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产脂肽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产脂肽的发酵条件,提高枯草芽孢杆菌ATCC21332脂肽产量。[方法]利用较低成本的底物对枯草芽孢杆菌ATCC21332进行发酵优化。[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在葡萄糖浓度9 g/L、豆粕浓度40 g/L、接种量5%、装液量120 mL(500 mL容量瓶)、温度30°C、转速150 r/min、发酵时间120 h时,脂肽产量最高,为4 885.1 mg/L,比添加活性炭载体的最高产量3 600.0 mg/L增加了35.70%。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发现在81 h时谷氨酸含量急剧增大,添加谷氨酸可使脂肽产量达954.0 mg/L,相比不添加谷氨酸的培养基可使脂肽产量增加近6倍。[结论]该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万俊杰  邓毛程  梁耀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44-9145,9207
[目的]探索枯草芽孢杆菌产絮凝剂吸附Cr(Ⅵ)的效果。[方法]研究了葡萄糖、谷氨酸浓缩液、KH2PO4、pH和温度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絮凝剂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絮凝剂的组成,同时研究了利用固定法吸附Cr(Ⅵ)的效果。[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培养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20 g/L、谷氨酸浓缩液30 ml/L、KH2PO42.0 g/L、pH值7、温度32℃。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絮凝剂主要由γ-PGA和多糖组成。固定后的絮凝剂最大Cr(Ⅵ)吸附容量为4.2 mg/g,最佳Cr(Ⅵ)吸附pH值为4。[结论]利用谷氨酸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出有效吸附(Cr(Ⅵ))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3.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γ-PGA),主要对其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先通过单因素优化及PB试验筛选重要因子,然后利用Box-Behnken优化发酵工艺最佳组合,获得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且在摇床水平上使γ-PGA产量由最初的6.03 g·L~(-1)提高到10.98 g·L~(-1)。接着通过对补料工艺的探索,确定了最佳补料时间和补料配方,最后在5 L发酵罐上进行了放大生产,最终γ-PGA的最高产量可达到31.18 g·L~(-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生防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332的发酵条件及培养基配方。[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枯草芽孢杆菌B-332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适培养接种时间为18h,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0.60g/L、蔗糖0.25g/L、硫酸铵0.07g/L、柠檬酸三钠0.03g/L、磷酸氢二钾0.003g/L、硫酸镁0.005g/L、硫酸亚铁0.0005g/L;发酵条件为: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摇瓶装量80ml/500ml。在该综合条件下,发酵后的芽孢数为1.43×1011cfu/ml,比初始条件的芽孢总数4.03×109cfu/ml提高了34.48倍。[结论]该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B-332菌株的工厂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豆豉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γ-聚谷氨酸(γ-PGA)的菌株,经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其中Bacillus subtilis HD11γ-PGA产率最高,达6.8g/L。以HD11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和亚硝基胍对其进行复合诱变,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稳定的高产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HD-F9,经摇瓶发酵γ-聚谷氨酸的含量达到10.72g/L,较出发菌株提高56.3%。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多黏芽孢杆菌(Paenibacilus polymyxa)液态发酵的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多黏芽孢杆菌液态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为:马铃薯250.0 g/L,白砂糖20.0 g/L,玉米粉30.0 g/L,NaNO3 1.0 g/L,(NH4)2SO4 1.5 g/L,KH2PO4 1.0 g/L,pH6.5,装液量100 ml/250 ml(V/V),接种量5%(V/V),培养温度37℃,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周期72 h。[结论]该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多黏芽孢杆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53发酵法生产维生素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明  田青  邓凤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450-3452
[目的]探讨以枯草芽孢杆菌B53为菌种发酵生产维生素K的基本条件。[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53发酵生产维生素K,并探讨发酵培养基组成、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因素对维生素K产量的影响。[结果]枯草芽孢杆菌B53在含甘油50ml/L、大豆粉100g/L、酵母膏5g/L、K2HPO43g/L的液体培养基上发酵48h的维生素K产量可达7.01mg/L;在大豆固态培养基上,适宜的接种量为4%,适宜的发酵时间为72h,维生素K产量达0.0273mg/g;而在豆粕固态培养基上,适宜的接种量为3%,适宜的发酵时间为48h,产量仅达O.0087mg/g。[结论]维生素K存在于枯草芽孢杆菌B53的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B53是维生素K的一种生产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发酵条件,提高其芽孢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装液量、摇床转速、初始p H、温度、接种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显著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3个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在玉米粉10.7 g/L、豆粕粉24.4 g/L、CaCO_3 7.4 g/L、NaCl 5.0 g/L、MnSO_4 0.4 g/L、KH_2PO_4 1.0 g/L、装液量50 m L/250 m L、转速为200 r/min、初始p H 7.2、温度30℃、接种量2.0%条件下,芽孢产量达到7.4×109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80.49%。[结论]响应面法有效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芽孢产量。  相似文献   

9.
