一芽二叶标准采摘,新消受害率5%,百芽重减轻1.6%;受害率10%,百芽重减轻3.6%;受害率100%,百芽重减轻444%。同时受害芽也趋老化。春季危害严重时甚至无茶可采。受茶蚜危害的茶叶,失去了正常熟香,有腥气异味,茶汤暗淡混浊,无味;多酚类…  相似文献   

3.
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对茶尺蠖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饲养方法,研究了取食茶树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对茶尺蠖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嫩叶有利于茶尺蠖产卵量的增加,成叶有利于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老叶则不利于茶尺蠖取食,尤其对低龄幼虫影响更大。从茶尺蠖生命表参数的变化来看,成叶较有利于茶尺蠖种群的发展,老叶上茶尺蠖种群发展最慢。但是,3种叶片均能维持茶尺蠖完成世代循环。不同茶树叶片化学物质含量分析表明,氨基酸、水分含量是影响茶尺蠖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对叶片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嫩叶和成叶的营养成分对茶尺蠖发育存在互补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氟铝交互处理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福建水仙茶苗为试验材料,不同浓度下氟铝交互处理水培30 d后,测定茶苗嫩叶和老叶(成熟叶片)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和水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老叶和嫩叶在氟铝交互处理下,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咖啡碱、水浸出物等成分含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高氟处理(12 mg/L)下,随着铝的加入,老叶茶多酚、老叶咖啡碱含量和嫩叶水浸出物,B4C4D4,逐渐降低;老叶氨基酸和老叶水浸出物含量,B4C4D4,呈上升趋势。在高铝处理(80 mg/L)下,随着氟的加入,嫩叶水浸出物含量,D2D3D4,逐渐降低。黄酮含量的变化则未发现明显的规律。铝和氟的不同交互比例处理产生不同程度的交互效应,氟铝交互处理对茶树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Mg在小麦体内的分布及其再分布,以便建立小麦缺镁的诊断方法。在2种营养液中培养小麦,一种营养液稳定供给Mg(0、5、10、20、40、80、160μM Mg),另一种中断供给Mg(从40和160μM减少到0)。当试验施Mg停止时,老叶的Mg减少。但是,在稳定供给但不足的情况下,嫩叶首先出现镁缺乏症状,这些结果与以前报道相反。嫩叶的Mg浓度也比老叶低,不管叶龄的大小,如果叶组织的Mg浓度<1194μg/g,就会出现黄化和坏死症状。达到最大茎重时,全茎的最低Mg浓度为932μg/g,最嫩幼叶(YEB)的为861μg/g。在可测量的茎重降低之前,嫩叶已出现缺Mg症状。YEB和全茎的Mg浓度与营养液Mg浓度的相关性比老叶的好。  相似文献   

6.
茶芽枯病是龙坞公社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被害的茶树,芽枯焦、扭曲,嫩叶的叶尖和叶缘最初变褐色,后来叶片大部或全部枯焦、皱缩并易破裂。后期,在芽和嫩叶的被害部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芽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受害重的茶树,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对夺取茶叶高产优质带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2008-2010年的观察表明,云南河口地区的苗圃地及割胶林橡胶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病高峰期在8月以后:降雨量对病情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始病期出现早能一定程度地加重病情;还观察到病害主要侵染古铜色和淡绿色前期嫩叶,淡绿后期和老叶很少见有侵害。  相似文献   

