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切葡聚糖酶(endoglucanases)是光肩星天牛幼虫肠道的主要纤维素消化酶.本研究以光肩星天牛内切葡聚糖酶的同工酶AgEG2为靶分子,从随机多肽噬菌体展示库中筛选与AgEG2有亲和活性的短肽,通过3轮筛选,短肽序列TPHRSPL 出现频率为33.7%,而且展示该短肽的噬菌体均对AgEG2有很高的结合能力.进一步合成短肽TPHRSPL,并对肠道纤维素酶提取液进行了Western分析,结果表明该短肽能特异结合内切葡聚糖酶的同工酶AgEG1和AgEG2,而与粗酶液中其它蛋白组分均无结合特性.表明筛选获得的短肽TPHRSPL对光肩星天牛内切葡聚糖酶具有特异结合亲和性.该短肽为研究光肩星天牛纤维素酶的特性及开发天牛的生物防治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杉棕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棕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研究叶伟军(国营泸县林场)曾重惠杨德敏(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在研究粗鞘双条杉天牛综合防治技术,剖查被粗鞘双条杉天牛危害后的杉木时,发现有杉棕天牛的羽化孔。粗鞘双条杉天牛危害后的杉木有的被致死,...  相似文献   

3.
栗山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栗山天牛是柞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近年在辽宁省发生面积已达6~7万hm^2。受害后的柞树材积生长及材质下降,甚至造成树木枯死。为有效控制栗山天牛危害,1995~1999年,进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查清了栗山天牛的生活史,掌握了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防治试验证明,采用卫生伐、人工捕捉、利用天敌及熏蒸剂,都能经济有效地防治栗山天牛。  相似文献   

4.
杨树不同品种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抗逆性强的树种营造防护林,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的根本措施。在巴彦淖尔市“中国‘三北’地区天牛项目试验区”内,巴彦淖尔市森防站通过对现有混交林不同杨树品种光肩星天牛抗性的调查研究,深入探索防治光肩星天牛的营林技术.以为生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6-1999年在浙江省富阳市,新昌县等地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明确了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携带和传递松材线虫特性,研究出新型松褐天牛引诱剂(M99),并取得应用预测和防治松褐天牛的显著效果,采用松材线虫早期诊断,病木伐除清理,引诱监测,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扑灭了一个松材线虫病新发生地,建立了6700hm^2的综合防治示范林,总结出包含有八章五十一款的“浙江省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6.
抚育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及天牛危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育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及天牛危害的影响叶伟军(国营泸县林场)曾垂惠杨德敏(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杉木是我省的一种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杉天牛危害。在研究杉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过程中,从营林生产方面研究控制杉天牛...  相似文献   

7.
两种杨树天牛综合防治和监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深入研究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与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的生物学、生态学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以林业措施为主、辅以其他防治手段的综合防治技术,将800hm2试验示范区内两种天牛的虫株率持续控制在3%以下。研究和应用简便易行的监测方法对这两种天牛的成、幼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保护我国林业和国家生态建设中的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林木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生物防治学科组针对我国危害林木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了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以及利用其他天敌如病原微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1)重大食叶类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研究;(2)重大外来入侵蛀干害虫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技术;(3)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4)无公害综合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技术;(5)云斑天牛生物防治技术;(6)锈色粒肩天牛生物防治技术;(7)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8)白蜡窄吉丁生物防治技术;(9)新疆苹小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0)杨十斑吉丁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福建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引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森林资源监测的技术要点及优点,建议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深入开展试验研究与应用,以完善和提高连续清查体系技术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业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与局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吴丽君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1):67-69,74
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植物组培研究机构的相继诞生和组培产业投资热潮,从木本植物组培技术特点、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方面,浅析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与局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发展我国试管快繁技术和商业应用领域的研究,客观正确预测木本植物组培技术在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效益及避免盲目投资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在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及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4.
植物修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绿色生态技术,具有成本低、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介入,赋予了植物修复新的内涵.文章重点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机理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包括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以及谷胱甘肽、植物螯合素和金属硫蛋白的解毒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的国内外科研现状;简述了刺激技术中气室粘合技术、充气设备和气室的进一步完善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气刺微割技术还须解决橡胶树割面规划、阳刀割胶和再生皮割胶,确定每年初次刺激和开割停割时间,以及气刺微割技术的生理基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六).全面构建城市林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林业具有功能的多样性、主体性、综合性及系统效应的特征。城市林业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城市绿色环境 ,发挥城市绿色经济 ,培育城市绿色文化 ,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是城市园林和传统林业所不可比拟的。建设城市林业必须注意 6个方面的技术体系 :一是环境性技术体系 ;二是观赏性技术体系 ;三是保健性技术体系 ;四是生物多样性技术体系 ;五是生产性技术体系 ;六是文化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湖南省茶陵县低效马尾松水保林林下植被及生态功能恢复技术试验及其技术模式研究 ,通过 5a的定位观测 ,试验林的林下植被及生态功能均较对照林分有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林副特产在国外被称为非木林产品。它包括油料植物、中草药、山野菜、山野果、淀粉植物、蜜源植物、食用菌,还有其他单宁类、色素类、纤维类、调料类以及蛇、蛙、山鸡等经济动物等。挤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冷冻干燥技术、超细微份技术和微波加热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在林副特产加工业上,可以使林副产品在质量和效益上得到迅速增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视频监控及智能传感器是与计算机相关的自动控制新技术。北京大兴花卉苗圃的监控报警系统和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了这些先进技术,使苗圃生产管理迈上了现代化新台阶。林业院校在专业或课程设置上也应该增加或深化自动控制新技术内容,培养教育一批能参与推动林业产业自动化进程的技术人才,以适应大林业产业自动化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计算机模拟取样,探讨Yojiro Ueno提出的一种新的抽样方法应用于长白山落叶松人工林和柞树林的试验样地的有效性。应用不同次数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不同重复的差异逐渐减小,当增加到一定程度,重复一次随机抽样即可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抽样误差。2)平均相对误差[AKP-]和不同重复间变异系数CV曲线都随取样数目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且上升波动程度也随之减小,渐平稳。当样本量大小达到某值之前 ,[AKP-]CV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