姚小飞  叶璐  赵世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76-8478,8490
[目的]为大豆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外线诱变后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1-2菌株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B1-2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的影响依次为:豆粕含量、培养基pH值、发酵温度和接种量。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中含9%豆粕、2%麸皮,以培养24 h的枯草芽孢杆菌B1-2菌株为发酵菌种,在初始pH值7.5,温度35-40℃,接种量8%条件下发酵64 h,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可从初始条件的17.80%提高至21.06%,比条件优化前提高了18%。[结论]该研究优化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多肽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的最优产孢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枯草芽孢杆菌的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1.500%,淀粉1.000%,花生饼1.500%,MnSO4.H2O 0.005%,无水MgSO40.050%,KH2PO40.150%,K2HPO4.3H2O 0.300%,CaCO30.050%;最适培养条件为:最佳移种时间18~20 h,温度37℃,pH7.5,转速250 r/min,接种量10%。[结论]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产量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万俊杰  梁耀开  邓毛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00-8603,8685
[目的]利用食品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S1-296产絮凝剂吸附Cu2+。[方法]以味精废水和啤酒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制备含γ-聚谷氨酸的絮凝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的絮凝剂进行了明胶-戊二醛交联固定处理,并对Cu2+进行吸附和解析研究。[结果]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pH为7,培养时间为48 h,啤酒废水与味精废水的体积比为1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絮凝剂主要由γ-聚谷氨酸和多糖组成。固定后的絮凝剂最佳Cu2+吸附条件为:最佳吸附pH为5,絮凝剂投加量为0.6 g,温度为40℃,Cu2+初始浓度为30 mg/200 ml,最大Cu2+吸附容量为4.1 mg/g。最佳Cu2+解析条件为:pH为2,最大解析率为81%。[结论]利用味精废水和啤酒废水作为主要原料,使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更具有经济和实用价值,真正实现了"以废治污"。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徐爽  黄志勇  路福平  王永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68-9769,9788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主要培养基成分,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Design-Expert 7.0软件建立响应曲面模型,来优化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发酵培养基。[结果]葡萄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为影响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主要因素,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68 g/L,硝酸钠2 g/L,磷酸二氢钾5.03 g/L,磷酸氢二钾1.36 g/L,硫酸镁结晶0.2 g/L,硫酸亚铁0.02 g/L,氯化钙0.01 g/L,微量元素液2 ml。在此条件下,生物乳化剂乳化活性的实测值(67.0%)与预测值(66.7%)较为接近,比优化前提高了27%。[结论]响应面法适用于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从豆豉中分离到1株产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的菌株JG,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对比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同时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提纯,并添加不同比例聚谷氨酸到复合肥中,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16S r DNA序列与Bacillus subtilis HQ 327126的同源性达到99%,确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γ-PGA的发酵产量为40 g/L,对发酵产物进行提纯,获得含量为80%的γ-PGA。添加不同浓度γ-PGA的处理,芜青油菜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添加0.02%~0.03%的γ-PGA,芜青油菜鲜重增加可达18.35%~19.57%,具有明显提高肥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提高PGA酶活力及稳定性.