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景名体现了命名主体的立意和文化背景,桂林作为传统山水景观城市,历史底蕴深厚,通过主要古籍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景名命名虽看似毫无章法,实际上可分解为命名素材、命名规范和意境呈现环节。基于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地名学命名流程,构建景名命名采词、构词和修词“三词”模式,以解释景名命名过程。研究发现桂林景名形成了以独特地理环境特征语词为核心,以传统文化色彩元素为延伸的景名命名模式,可为景名文化内涵解读提供新角度,为现代景名命名和更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体系、规划属性数据库、分区属性库、“三生用地”空间格局构建流程等,形成了规划空间格局构建的思路与方法,并按照“反规划”和底线思维理念采用系统动力学、景观生态学和地学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格局构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生态优先理念,基于底线思维构建的“多规合一”用地格局是现势性强的理想用地状态,国家全面系统的机制体制创新改革和不同层级政府、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是最佳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地区有着类型众多、数量浩繁、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蕴含着珍贵的价值属性,但相关研究还未全面展开。以《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为依据,构建适用于内蒙古文化景观遗产自身特点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建立完善的内蒙古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的内容构成与实施步骤,并利用元上都遗址进行实验性评估。通过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内蒙古文化景观遗产评价科学化、逻辑化,可为未来遗产提名、申报与保护提供重要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4.
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及粮食产地,探索其“三生”空间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对生态脆弱区国土空间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用地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2000—2020年内蒙古典型农牧交错区呼和浩特市“三生”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呼和浩特市“三生”空间整体动态变化平缓(0.02%~0.04%),生态、农业生产、牧业生产空间趋减,生活、其他生产空间增加。(2)2000—2020年呼和浩特市“三生”空间格局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城区外围生活空间侵占农牧业生产空间,土默川平原及北部、东南部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牧业生产、生态空间相互转换;(3)研究区生态、农业生产、牧业生产空间在前10 a相互转化剧烈,2010—2020年有所减缓;生活、其他生产空间呈净转入状态并在后10 a突增。(4)平均坡度是影响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0.24~0.4),产业发展、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规模对当地空间格局影响较大,精细化治理背景下,政策引导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