8.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6,28(1):43-43
在印度.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上,茶饼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病害。成品茶由一芽二叶加工而成,茶树每隔5年重修剪1次,修剪茶树在恢复过程中易受茶饼病菌的侵染。研究了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能承受茶饼病感染的比例高达30%,受感染鲜叶加工的成品茶,其品质甚至优于未受感染的鲜叶,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茶赤叶斑病与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旭晖 《茶叶科学》1997,17(1):21-26
用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茶赤叶斑病(PhylostictatheicolaPetch)与茶树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容易侵染茶树新梢的嫩叶,在老叶(芽下四叶及其以下)表面则难以形成附着胞,即使侵入了,菌丝的分枝、生长也较缓慢;近平展着生的嫩叶及叶片伤口更易感染;茶树品种间因叶片角质层的厚度、栅栏组织层次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紧,其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角质层厚和栅栏组织层次多的品种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庄志凯  欧忠庆  张劲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495-2498
以无刺卡因、巴厘这两类品种的菠萝叶纤维为原料,对老叶和嫩叶所提取的纤维进行不同部位的纤维细度测定,结果表明:无刺卡因类菠萝叶老叶提取的纤维长度达到80~100 cm,尖部和根部的纤维平均细度分别为14.40、18.53 dtex,嫩叶提取纤维的长度一般在50~70 cm,纤维根部和尖部的纤维平均细度分别为13.27、14.77 dtex;巴厘类菠萝叶提取的纤维长度达到70~90 cm,尖部和根部的纤维平均细度分别为14.13、18.50 dtex,嫩叶提取纤维的长度一般在45~65 cm,纤维根部和尖部的纤维平均细度分别为13.09、15.03 dtex。经方差分析,卡因类和巴厘类菠萝叶老叶根部与尖部纤维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经3年研究建立了一套用离体稻叶检测稻种带细条病菌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成功地将44份自然发病的细条病病种接种到离体稻叶上并产生菌脓。甩1%水琼脂加90 ppm无毒苯口并咪唑.在30℃下可使水稻幼苗的离体叶保持15~20 d,可满足细条病接种发病的时间需要。应用纯菌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最低可检测浓度为5×10^3 Cells/ml。由于选择了最佳的温度、湿度/光照、苗龄及其它有关环境条件, 使1.2~4.0 g的病种经研碎浸泡后浓缩针刺接种干离体稻叶上在3 d后出现病斑,5.5~8.5 d后产生菌脓,与其它血清学检测方法相比,离体检测法具有直观、可靠、简便、稳定等优点。特别可避免由于种子携带丧失活性的细条病菌或其它病菌而引起的误诊。  相似文献   

12.
龚纪元 《中国稻米》2001,7(4):33-33
赤枯病 (俗称铁锈病 )是水稻上一种较普遍的生理性病害 ,在早、中、晚稻上均有发生 ,特别是近年来本地早稻此病呈蔓延趋势 ,造成生育期延迟 ,产量降低 ,发病严重的田块减产在20%以上 ,不少农户误认此病为白叶枯病 ,结果错过防治时机 ,造成损失。一、发病症状该病一般在早稻栽插后15天左右开始出现 ,初期植株矮小 ,分蘖少而小 ,上部叶片挺直 ,新叶生长速度减慢 ,但嫩叶通常呈现深绿色 ,根系为深褐色或有少量黑烂根出现 ;到分蘖盛期发病达到高峰 ,表现症状更为明显 :植株矮小 ,老叶开始下垂黄化 ,而心叶较窄挺拔 ,植株茎秆较细 ,分蘖明显…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地区花生叶病发生种类繁多,已鉴定出致病真菌10种,其中:网斑病菌、焦斑病菌、Bipolaris病菌及双孢镰刀菌为陕西首次记录;危害花生叶部病害的优势种群发生了变化,网斑病上升为主要病害,导致大量早期落叶,产量损失严重,喷药防治可明显地减轻危害,喷药3次可减少脱叶33%~41.9%,每公顷可挽回损失261.7~553.3kg。  相似文献   

14.
《茶报》2004,(4):9-9
名优茶产量、产值占春茶产量、产值的41、85%和88,56%。其中名优茶中的扁形茶产量、产值分别为12880吨和15、72亿元,分别占春茶名优茶产量、产值的45、23%和5l,89%。扁形茶就是龙井茶,是有质量、有信誉的名茶。  相似文献   