【方法】以重组枯草芽孢杆菌10397(pMA5-PGA)产PGA酶活力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对重组菌发酵产PGA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以葡萄糖20.39g/L、胰蛋白胨15.48g/L、糊精6.1g/L为培养基,在三角瓶装液量16.23%、接种量4.32%、温度35.43℃、时间48.34h、摇床转速220r/min的条件下,所产PGA的酶活力为14.167U/mL,比初始发酵条件下发酵重组菌产PGA的酶活提高了1.14倍.【结论】通过条件优化,可提高重组枯草芽孢杆菌PGA的酶活力,并为工业化生产PGA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株益生蜡样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优化蜡样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提高蜡样芽孢杆菌的生物量。[方法]在初始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蜡样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氮源和碳氮比。[结果]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5.00 g/L,可溶性淀粉40.00 g/L,蛋白胨10.00 g/L,玉米浆干粉30.00 g/L,硫酸铵3.00 g/L,磷酸氢二钾5.00 g/L,磷酸二氢钠5.00 g/L,硫酸镁1.25 g/L,硫酸锰0.60 g/L,氯化钙2.00 g/L。优化后蜡样芽孢杆菌在50 L不锈钢发酵罐中的发酵液活菌数达1.6×1010cfu/m L,较优化前提高了1个数量级。[结论]优化后的蜡样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大大提高了该菌的生物量,为工业化放大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针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优化。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通过实验室摇床实验筛选出较适宜于本株枯草芽抱杆菌菌株发酵的培养基配方(g/L):蔗糖5g、淀粉3g、豆粕30g、尿素1g、磷酸氢二钾3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5g、酵母膏0.2g、氯化铁0.1g、碳酸钙0.1g、3.08%硫酸锰0.2ml。发酵温度32℃,初始p H 7.0,摇床转速220rpm/min,接种量7%。获得的菌体数量约为138亿/ml。  相似文献   

17.
利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液体发酵制备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提取并制得γ-PGA溶液;以0.5 g/L的γ-PGA溶液与明胶交联制成明胶膜,未交联γ-PGA的明胶膜作空白对照,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金属离子消耗,研究γ-PGA明胶膜对Cu2+、Co2+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u2+在pH为8、24℃、5 h时有最佳吸附量,饱和吸附量为12.34μg/mL;Co2+在pH 7、21℃、5 h时有最佳吸附量,饱和吸附量为19.50μg/mL;证实了γ-PGA与明胶交联制成的明胶膜具有吸附重金属(Cu2+、Co2+)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ZJN1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ZJN1菌株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25.0 g/L、鱼粉25.0 g/L、工业蛋白胨15.0 g/L、玉米浆5.0 g/L、碳酸钙1.0 g/L、硫酸镁0.3 g/L、磷酸二氢钾0.1 g/L。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0、培养温度30℃、接种量4%、转速22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芽孢数可达9.68×10~9 CFU/mL,相比初始基础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的发酵水平提高了约2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饲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饲用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3%、酵母浸膏1.5%、磷酸氢二钠0.2%、磷酸二氢钠0.1%、硫酸镁0.1%、酵母浸粉0.5%.饲用枯草芽孢杆菌的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8℃,初始pH7.0 ~7.2,摇床转速180 r/min,接种量7%.选择木屑质量与发酵液体积(m/V)的混合比为3∶5,继续高温发酵16 h,芽饱产量可达到5.18×1010CFU/g.[结论]该研究可为饲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91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枯草芽孢杆菌B91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提高其发酵产物中芽孢的浓度。[方法]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培养基中影响芽孢浓度的显著因子,即葡萄糖、酵母膏和Mn SO4;通过爬坡试验逼近显著因子对应最大响应值的稳定区域,并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试验确定各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结果]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9.35 g/L,酵母膏6.93 g/L,氯化钠3 g/L,K2HPO42 g/L,Mg SO40.2 g/L,Mn SO410.16 mg/L,Ca CO30.2 g/L。菌株B91在优化后培养基中的芽孢浓度达到41.89×108cfu/ml,与优化前(24.83×108cfu/ml)相比提高了68.7%。[结论]实现了该菌株高密度培养的同时提高了芽孢形成率,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