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在促进鱼类生长、提高免疫力中发挥重要的营养作用.添加苏氨酸可以更好地平衡氨基酸,使饲料中的氨基酸比例更接近理想蛋白质,降低鱼类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饲料中缺乏苏氨酸时,鱼类摄食量降低、生长速率下降、免疫机能抑制等症状.近年来,随着饲料中植物蛋白的广泛使用,苏氨酸逐渐成为限制性氨基酸,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宪龙  田河 《畜禽业》2010,(6):24-26
随着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及特种生物养殖业的发展,蛋白质饲料资源来源已成为目前养殖业中急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此,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先后开始试验研究粪便饲养蝇蛆,以便回收粪便养分,获取高蛋白、高脂肪的蝇蛆作为养殖业的优质饲料。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仍有个别技术环节尚待完善,但不少国家已把粪便养蛆作为一种成功技术应用于生产。所以,被英国列为21世纪抗癌首选药物的蝇蛆,以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而被国际上列为新型蛋白质资源昆虫之首。  相似文献   

3.
苏氨酸通常是猪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对其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猪日粮中添加适量苏氨酸,可提高其生产性能,增强免疫机能,改善胴体品质。本文综和论述了苏氨酸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并介绍了苏氨酸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和猪对其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米糠的营养丰富且产量大,对猪的营养价值较高,本文就米糠的营养功能及对畜禽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作一综述,以为米糠的广泛应用积累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影响畜禽脂肪沉积的遗传和营养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脂肪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分析了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尤其是对影响动物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作了重点分析,包括FABPs、PPARs、obese和leptin、UCPs、LPL、HSL、adiponectin、IGF2。  相似文献   

6.
王明成 《畜禽业》2003,(10):41-41
本文从发病动物不同,体温变化,病情发展过程,有无传染性,病畜禽的营养状况,治疗效果观察等9个方面对畜禽营养代谢病与传染病提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硒(Selenium)是人和动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必需的生物微量元素。综述了硒在动物体内抗氧化、参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增强免疫、提高繁殖性能和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等方面的营养作用,并介绍了硒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日粮营养水平与畜禽繁殖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杜光波 《畜禽业》2004,(11):14-15
繁殖是畜禽的重要机能之一,也是畜牧生产的关键环节。畜牧生产的基础是繁殖数量多、品质优良的幼畜,以便用于畜牧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影响畜禽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营养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动物生殖的作用和动物繁殖机能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初始体质量(8.00±0.20)g的鲈为实验对象,在海水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鲈对饲料中苏氨酸的需要量。通过在半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晶体L-苏氨酸使饲料中苏氨酸含量分别达到0.75%、1.03%、1.36%、1.67%、2.04%和2.31%,配制成6水平等氮等能饲料(41.83%粗蛋白质,19.68 kJ/g总能)。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放养30尾鲈。实验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6:00和17:30),实验期间水温为26~32℃,盐度为22~28,溶解氧含量在7 mg/L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94.4%~98.9%)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增加,鲈的增重率显著升高(150.3%~256.9%)(P<0.05),且在1.67%苏氨酸饲料组达到最大值(256.9%),然而,随着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增重率有下降的趋势。鲈的氮累积率随着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13.18%~26.36%)(P<0.05),且在1.67%苏氨酸饲料组达到最大值(26.36%),随着饲料中苏氨酸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氮累积率有下降的趋势。饲料苏氨酸含量对鲈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以增重率和氮累积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鲈对饲料中苏氨酸的需要量分别为1.77%和1.88%,占饲料蛋白质的4.21%和4.47%。  相似文献   

10.
草鱼幼鱼的饲料苏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35±0.06)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5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苏氨酸水平为0.72%、1.02%、1.32%、1.62%、1.92%和2.22%(占饲料的质量分数)的6组等氮半精制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35%),经60 d生长实验确定草鱼幼鱼的苏氨酸需要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增加,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肌肉RNA/DNA比值和血氨水平显著升高(P<0.05),均在1.62%组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和肝脏谷氨酸脱氢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均在1.62%组达到最小值;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进一步提高,上述指标不再发生显著变化(P>0.05).随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增加,草鱼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1.32%、1.62%和1.92%3组显著高于0.72%和1.02% (P<0.05),2.22%组达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在饲料苏氨酸水平为1.32%~2.22%的4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0.72%组和1.02%组(P<0.05).饲料中苏氨酸水平为1.62%时,草鱼肌肉苏氨酸含量和肌肉氨基酸总量均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苏氨酸适宜水平能使草鱼全鱼水分显著降低,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同时降低草鱼肌肉水分,增加蛋白质含量(P<0.05),但不影响脂肪含量(P>0.05).饲料中苏氨酸水平对草鱼肝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向质沉积率、肌肉RNA/DNA和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分别对饲料苏氨酸水平进行折线同归分析,并以这些指标达95%最佳值时为判断依据,得出草鱼幼鱼饲料中苏氨酸适宜需要量以占饲料的质量分数计为1.42%~1.61%(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35%)或以占饲料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4.07%~4.60%.  相似文献   

