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截头炭团拉丁学名 Hypoxylon annulatum(Schw.)Mont。分类地位真菌门,子囊菌亚门,球壳目,球壳科。生长环境生长在栎及其他阔叶树的树皮和木头上。在栽培香菇、银耳、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llnderw.的段木上也经常腐生有此菌。形态特征子座半球形至瘤状,直径5毫米,或相互连接而不规则,早期咖啡褐色,后变为黑色,炭质。子囊壳近球圆,直径0.8—1.1毫米,上部突出,顶端平截成直径350—500微米的圆盘,圆盘中央有疣状孔口。子囊圆柱状,有孢子部分长60—75微米,直径5—6微米,柄长35—55微米;孢子8个成单行排列,褐色,不等边椭圆形,7-9×3-4.5微米(图47)。  相似文献   

2.
莴笋菌核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永和 《蔬菜》2000,(4):26-26
莴笋菌核病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该病菌除能为害莴笋外,还可侵染多种寄主,防治上比较困难,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一、主要症状 莴笋菌核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而以植株生长后期发生较多。幼苗受害后,在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腐烂或猝倒。成株期多在茎基部发病,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后扩大至茎基部腐烂,植株枯萎而死亡。在潮湿的环境下,病部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在其上产生初呈白色后变为黑色的鼠粪状菌核。 二、发病规律 1病原由核盘菌(Sclerotini…  相似文献   

3.
1、核桃溃疡病 1.1危害症状溃疡病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树幼树主干、嫩枝和果实,初为褐、黑色近圆形病斑,直径0.1-2cm,多发生在树干及主侧枝基部.有的扩展成菱形或长条形病斑.在幼嫩及光滑的树皮上,病斑呈水渍状或为明显的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粘液,遇空气变黑褐色,随后病部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相连呈菱形或长条形.当病部扩大到环绕枝、干一周时,出现枯梢、枯枝或整株死亡.秋季病部表皮破裂.在较老的树皮上,病斑多呈水渍状,中心黑褐色,病部腐烂深达木质部.果实受害后呈大小不等的褐色圆斑,早落、干缩或变黑腐烂.  相似文献   

4.
1冻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1.1根颈部根颈部受冻害后表现为韧皮部、形成层变褐色,并环绕千周1圈呈环状.皮层与木质部易剥离,木质部变淡褐色。1.2干基部树干基部发生的冻害,一般在地面至地上15cm左右处.同样表现为皮层变褐色,形成层与木质部坏死。  相似文献   

5.
对山西境内发现的野生蘑菇"沐野1号"菌株进行传统形态学鉴定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菌盖直径为3.3 cm~3.7 cm,初期呈半球形,成熟后近平展,表面为污白色,具有褐色纤毛状鳞片。菌盖的菌肉呈白色,厚度为0.8 cm~1 cm。菌褶离生,较密,不等长,成熟或干后变为黑褐色。菌柄长4.5 cm~7.5 cm,粗0.6 cm~1.2cm,呈圆柱形,基部膨大,实心,表面平滑或有白色的短细小纤毛。孢子为椭圆形至卵圆形,(4.6~6.3)μm×(6.3~8.7)μm,属于担子双孢。根据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菌株沐野1号为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经ISSR分析,待鉴定的菌株沐野1号和山西境内发现的菌株晋阳1号聚为一大类,与其他所有对照菌株的相似系数为0.54,推测待鉴定菌株沐野1号为不同的双孢蘑菇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阿尔泰山的优质乳菇成员中,除今年第2、3期介绍的两种外,还有松乳菇、红汁乳菇及多汁乳菇等。现将多汁乳菇简要介绍如下:1 形态特征 多汁乳菇Lactrius volemus(Fr.)Fr.菌盖宽3.0~12.0cm,始扁半球形,中间脐状,缘内卷,伸展后浅漏斗状;面浅赤褐色,初具微茸毛、后光滑。菌肉白或略带乳黄色,伤后过久则氧化为褐色;乳汁多而白,不变色。味柔和。菌褶白至浅乳黄色,伤变褐色,直生至延生,密、分叉。菌柄3.5~8.0cm × 2.5cm,色同盖或略淡,具微绒至光滑,内实或中空。孢子无色,近球形,有网纹和脊,孢子印白色。囊状体多,近梭形,  相似文献   

