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牛囊尾蚴又叫牛肉囊虫,是一种人、牛共患的寄生虫病。人由于吃了未经高温处理的牛囊尾蚴的牛肉而感染牛肉绦虫病。龙井市自从1974年开展驱绦灭囊工作以来,猪肉绦虫病人显著减少,相反牛肉绦虫病人有所增加。1985年全市驱下绦虫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县的养鹅业发展很快,由十几万只发展到上百万只,但是,鹅绦虫病对养鹅业危害十分严重。我们在1988年至1990年,对全县的鹅群进行了抽检。三年间鹅群的感染发病率分别为45%、53.2%、62.7%;死亡率分别为18%、20.7%、25.1%,使养鹅户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探讨治疗鹅绦虫病办法,获取高效的治疗药物。1990年7—8月,我们应用黑龙江省食品公司生产的驱绦胶囊,治疗鹅绦虫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应用驱绦胶囊治疗鹅绦虫病的药物疗效试验情况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试验用槟榔粉剂、煎汁及灭绦灵分别经口腔给药和直肠灌注对92例患家猫肥颈绦虫病的自然病例进行驱虫,旨在探求驱除家猫肥颈绦虫有效药物的剂型、剂量及用药途径。结果表明,槟榔的驱虫疗效显著,粉剂2.0~3.5克/只(液体量为20~35毫升),煎汁20~35毫升/只,从直肠灌注,可在10~60分钟驱净虫体头节,两种剂型的剂量超过40毫升/只,即有明显中毒反应;灭绦灵按250~500毫克/公斤体重。从口腔给药,亦可在12~36小时驱除虫体头节。  相似文献   

4.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它在我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我县1974年猪囊虫感染率为14.7%,危害严重。为了减少猪囊虫病的恶性循环感染,我们在省兽研所的直接帮助下,开展了驱绦灭囊综合性防治,经过17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一、驱绦灭囊措施 1、普查绦虫病患者,给绦虫病患者口服驱绦丸  相似文献   

5.
藏獒绦虫病严重威胁着人畜健康,并造成幼犬营养不良而大量死亡,为了保护藏獒这一优良犬种,保障人畜健康,摸清绦虫病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为科学驱治本病提供依据,笔者在州内不同县乡的120个牧户的127只藏獒剖检调查绦虫病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6.
小白鼠隐孢子虫病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供试验用的小白鼠,每批仔鼠在2—15日龄时常突然大批发生腹泻,继之精神颓靡,逐渐消瘦,营养不良,衰竭死亡。我们曾做过多例检菌,但无一致细菌,每经分离培养,从未检出病原菌。剖检时,我们发现有的小白鼠肠道内有大量绦虫寄生。为了查明腹泻是否为绦虫所致,我们采取了驱绦、  相似文献   

7.
大部家猫均有绦虫,特别幼猫较多,我们自1976年至1982年七年间,用自制“驱绦灵”对家猫绦虫驱除进行了试治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由于牧狗感染多头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致牛羊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和棘球蚴病(肝、肺包虫病)普遍发生,死亡严重。在牧区,有的人因为感染肝包虫病和肺包虫病而失去了劳动能力。因此,选定有效药物对牧狗进行有计划的驱绦,不仅是兽医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保障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省驱绦灭囊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畜牧、卫生、商业三厅协同作战,各级科技人员齐心努力,狠抓“查、驱、检、管”综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我省从1981年起在10个重点县铺开了,以后逐年增加,目前已有23个县开展了此项工作。据统计,这23个县人绦虫的平均感染率从1982年的0.17%,下降到了现在的0.07%仅1984年一年就普查279万余人,查出绦虫病患者1960余人,并对1831人作了投药驱  相似文献   