11.
通过营养调控减少畜禽氮、磷排泄及其污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营养水平饲料已被广泛采用,与此相关的畜禽排泄物中氮、磷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现已受到了普遍重视。本文从营养代谢方面,综述了畜禽排泄物中氮、磷的来源、污染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通过营养调控方法,减少畜禽氮、磷排泄及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伟 《畜禽业》2006,(4):14-17
随着动物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动物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应激,由此引起的应激常导致动物机体内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下降,机体免疫力减弱.产品质量下降,严重时引起死亡,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畜禽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众所周知,疾病是养殖业的第一大天敌,尤其是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畜禽的健康。尽管预防接种和药物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未能完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而且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饲养条件的改变,日继发现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这样势必会增加养殖业的成本,加上病毒抗原的漂移,超强毒株的出现和母源抗体的干扰,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防疫途径,动物抗病品系的筛选和培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报道了不同鸡对马立克氏病敏感性存在差异,并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动物抗病育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后来由于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的发展,使得大部分传染病都可通过预防接种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抗病育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分离或合成了一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还发现了具有终止病毒基因转录和反应的一类小分子RNA。为此,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出了基因工程抗病育种的设想,为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就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畜禽抗病育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来提高畜禽抗病力的可行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英  陈仲达 《畜禽业》2002,(6):15-15
近年来,随着对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动物营养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抗营养因子是畜禽不能有效利用饲粮养分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如何消除抗营养因子的负作用对提高饲料利用率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繁殖是畜禽的重要机能之一,也是畜牧生产的关键环节。畜牧生产的基础是繁殖数量多、品质优良的幼畜,以便用于畜牧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影响畜禽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营养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动物生殖的作用和动物繁殖机能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营养对鱼类抗寒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每年冰封期长达3~6个月,在此期间,有大量的鱼种、成鱼和亲鱼需要越冬,历年越冬死亡率约为10%,给养殖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造成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很多,除遗传因素、水质因素外,由于营养失衡而造成鱼类免疫力下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另外,很多热水性鱼类,如罗非鱼、鲮鱼,对低温的抵抗力更差,通过营养途径提高其抗寒力也有重要意义。1通过营养调控抗寒力的机制根据Lyons等(1970)“膜脂相变”学说,低温伤害首先是改变了细胞膜的膜相,膜脂从液晶相变为凝胶相。在低温下生物膜能否保持适当的流动性与生物耐寒性之间有一…  相似文献   

17.
亲鱼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改善亲鱼的营养和投喂方式,不但可以提高精子和卵子的质量,而且可以增加后代的产量。本文就不同营养素、饲料组成和投喂水平三方面驿亲鱼的生长、产卵性能以及仔鱼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河蟹育苗技术、养成技术的推广和市场价格的影响,我国河蟹生产发展很快。而饲料是物质基础,因而近十年来,很多学者开展了河蟹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虽然起步晚,但有关单位和专家仍做了很多工作,本文拟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蛋白质与氨基酸1.1 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础物质,又是动物活性物质酶、激素、抗体等组成成份。关于河蟹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是根据河蟹蟹体组织蛋白质的组分,作为设计配合饲料蛋白质组分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河蟹对天然饵料的选  相似文献   

19.
鲫营养需求与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鲫对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碘等的营养需 求的研究成果,简述鲫对不同饲料蛋白源,脂肪源及磷源的消化吸收及糖耐量等研究现状,介绍了鱼体必需氨基酸的组成,鲫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和对某些氨基酸的行为以及鲫消化酶活性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0、0.35%、0.70%、1.05%、1.40%、1.75%苏氨酸,制成苏氨酸实际梯度为1.05%、1.35%、1.65%、2.00%、2.42%、2.65%的6组等能等氮饲料(44.67%粗蛋白质,21.65 k J/g总能),对初始体重为(333.93±6.60)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在海水浮式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了70 d的喂养实验,研究其对苏氨酸的最适需求量。结果显示,鲈鱼成活率在89.58%–95.83%之间,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增加(P0.05),且在2.00%苏氨酸饲料组出现最大值,但随着苏氨酸水平的继续升高,SGR呈减小的趋势;饲料效率(FE)随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2.00%苏氨酸组的FE显著高于1.05%组及2.65%组(P0.05);随着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蛋白质沉积率(PPV)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于2.00%苏氨酸组出现最大值;肝脏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随饲料中苏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饲料中不同水平苏氨酸对鱼体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鲈鱼对饲料中苏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占饲料干重的1.84%、1.87%及1.83%,占饲料蛋白质的4.11%、4.18%及4.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