7.
<正>1症状该病多发生在树干及主、侧枝的基部。感病初期为褐黑色圆形病斑,直径0.1~2cm,扩展后呈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在幼嫩光滑的树皮上,病斑呈水浸状或水泡状,破裂后流出褐色黏液,很快变黑。病斑后期  相似文献   

8.
郭媛 《中国果菜》2009,(6):48-48
1、核桃溃疡病 1.1危害症状 溃疡病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树幼树主干、嫩枝和果实,初为褐、黑色近圆形病斑,直径0.1—2cm,多发生在树干及主侧枝基部。有的扩展成菱形或长条形病斑。在幼嫩及光滑的树皮上,病斑呈水渍状或为明显的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粘液,遇空气变黑褐色,随后病部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相连呈菱形或长条形。  相似文献   

9.
茶新菇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新菇又名柳环菌,是近年从野生菇驯育成栽培品种的新秀,食味鲜美,口感脆嫩,香味浓郁,质地细嫩,是一种可取代金针菇、平菇的新型食用菌。(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柄长12—13cm,直径0.3—1cm,菌柄上有褐色绒毛,菌环白色,菌盖直径5—15cm,表面光滑,半球形,老熟后平展,最后边缘开裂上卷,盖面褐色,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白色,老熟后咖啡色,孢子印锈褐色。2.生活条件:(1)营养源:菌丝分解纤维素能力强于分解木质素的能力,在培养  相似文献   

10.
天草杂柑因早结丰产、颜色橙红、可溶性固形物在12%以上,受到果农和消费者青睐,发展较快。2001年和2003年我们分别从浙江黄岩和象山地区引回两批苗木和接穗,分别定植和高接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网棚内观察。2004年后全部出现如下症状。枝梢:夏、秋嫩梢基部出现多个水浸状褐色小斑点,斑点稍凹陷(见封底—图1);梢长至10cm左右后,转为黄褐色,纵裂。切开病斑的韧皮部,可见木质部突出,尤如钉状(见封底—图2);切开钉状物,在放大镜下,可见到黄褐色的胶状物;有些梢没有出现上述斑点,但梢基部的木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肿大部分多呈纺锤状(见封底—图3)…  相似文献   

11.
梨树干基湿腐病主要侵染梨幼树主干基部,尤以苹果梨较为严重,甘肃河西地区普遍发生。病害首先出现在主干基部至地面上部,使病皮或周皮变为褐色,继后逐渐深入,直至形成层组织死亡,表皮呈现出黑色病疤,状若烟熏。患病段,干径变细,干缩凹陷,逐渐形成环状绞隘。病菌由下向上渐次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系子囊菌亚门及担子菌亚门的大型真菌,具片状、珊瑚状、匙状、耳状、伞状等繁简不一的子实体。子实层直接平铺在菌盖表面、内外侧或肉齿上,但较多着生于菌管内壁及片状菌褶两侧。有性孢子为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在自然界中,孢子借助风、雨和动物传播,有趣的是,大多数食  相似文献   

13.
泡质盘菌PezizavesiculosaBull.:Fr.子囊盘中等 ,直径 2~ 10cm ,有时可达 14cm。初期近球形 ,逐渐伸展呈杯状 ,无菌柄。子实层表面近白色 ,逐渐变成淡棕色 ,外部白色 ,有粉状物。菌肉白色 ,质脆 ,厚达 3 5mm。子囊 2 70~ 335 μm× 16~ 18μm  相似文献   