10.
<正> 寄生在犬和肉食毛皮动物(狐、貉等)小肠内的绦虫多达30种以上,可直接引起肠炎、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甚至由于大量虫体聚集成团,造成肠梗阻或破裂.重度感染时,除呈现呕吐、食欲反常和高度消瘦外,还出现强烈兴奋、扑人等假性狂犬病症状及癫痫样发作.这些绦虫的幼虫多寄生在人和家畜体内,严重危害人、畜的健康.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犬和肉食毛皮动物绦虫病的传播流行,已成为毛皮动物饲养业和公共卫生上防制人、畜共患病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选用有效药物驱虫,是防治绦虫病的主要措施.根据我院几年来的临床经验,介绍以下几种驱绦药物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犬绦虫病是养犬户常反映服用多种兽用、人用的驱虫片无法根治。笔者据祖传医用疳积散处方加减化裁研制成中草药驱绦灵胶囊(暂定名)用于犬、猫绦虫病防治取得良好效果。犬服药后2~3h即排虫,快者60min内排虫,一般一次排虫干净勿需再次服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1 鹅的绦虫病 据资料记载,寄生于鹅、鸭的绦虫主要是剑带绦虫(膜壳科Hymenolepididae剑带属Drepanidotaenia的矛形剑带绦虫D.lanceololata)和膜壳绦虫(Hymenolepis),这2种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剑水蚤。 鹅、鸭可以有多种绦虫同时寄生,如片形皱缘绦  相似文献   

13.
省农牧厅、卫生厅、商业厅于5月10—14日,在兰州召开了驱绦灭囊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临泽、民乐、临夏、和政等县的领导同志,酒泉、张掖、临夏、兰州4个地(州、市)的农牧局、卫生局、商业局的负责人,以及1983年开展这项工作的酒泉、武威、永靖等21个县驱绦灭囊办公室的负责同志。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进一步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羊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等家畜的肝脏、肺脏和心脏等组织中所引起。人和各种野生的啮齿类也可感染。棘球蚴体积大,生长力强,并可寄生于人畜体内任何部位,不仅压迫周围组织使之萎缩和功能障碍,还易造成继发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体棘球蚴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我国常见的棘球绦虫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中。  相似文献   

15.
犬是多种绦虫的终宿主,是人畜多种囊尾蚴病的传染来源。各种囊尾蚴病对人畜危害是严重的。为此,应该把犬的驱绦工作纳入正常的家畜防疫日程,并做为保护人畜健康的一项措施来完成。犬体内对人畜危害最大的绦虫有四种,即:泡状带绦虫、多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豆状带绦虫。由于这些绦虫幼虫的寄生,可引起宿主发病,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宰后畜体往往废弃大量脏器-据1979—1981年里黑龙江省对17个市、县寄生虫抽样调查研究资料表明,犬绦虫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犬泡状带绦虫的寄生率占调查犬数的26%,细粒棘球绦虫的寄生率占调查犬数的3%。而猪细颈囊尾蚴的寄生率占调查犬数的50.6%、羊18.1%、  相似文献   

16.
正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在牛、羊、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脏、肺脏及其它器官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又称棘球蚴病。棘球蚴体积较大,生命力强,可寄生在宿主体内的任何器官,压迫周围组织造成萎缩和功能障碍,易导致继发感染。尤其是蚴囊破裂,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死亡,是养殖区域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其成虫为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科动物的小肠中。该病是威胁人和羊只健康的重  相似文献   

17.
绦虫病最常见的为莫尼茨绦虫,虫体长1~5 m,白色,细长,主要寄生在羊的小肠,严重者虫体堵塞肠管。感染绦虫病的山羊很快消瘦,皮毛粗乱无光,食欲减退而饮欲增加,并出现腹泻、贫血和水肿,少数还会出现神经症状。治疗可用别丁(硫酸二氯酚),100 mg/kg加水溶解灌服,效果很好;也可用1%硫酸铜溶液,2 mL/kg灌服,驱绦灵50~75 mg/kg口服。预防用丙硫咪唑,15 mg/kg灌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养犬约2亿只,其中大部分都是作为宠物饲养,犬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家庭伙伴。然而,宠物犬使人患病甚至死亡的新闻也屡见不鲜[1]。寄生于犬体内的绦虫种类较多,它们不但直接危害犬的健康,且中绦期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林秀彬等[2]曾剖检淘汰犬、僵犬、病死犬计86只,绦虫感染率达50.6%,感染强度1~81条。寄生在犬体内的绦虫种类共30余种,其中间宿主在自  相似文献   

19.
羊棘球蚴病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等家畜的肝脏、肺脏和心脏等组织中所引起。人和各种野生的啮齿类动物也可感染。棘球绦虫种类较多,在我国以细粒棘球绦虫为多见。1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猪肉绦虫和猪囊虫是人猪之间循环感染的一种侵袭病。近几年,尽管我盟开展了驱绦灭囊工作,猪囊虫的感染率已由1976年的18.5%降到1980年的11.5%,但下降的速度仍很慢。1980年仅盟食品系统所检出的9,039头囊虫猪,便给国家损失140余万元。加之一年来对检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