15.
球孢白僵菌防治茶树害虫角胸叶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球孢白僵菌对茶角胸叶甲田间防治效果,于虫体出土前和出土后2个时期连续喷施100 g/666.7 m2的400亿孢子白僵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田间防治模式下,能够有效减少茶角胸叶甲对茶树的危害,处理组的茶树芽头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嫩叶和老叶被角胸叶甲取食的孔洞数量处理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处理组区域内的下一代虫体的越冬代幼虫基数减少量也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2014年我国河北省和内蒙古两地甜菜种植区纸筒育苗苗期甜菜叶片上出现的新的叶部枯斑病害,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保存病原菌。结合分离菌落形态,提取发病叶片或分离的菌株菌丝DNA,利用真菌检测的通用引物ITS1及ITS4检测结果得到长541 bp单一条带,并测序。无论是直接提取病叶DNA的PCR产物测序还是分离的病原菌提取菌落DNA测序得到的序列相同,NCBI比对结果为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进一步利用组蛋白3基因引物H3-1a和H3-1b扩增分离物菌丝DNA结果得到600 bp左右单一条带,测序结果同真菌通用引物检测结果一致。采用甜菜叶片涂抹法接种进行致病性试验出现了相同的叶斑症状,并从接种后出现病害症状的叶片上分离检测确认了病菌。因此,从河北和内蒙采集的甜菜苗期叶部病害病原菌为极细链格孢菌,为有效控制此类病害、减轻甜菜损失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松溪县茶园常年发生的茶树害虫有小绿叶蝉,茶叶廖螨,茶尺模及茶毛虫,常以夏秋茶危害为重。夏秋之际,大部分害虫已繁殖了好几代,虫口密度大,虫态混杂,世代重叠,防治困难。另因夏秋菜产量高,1994年我县夏秋茶产量693.1吨,占全年总产量58%,尤其是秋茶保护极为重要,如果防治害虫不得力,不但影响本季菜叶,还直接影响到茶树越冬及第二年春茶。一、夏秋茶害虫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1.小绿叶蝉成若虫均喜趋嫩,但伯阳光直接照射,要在芽梢嫩叶背面活动,且以芽下2、3叶背面虫口较多,刺害芽梢嫩叶,稍受惊动,即沿技悄向下潜逃。在松…  相似文献   

18.
春节之前,普洱茶区逐步进入早春茶开采,部分茶区不断传来茶黑毒蛾危害的消息。普洱综合试验站及时派出植保专家深入茶山茶园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在思茅区的云盘山有万亩有机茶园受灾,茶树的新芽、嫩叶、老叶,甚至嫩茎都被取食,虫龄80%都在三龄期以前,还有大量的初孵幼虫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验室制备的一种生物诱抗剂(Biological resistance inducer,BRI)成功诱导玉米对圆斑病菌(Cochliobolus carbonum)的抗性,BRI对玉米圆斑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温室接种试验结果表明,BRI浓度在10 ~ 100 μg/mL范围内,随着BRI浓度提高,其诱导玉米抗圆斑病的效果也相应提高.当BRI处理玉米后1h再接种玉米圆斑病菌,能诱导玉米产生抗性、减轻病害;随着病菌接种时间的推移,其诱导抗性逐渐加强,控病效果逐渐提高;在接种前5h喷施BRI,其防病效果达峰值(77.46%);接种前6h喷施BRI,防病效果缓慢下降.当接种孢子在1×103~5×104个/mL时,BRI防病效果达60.95% ~ 71.46%;当接种孢子达1x105个/mL时,防病效果仅达18.08%.  相似文献   

20.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是油菜主要病害之一。在湖南一般使油菜减产5—15%,严重者可达30—40%。病菌一般以菌核越冬,次年萌发产生子囊盘,放射子囊孢子,侵染油菜花、老叶和茎,引起发病。因此,我们设想筛选减少菌核形成和抑制子囊盘产生的药剂,以达到防治核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