14.
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特点 辣椒疫病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成株期受害较重。苗期发病,表现为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严重时全株枯死,又称苗期猝倒病。成株期发病,尤以茎基部受害最为严重,最常见的症状为分权处变为黑褐色或黑色。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色条斑,病部明显缢缩,造成地上部折倒。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cm,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湿度大时可见白霉。  相似文献   

15.
1 常见病害及原因1 .1 苦痘病 入贮 1个月后即开始发生。病斑先出现在果实顶部 ,果面出现圆形斑点 ,病部果肉逐渐干缩 ,表皮坏死 ,并呈褐色蜂窝状 ,病斑直径 3~ 5 mm,可扩大到 1 cm,病部食之有苦味。是因果实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1 .2 黑萼病 与苦痘病伴随发生 ,发病部位主要在果实顶部 ,萼筒周围开裂 ,干枯 ,发黑。有时也会发生在柄洼周围 ,症状最大扩展到果实肩部 ,随贮藏时间延长 ,病果增多 ,也是因果实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1 .3 水心病 又名糖蜜病 ,主要发生在果肉内部靠近果心处。果肉呈现水渍状透明斑块 ,食之味甘甜。多因延…  相似文献   

16.
<正>核桃树溃疡病在多数核桃产区都有分布,主要危害幼树主干、嫩枝和果实。枝干感病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枯枝或整株死亡;果实感病后导致提前落果,品质下降。1核桃溃疡病的症状核桃溃疡病危害苗木、大树和干部的主侧枝,多发生于树干基部0.5~1.0米高度范围内。初期在树皮表面出现近圆形的褐色或黑色病斑,在幼嫩及光滑的树皮上,病斑呈水渍状,有明显的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的黏液,遇空气变黑褐色,随后病部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  相似文献   

17.
《果农之友》2005,(3):50-50
1症状 梨树感病后,叶片卷曲变红,枝条基部或枝干首先变为暗绿色后变为黑褐色条斑,病段干缩凹陷,呈环状萎缩,并产生裂痕,韧皮部组织变褐色坏死。果实受害后在天气干旱时产生皱缩,果心变褐。在天气潮湿时,病果初期出现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斑点迅速扩大成褐色片状,表面产生一层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18.
羊肚菌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电镜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肚菌又称羊肚蘑,在分类上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子囊盘如海绵状或羊肚状,子实层沿子囊盘盖的下陷部分生长。因羊肚菌的营养价值很高,每年有大量野生采集的羊肚菌出口到国外。 对于羊肚菌的研究,我国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至今已有四百年。近年来,人们对羊肚菌的分类、分布、生态和栽培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本文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羊肚菌子实体细胞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其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长江淮河流域以南广种的双孢菇 ,近些年迅速北移。滨州市地处黄河末端的鲁北平原 ,双孢菇种植遍布滨州的 7个县区 ,1998~ 2 0 0 0年笔者对上述区域内的菇棚进行调查时 ,发现该区域危害双孢菇的除狄氏裸囊菌外 ,还发现疣孢褐地碗菌这种较少在双孢菇栽培中发生的病原菌。1 疣孢褐地碗菌1.1 生物学特性 这是一种不常见的竞争性杂菌 ,国内未见该菌为害双孢菇的报道。滨州的 7个县区范围内仅沾化县流钟乡菇棚内首次发现此菌为害。疣孢褐地碗菌 (Peziza badiapers)属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盘菌科、盘菌属 ,子囊盘直径 1~ 3 .1cm,圆形 ,…  相似文献   

20.
<正>1疫病1.1症状叶片病斑近椭圆形,边缘具黄绿晕环,中央暗褐色,后叶片软腐脱落。茎部染病多在枝条分杈处或茎基部。果实多从果蒂部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后变褐软腐,干燥后呈褐色僵果挂于枝上。高湿病部生白霉。1.2防治方法1)种子消毒。用1%硫酸铜药液浸种5分钟。2)田间管理。垄栽,浇水时不宜大水,水面应低于垄面5 cm。定植前亩用1.5~2 kg 97%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